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国际米兰经常被吹捧为尤文图斯的联赛最大劲敌,但最终却都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无缘问鼎。
后穆里尼奥时代国际米兰的一切都导致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国际米兰无法扳倒尤文图斯?为什么国际米兰一直都挑战失败?明显的是,无论他们过往怎么构建球队,都总有一个关键的缺陷浮现,当那个缺陷暴露时,他们会依靠一个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走出困境。
然而本赛季,所有的事情似乎都看起来很陌生。
蓝黑军团舵手
这支蓝黑军团突然间变得成熟起来,尤其是管理层中不乏经验老道的管理好手,其中最重要的是死敌尤文图斯的前冠军主帅:安东尼奥-孔蒂。
奇怪的是,当年执教尤文图斯的孔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当发现自己手中拥有博努奇、基耶利尼以及巴尔扎利这个十年来最伟大的中卫组合,而且无法排除任何一人,他才使用起三后卫体系,他的简洁进取的足球哲学不仅为俱乐部取得三座联赛冠军,而且创造了破纪录的单赛季100分夺冠佳绩。
后来,孔蒂前往英超担任切尔西的主帅,但他率领球队赢得英超联赛冠军的方式则被奇怪地贴上“保守教练”的标签。如果有什么可以驳斥这样的的说法,那就是本赛季的国际米兰。
阵型

孔蒂正如预期地使用了一个3-5-2阵型,类似于在切尔西时期使用过的3-4-2-1阵型。他不再依靠像阿扎尔这样的超级明星边锋,而是靠卢卡库和劳塔罗-马丁内斯的锋线搭档以及得分型中场斯特法诺-森西和尼科洛-巴雷拉。
但是,国米阵型的杀伤力远远不止于此。
进攻!进攻!
3-5-2是一个非常灵活的阵型,边翼卫可以跑到翼锋位置或者是一名中场位置压得更靠前而形成进攻铁三角的阵势,也可以让翼卫和拖后组织核心站在同一线上,让另外两名中场的位置能更突前。孔蒂采纳了这一点,并且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上面两张图中可以看到,两名前锋和两名进攻中场都在危险区域游弋,两边边翼卫压上为球队的进攻提供了宽度,基本上形成了一个3-1-4-2阵型。特别注意第一张图,两名进攻中场与前锋的距离已经非常接近。
在对阵莱切的联赛揭幕战中,孔蒂起用了布罗佐维奇,这位克罗地亚人以前是一名标准的B2B中场,如今在孔蒂麾下,他需要变成一名位置更拖后的6号位球员。当他将进攻压到对方禁区时,他实际上已经把阵型变成了3-1-6。
这个战术体系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进攻套路,前锋负责扛住对方中卫,进攻中场则从前锋与翼锋之间的空间切入形成威胁。这样的安排意味着对方的中场球员必须回撤到本方禁区,否则就有可能被国际米兰的球员破门得手。这造就了本赛季才从萨索洛加盟而来的斯特法诺-森西可以突入对方禁区威胁对手,例如在与AC米兰的德比战中,森西是全场所有球员当中在进攻三区完成最多传球的球员。
上图中,在国际米兰第二度攻破莱切队大门前,前锋卢卡库、劳塔罗、中场森西、贝西诺以及翼卫坎德雷瓦都参与到进攻当中。不仅是中场球员被要求跑到禁区内支援前锋,就连边翼卫也被要求驰援。考虑到孔蒂围绕两名前锋打造了现在的体系,可见他们希望要以人数打造最凶猛的攻势,让即便是摆大巴的对手都可能被动摇。然而,这并不是那种冲昏头脑式的盲目进攻。
中场节拍器
孔蒂这种掠夺式的猛攻,需要一个可以在中场操盘并且防止被对手反噬的指挥官。布罗佐维奇就是这么一号人物,尽管在数据上他既不是最佳传球手,也不是最佳拦截手,但他毫无疑问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到位,他的真正价值体现在于他能一人掌控整个中场。
以上两张图中,布罗佐维奇扮演着中场指挥官的角色,负责将球传给位置更靠前的中场队友和前锋。
孔蒂的体系都有一些共通点,其中之一就是抗压力。尽管不一定踢得最好,但这可能是国际米兰本赛季在意甲获得最多客场积分的原因。布罗佐维奇是整体抗压力强的缩影,他在场上几乎不受对方的压力影响。即便作为组织进攻操盘手的他将要面临对手的重点盯防,但身后队友驰援能让他高枕无忧。
国际米兰喜欢纵向长传寻找锋线的接应,其中没有人比中卫德弗赖更经常这么做。
纵向进攻
纵向传球是国际米兰快速创造机会的方式,他们会让中场球员和卢卡库建立连线,好为这位比利时锋霸输送“弹药”。国际米兰引进卢卡库是有充分理由的,考虑到小魔兽对整个体系的重要性,这可能是孔蒂被任命为主帅的条件之一。当布罗佐维奇或者是德弗赖得到球权准备反击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传出平直快速的长传找到前插的卢卡库。这样的战术打法看起来不是很古老吗?
卢卡库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球员,他能够带球快攻,同时还能拖住对方防守球员。如上图所示,他是球队进攻的支点,意味着队友可以在他带球进攻时从他身边跑过接应。与此同时,卢卡库还有一个同样出色的锋线搭档劳塔罗-马丁内斯,他的职责是紧跟卢卡库,成为比利时人拿球后的第一出球点。劳塔罗能单挑“生吃”对手,然后继续与一名前插接应的中场球员(森西、巴雷拉或者加格里亚尔迪尼)打配合,或者把球传回给卢卡库。
在主场对阵多特蒙德的比赛中,国际米兰的第一个进球由中卫德弗赖策动打进的。他在中场纵向送出过顶长传找到了反越位插上的劳塔罗,后者单刀面对对方门将布尔基顺利破门。德弗赖能压过中场参与进攻,主要原因是多特蒙德的四位后防球员都已经要面对国际米兰球员的点对点制衡。
最近几周,卢卡库和劳塔罗承担起了国际米兰的进球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可以自己创造机会。
当不从中路纵向直传时,轮到由两边翼卫们向前推进。他们本质上其实是边锋,在进攻当中起到僚机的作用,而在防守当中一般只考虑他们回撤的距离。左路的阿萨莫阿、右路的坎德雷瓦以及拉扎罗都是能在边路上下来回的球员,他们既能从侧翼突破进攻,也能熟练地在防守时回撤填补防线的空间阻挡对手。
这就是孔蒂的战术体系能攻防两开花的成功所在。
团队作战
有球迷认为国际米兰的体系是一种充满斗志全力进攻的体系,但这种积极的作为不仅仅体现在进攻当中,在防守时也表露无遗。为了削弱对手进攻,他们想尽办法扼杀对手的创造力。主场面对多特蒙德一役,对手几乎没有创造任何机会,完全被国际米兰的严密防守布局压制住。
当防守人数处于优势时,国际米兰很乐意让3后卫和5中场两条阵线变得紧凑,确保对手没有传球的空间,这样做有效地把对手逼迫到边路,然后施以高压逼抢压制对手。
在对阵AC米兰的比赛中,当国际米兰并不想表现得太保守时,森西会在中路参与到进攻当中,这基本上形成了一个3-4-1-2阵型。当国际米兰需要回收控制局面的时候,孔蒂会变阵为5后卫,两边翼卫后撤逼迫红黑军团走外线,形成一个5-3-2阵型。当他们获得机会打反击时,中场会突然活跃起来。巴雷拉加入到进攻的行列当中,他打到对方边卫身后为队友送出致命一击,比分改写成2-0。随着波利塔诺替补登场充当边锋角色,国际米兰的阵型又变成了5-2-3。
当他们的防守更龟缩的时候,就像对阵巴萨、尤文图斯以及多特蒙德时一样,阵型变成5后卫和3中场的两堵屏障,这时候就能突显戈丁以及什克里尼亚尔这两位当今足坛数一数二中卫的作用了。
当他们没有控球权的时候,孔蒂的球队在战术上会很有针对性。当国际米兰左边翼卫(阿萨莫阿)前压至中场去主动抢球时,右路的边翼卫(上图中左一球员坎德雷瓦)会回撤补防,防止对手转移进攻方向。这种两翼攻守转换的能力,其实是教练的战术灵活性以及球员的能力全面性的综合体现。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尽管孔蒂一直抱怨手下没有足够的球员,但这并不能掩盖球队在过去几个月内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此前的国际米兰由于受到一个愤怒的秃头男子、一名喜怒无常的阿根廷球员以及其妻子的影响而陷入混乱当中,可是如今他们已经变得很成熟稳重,尽管输掉了国家德比,但拥有者全欧洲最具战术敏锐度体系之一的他们仍然在能在积分榜上维持着对尤文图斯霸主地位得挑战。
虽然如此,如此崇高的评价也并不能阻止孔蒂的抱怨。
閱讀更多 足球講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