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30分,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位于沾益区紫云北路1001号的沾益区劳务市场开门,听到丁师傅开锁的声音,早到的农民工聚拢涌进市场内,有的接开水、有的热早点、有的蹲在吸烟区抽烟,等待着雇主来挑工。

“我每天都早早的来,期待能早早的就找到活干。以前在红星十三组的马路上,人多拥挤,天阴下雨无处避、早点早饭无处热,经常喝冷水吃冷饭。现在政府给我们建了专门的劳务市场,我们可以在里面遮遮雨避避风,还有免费的热水,可以免费热饭,还能为我们提供用工信息和技能培训,现在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农民工,也可以有尊严体面的生活了”。已经年近五十的王阿姨边热早点边说到。

马路劳务市场,在沾益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痛”。2018年上半年以前,区直相关职能部门也联合进行多次联合整治,往往整治收效甚微。这些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理应受到关照,但规模性地占马路等活、找活甚至抢活,严重影响交通,交通安全隐患巨大,同时,存在用工劳资不规范隐患、群体性打架斗殴等社会秩序隐患、卫生清洁难影响市容、生产作业质量难以保证,与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现象,给城市文明带来一丝尴尬。2018年底,区委、政府下决心彻底根治这一顽疾,将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务市场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项目,启动建设。
历时半年,沾益区劳务市场建成,场内设置休息厅、培训厅、娱乐室、图书阅览室、餐厅、为民服务厅、公厕、吸烟区、室外休息花带、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配备电视、LED显示屏、热水器等,可为进场农民工免费提供用工信息、用工培训、休息、娱乐、图书阅览、热饭、热水、志愿服务等,进驻的为民服务大厅,可提供就业证件办理、用工咨询、用工登记跟踪、用工维权等服务,面对面、零距离为农民工服务,让农民工有了新的“加油站”。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丁建铭:“从早上的6:30到晚上6:00,市场节假日无休,每天平均进场人员在700人左右,多的时候有上千人,多是无技术人员,工资从每天120元到500元不等,紧缺的是电焊工、钢筋工,我们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天都有志愿者值守,为他们免费提供针线包、雨伞、应急药品等。这里可以说是务工人员一个临时的家”。
目前,该劳务市场由西平街道管理,在管理上坚持民生、公益的服务宗旨,基本实现集用工企业、包工头、零工三方为一体的公益场所。市场外还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杜绝交通安全隐患。市场内因地制宜设置安装文明礼仪公益广告,适时开展志愿服务,让文明如影随形。
如今,沾益城区“马路揽活”的乱象已彻底根治,广大农民工有了临时的家,再也不怕风吹雨淋,再也不用喝冷水吃冷饭了,还能适时享受相关技能培训,也能有尊严的靠劳动生活了,他们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也在享受文明创建的红利。
通讯员:潘瑞芳
閱讀更多 沾益發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