喜歡紫砂壺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紫砂又稱為五色土,其中以紅、紫、米黃為紫砂泥的基色。紫砂泥分為三大類:紫泥、綠泥和紅泥。這三類裡面又會衍生出上百種泥料,每種泥料都有自己的稱謂,因此很多朋友對此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紫砂泥料的命名,讓大家瞭解泥料的名稱和它所對應的顏色,以便在買壺的過程中有所知曉。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泥料的命名是不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其實不然,紫砂泥料的命名沒什麼規律可循,甚至有點雜亂無章。這些泥料的命名有根據紫砂原礦顏色來命名的,有根據紫砂壺燒成後的成品顏色來命名的,也有根據礦料產地來命名。這裡就把紫砂壺命名方法整理成文,如有遺漏還請指正和補充。
以礦料顏色命名:大部分的紫泥類,天青泥,綠泥,墨綠泥,鵝黃朱泥等。

天青泥

天青泥紫砂壺
以礦料燒成顏色命名:大部分的紅泥類,朱泥,大紅袍等。
大紅袍紫砂壺
以礦料產地命名:小煤窯朱泥,黃龍山朱泥,川埠紅泥,趙莊朱泥,洑東紅泥,湖㳇紫泥等。
小煤窯朱泥壺
以成品形式命名:梨皮綠泥,梨皮朱泥,芝麻綠泥,芝麻段泥等。
梨皮朱泥紫砂壺
以練泥方式命名:青水泥,拼紫泥等。
一廠六十年代拼紫泥紫砂壺
以礦料自然狀態命名:段泥(團泥)類。
原礦段泥紫砂壺
以礦料所在地狀態命名:降坡泥,底槽青等。
原礦底槽青紫砂壺
其他綜合命名:上述幾類命名方式又可以相互疊加,如趙莊鵝黃朱泥。甚至這幾種不同的命名相互會有從屬關係,如小煤窯朱泥屬於朱泥類,而朱泥類又屬於紅泥的大類。
趙莊鵝黃朱泥紫砂壺
這些泥料命名關係有時候很難搞清,很多人會搞錯。如:燒成後成品是青色或者藍色的”天青泥“,燒成後成品是綠色的”綠泥“,燒成後成品是藍色的”墨綠泥“。
真正的天青泥應該是暗肝色類似紫泥的色調,真正的
綠泥燒成後應該是黃色調,墨綠泥燒成後應該是類似於綠泥的黃色調。有的壺友可能會說燒的溫度不同,泥料顏色是不是就產生變化了。每種泥料燒製的溫度不同,哪怕相差5—10℃顏色確實都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是再怎麼變化,各種黃色調的綠泥壺也不可能變成綠色。這不是變魔術,顏色的變化應該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以上就是紫砂泥的命名關係,希望大家可以分清。
閱讀更多 紫砂藝術加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