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構建“5+X”村級權力運行新模式

“新時代新風尚。村規民約倡導紅白喜事不搞大操大辦,俺既大大方方辦了事,還不鋪張浪費。”11月12日,陽泉市郊區漢河溝村村民宋新民高興地告訴記者,為兒子辦婚禮,按照本村紅白理事會章程規定操辦,原計劃29600元的費用,降到了15000元,節省了14600元。

漢河溝村以規促德,宋新民少花錢辦大事,得益於今年以來陽泉市推出的“弘揚‘德治+教化’,營造崇尚美德良好氛圍”基層權力運行規範模式。在創建平安陽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過程中,陽泉市規範村級權力運行,注重統籌規劃,完善工作機制,創新“5+X”基層權力運行規範模式,以基層社會治理的完善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5+X”基層權力運行規範模式:堅持“黨建+治理”,突出黨的政治優勢。強化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核心引領作用,建立各類組織向黨支部彙報工作制度,規範黨支部領導下的村(社)議事決策制度,明確“議事先由黨支部提議,重大事項和事關群眾事項必須經過黨員大會討論”的規定,確保和強化黨對基層社會治理的全面領導。同時,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基層基礎建設。

實行“自治+規範”,創新基層民主管理模式。推行“清單+制度”,制定完善村(社)權力清單、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等制度規範。創新民主議事方式,動員村(社)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管理,打造紅白理事會、環衛評選會、最美家庭評議會、禁毒禁賭委員會等自治組織,把村(社)事務決策權交給群眾,同時,以監督促公正。

弘揚“德治+教化”,營造崇尚美德的良好氛圍。堅持以評樹德,在全市廣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組織評選文明村(社)、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好婆媳”“好鄰居”等,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發揮其引領帶頭作用,不斷提升村(社)文明素養。堅持以規促德。堅持移風易俗,對紅白事的禮金數額、菸酒檔次以及群眾的生活衛生、治安規範等具體事項做明確規定,以章程制度帶動社會道德水平提升。堅持以教育德。

創新“法治+服務”,提升全社會法治意識。法治服務陣地全覆蓋,市、縣兩級法律援助服務大廳和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實現全覆蓋,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5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44個,一半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法治服務陣地進一步延伸。服務對象全覆蓋,宣傳教育全覆蓋。

開展“多元+共建”,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完善各級綜治中心,全面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力量,有效地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綜合管理制度,推動社會治理觸角向每個角落延伸,做到村(社)事務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培育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俺們社區常住居民7000餘人,成立了26個社會組織,涵蓋了治安聯防、民生服務、心理服務、文藝團體等多個領域,有效地推動社區基層治理。”陽泉城區金三角社區第一書記耿春梅說。(記者高樺)(來源:山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