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不是一個預料之中的答案。
或者說,它沒那麼“常規”。
當我問一個演員,她與新片中的角色有哪些相似之處時,她近乎搶答:
“完全沒有。”
伴著爽朗笑聲,頭搖得斬釘截鐵。
我一時錯愕,甚至有幾秒鐘沒接上話,而她就看著我的眼睛,笑得更熱烈,帶一絲“看,被我抓到了吧”的可愛狡黠。
那笑容太有感染力。
我忍不住一邊跟著“噗嗤”一邊說抱歉:
“以前好像完全誤解你了,以為你是那種很要強的人……”
她搖搖頭,“闢謠”闢得坦蕩確鑿:
“我的強烈放在角色裡。”
我眼前閃過她演過的一系列角色。
倔強純粹如梁曉霞(《好奇害死貓》),有情有義如鮮兒(《闖關東》),陰鬱堅韌如林慧(《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英姿颯爽如呂瀟然(《我和我的祖國》)。決絕冷峻如白蘭(《你是兇手》)……
都不是她,甚至,與生活中的她毫不沾邊。
可她就是能把這些人演得鮮活豐滿,充滿生命力和說服力。
“非常規”女演員,宋佳。


誤解
其實我早該發現對她有誤解——
早前看《奇遇人生》,宋佳和阿雅在珠海探訪中國唯一擁有兩條世界級金腰帶的女拳王蔡宗菊。
節目裡,宋佳大半時間素顏,和拳王一起去訓練、打拳、吃小吃攤,體驗職業拳手的生活。
熟稔之後,蔡宗菊談起兒時貧窮的日子,感慨父親那時的重壓,紅了眼眶。
一旁的宋佳也袒露對父母的思念和愧疚,淚如雨下。
本是最感人時刻,誰知道,下一秒宋佳隨手拿起剛脫下的襪子擦了擦自己的眼淚。
你沒看錯,襪子。
這不拘小節的一幕,讓阿雅一秒笑場,也把熒幕前鼻酸的我逗樂了。
她自己卻渾然不覺有什麼不對。
夠大喇喇夠硬核是吧?
你再看她打完拳直接癱在訓練場地的樣子。
明明自己都想偷懶,還吐槽拳館裡慵懶的貓咪:
“太氣人了,拳館的貓怎麼可以這麼懶!”
一臉羨慕嫉妒恨。
那時我只覺得這表情實在生動討喜,戳中多少女孩又想美又想懶、一邊喊救命一邊拼命乾的心態,卻下意識將其歸類為鏡頭上的放大美化。
直到見到宋佳本人,懂了——
她根本不需要被美化。
眼前的她不設防,不避諱,也不怕袒露自己的真實。
她如此形容私下的自己:
“簡單、懶散,就像一個樹袋熊一樣,什麼東西都可以。”
仔細想想,好像是這樣。
工作之外的場合通常見不到她,作品之外的消息也很少。
她樂意在家“癱”著,別折騰,偶爾會出去旅行。
有想爭取的事嗎?
當然有。
但,“我可不是那麼較勁的人,我是很隨意,不行就不行,我不會說我一定要贏”。
《我和我的祖國》中,文牧野執導的《護航》是我喜歡的故事之一。
宋佳飾演一位女飛行員,平時訓練比誰都猛、分手時比誰都帥,卻因為最出色,精飛變備飛,領航變護航。
她生過悶氣,掉了眼淚,最終把委屈化作承擔的力量,圓滿完成備飛護航任務。
電影裡有個有趣的梗:
一幫飛行員作離心機訓練。
韓東君飾演的男飛行員表示,女飛行員能通過6已經很不錯了。
那邊話音未落,這邊宋佳飈上了:“給我整個8!”
就這一句話,火上了熱搜。
可現實生活中的宋佳,不想那麼“費勁”,還是那句“什麼都行”。
因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的強烈都放在角色裡,我也願意把我的精力花在演戲上。”
新片《你是兇手》,屬於光看卡司表就想買票的那種作品。
仨主角:王千源,宋佳,馮遠征。
海報上個頂個有戲。
但你不可否認,他們也都是曾被誤解的演員。
王千源,一部《解救吾先生》演到癲狂冷血形象深入人心,自己都吐槽“很奇怪總讓我演這些反派”。
宋佳,和她那些或強勢或性感的角色完全不同,她有著恰到好處的溫度。
馮遠征就更不用說,多少年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嘶吼還能在網絡上喚起一波童年陰影。
宋佳能理解這種隔著熒幕的誤解,甚至,某種程度上認可這種角色形象高於演員本人的認知。
導演王昱邀請她出演的時候,她很開心地接受了。
“王昱導演是國內頂級的攝影指導,婁燁早期的電影《蘇州河》《紫蝴蝶》都是和他合作。這個戲屬於強情節,對視聽語言要求高,所以我覺得很適合王昱導演拍,一聽又是這麼好的角色,沒道理拒絕的。”
後來聽說合作演員,她更痛快。
“我從小就知道拍戲就要跟好演員拍。”
“這部戲,這條線,每一個人都得支得住,這個關係才結實才好看。”
《你是兇手》放在《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我和我的祖國》後上映,讓宋佳打趣說,自己今年“營業”得有點多。
但把這三個角色放一起,你會發現,風采截然不同。
所以,誤解什麼的完全都不是事兒。
“我會每個角色、每個作品,出來之後,上映之後,重新刷新你對我的認識。”
本能
十年前,白蘭(宋佳 飾)的女兒鈴鐺被綁架。
綁匪要四十萬,否則撕票。
白蘭報警後,重案組警察陳浩(王千源 飾)加入調查。
誰想到,警方不弱,綁匪卻詭異的更“強”。
既拿走了錢,又逃之夭夭。
而年幼的鈴鐺意外身亡。
陳浩允諾白蘭一定將兇手繩之以法。
無奈經過漫長的追查卻一無所獲,陳浩帶著遺憾離開警隊。
直到十年後——
一起新的綁架案發生。
兇手的作案手法、受害者身份,都與“鈴鐺案”如出一轍。
甚至,綁匪敲詐的金額也是四十萬!
是誰?
TA想製造又一樁完美犯罪,還是,為了達到新的目的?
舊傷疤被剖開。故事在一潑血色中展開……
心裡一抽。
這是我看到白蘭出現在大銀幕上的第一反應。
儘管她面上如此平靜,眸子像兩汪深潭,深得發冷。
“你想,一個得了絕症的人還在不停地抽菸,她根本就不想活了。”
宋佳如是闡釋十年後的白蘭的狀態。
片中,失去摯愛女兒的白蘭要經歷一系列轉變,從十年前的焦灼、無助、崩潰,到十年後的憤恨、絕望,再到時日無多重燃希望後的剛烈。
這個角色複雜而極具魅力。
宋佳說,理解她並不難。
生活中難以借鑑,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去體驗她,而這種體驗,又在很大程度上出於“女人的本能,生來的母性”。
她靠近我,語氣加重:
“不管你做沒做過媽媽,你都能理解一位母親在經歷這樣悲慘的事情之後,她的堅硬和堅強,她要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她在保護她的孩子的那一刻的強烈想法,可以擊垮所有一切。”
相比王千源在戲中要完成大量動作戲,宋佳的“激烈”都體現在了情緒上。
但請注意,這種激烈也不是盲目的大吼大叫,而是,保持“附身”角色後的極度精準。
比如,白蘭抽菸,一邊打吊針一邊抽菸。
她發自內心的強烈的自毀傾向,根本不需要臺詞去體現。
一抬眼,全都有了。
又比如,白蘭和陳浩在醫院中發生爭執。
她一把掀翻藥盤,扯掉吊針,隨後又顫抖著將陳浩送來的卷宗一張張扔地上……
她在撕扯。
與無法改變的現實撕扯,與陳浩撕扯,更與自己撕扯。
那怨恨交織的情感,遠不止一個“躁”字能形容。
《你是兇手》屬於強情節類型的電影。
用宋佳的話說,她表演時“知道這個戲的答案”。所以把每個段落每個轉折的情緒都理順,演起來也就順了。
從順到精準,還需要兩點:
一是節奏感,二是分寸感。
節奏感不多說,你自己去電影院,應該每場戲都能感受到。
有意思的是分寸感,這柄懸在演員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較少為人提及。
宋佳的內心充滿警惕:
“表演的時候,我是因為角色而感動,還是在心疼自己?”
就像電影“揭底”的那場戲——
恕我不能劇透。
但你真正懂女人,懂白蘭,就會懂得,追求真實珍貴於激發情緒。
本分
宋佳會“變臉”。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你是兇手》裡,她飾演的都是母親,幾乎都全素顏上陣,卻是兩個世界的人,完全不會令你聯想到一起。
林慧唇色濃豔招搖。
她像一陣風,遊走在形形色色的人之中,但誰都抓不住她。
有一場戲,她被丈夫和老情人從精神病院接出來。
回去的車上,三人並肩。
她伸開雙臂,攬過丈夫和情人。
三人就這樣摟抱在一起。
那一刻,他們是這個殘酷星球上的命運共同體。
那股子神秘的麻木的沉淪的破碎的美,撲面而來。
宋佳說,當時試妝的時候皮膚過敏,臉上長著小痘痘。婁燁看了,覺得特有感覺,又給她加了許多斑點,加深了眼袋。
“造得很慘”,但,“我依然覺得那是一種很極致的、很瘋狂、很神經質的美。”
白蘭“更勝一籌”,要化病態妝。
又“垮”又“腫”,宋佳為了保持狀態,還刻意不睡覺。
結果在拍醫院的幾場戲時,她“喪眉耷眼的”,把導演都給嚇到了。
但看完電影,你敢說白蘭不美?
這種美,是一種超脫皮囊的感染力,是宋佳認為演員必須要做到的。
我們聊到時下的“演員努力說”,她終於展露一絲不解:
“一個演員,你的美與醜,你的一切光彩都來自於角色,觀眾喜歡你也是因為你的角色。對演員來說,你為了角色變胖、變瘦、變怎樣怎樣……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而且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什麼說,哇,她好拼啊!這個其實就是演員份內的工作,我也不喜歡把這個放到很大。”
努力是本分,不是標榜。
唯一能令宋佳掛懷的,是她努力過,但回頭再看,還可以更好——明明可以更好的。
比如多年前演《蕭紅》,一場羞憤交加的戲,她自己的情緒大過人物個性。
一個“失了分寸”的大嘴巴,讓她至今耿耿於懷。
但後來她想通了。
和多年好友合作電影《師父》。
兩人一起熬了三天大夜,拍到早上六點,一起去吃煎餅果子。
當時下著大雨,兩人就站在路邊聊剛拍完的那場戲。
“都演完了你說它幹嘛?其實有時候就是會琢磨嘛,因為你喜歡這件事,你去琢磨去思考這個東西,肯定對你以後拍戲是有用的。面臨同樣的戲的節點,我就明白那樣演是不對的,要注意。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你才是越來越好嘛。”
《蕭紅》劇照
一個演員,會反思、接受、改變,並不值得驚奇;奇的是,宋佳願意把她反思、接受、改變的過程全盤托出,毫無戒備。
她敞開懷抱,大方真誠。
聊起表演時尤其興奮,有些話來得猝不及防,讓我險些嚇到。
依然是醫院扎針抽菸那場戲,注意看,輸液管里正在回血。
“真扎?”我小心翼翼地試探。
“當然!”她大笑起來,裝出拒絕的姿態,“又要說我太拼了嗎?!”
“拍了幾條?”
這次笑容徹底爆發:
“就一條!哈哈,想我死嗎?”
整個採訪間都歡騰了起來。
話裡接地氣,話外是做演員的底氣。
宋佳有金句,誕生在2011年一個節目上。
楊瀾和宋佳聊起《好奇害死貓》,說宋佳自己都看哭了,逗她:
“覺得演得特好是不是?”
宋佳撂下一句:
“我是我自己的影迷。”
說完笑倒在沙發上。
近十年過去,她無愧自己這句話。
在演員這條路上,越走越穩,也越變越美。
“作為演員,你那個角色的魅力就是最大的美。”
閱讀更多 吐槽電影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