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丹參大賽現場,評委們在仔細稱量單株丹參重量
眼下,正是裕丹參收穫的季節。11月14日,在古稱裕州的河南省方城縣首屆裕丹參大賽現場,熱鬧非凡,藥香四溢,全縣有15個鄉鎮的裕丹參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種植能手同臺“賽參”,一比高低。一些靠種植裕丹參脫貧的貧困戶也在大賽中一顯身手。
當天上午九點,小史店鎮刁莊村的丹參種植基地,藥香撲鼻,方城縣首屆裕丹參大賽在這裡拉開帷幕。全縣的丹參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種植能手紛至沓來,大賽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只見十幾張桌子上擺滿了一摞一摞剛採收的優質丹參,有一年生長期的,有兩年生長期的。旁邊的參賽選手們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比高低。來自楊樓鎮黑龍潭村的貧困戶趙保來也帶來了自己種植的丹參。他說他家種了一畝多,是第一年種植,產量和品相都還不錯,所以來參加比賽,也想拿個獎。

榮獲“丹參王”金獎的得主在領獎臺上領獎
據瞭解,本次裕丹參大賽設立有面積獎、單產獎、帶領脫貧效果顯著獎、“丹參王”獎、種植能手獎、脫貧光榮獎六個獎項。入駐小史店鎮的中藥材龍頭企業——河南文醫堂藥業有限公司出資三萬六千元作為獎金。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兩輪比拼結束,各個獎項已各有得主。來自拐河鎮的鵬邁牧業有限公司,一舉拿下了“面積獎”和“丹參王”金獎兩個大獎。“來參加比賽就有一定的信心把握,拿了倆獎,面積獎和‘丹參王’金獎,真是心裡可得勁。明年打造萬畝桃園,下面全部套種丹參。”公司辦公室主任郭木高興地說。
裕丹參種植大戶展示剛採收的丹參
小史店鎮傅老莊村貧困戶劉如江在大賽中拿到了“脫貧光榮獎”,“我今天得的是種植裕丹參光榮脫貧獎,獎金是500元,獎金多少無所謂,就是感覺非常光榮,非常高興。明年還要再擴種,準備再種四畝。”劉如江開心地說。
榮獲種植丹參脫貧光榮獎的貧困戶在臺上領獎
在活動現場,看著參農們發展種植丹參的積極性十分高漲,河南文醫堂藥業負責人王文義說,今年,河南省文醫堂藥業有限公司與客商簽署了20000噸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在技術上全程指導丹參種植戶,銷售上保護價回收。
方城縣一直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是道地藥材裕丹參、金木瓜的原產地。近年來,該縣立足豐富的中藥材資源,發揮道地藥材資源的優勢,傾力培育發展中藥材產業,聚焦產業脫貧。僅小史店鎮就發展種植裕丹參一萬兩千畝,佔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該鎮通過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帶動,全鎮已經有835戶貧困戶受益脫貧。截止目前,全縣栽地面積一萬六千畝左右,今年冬栽到明年春栽,計劃種植兩萬畝以上,2020年計劃面積三萬畝,最終目標實現十萬畝的種植面積。“通過賽參大會,讓群眾們瞭解到丹參種植的經濟效益。為了讓群眾吃下定心丸,咱們搞了一個農業特色保險,省市縣三級財政承擔90%,群眾只承擔10%,一畝地,繳14塊錢的保費,如果出現災害保兩千塊錢。”方城縣中藥材辦公室主任韓玉洪表示。(王小玲/文圖)
閱讀更多 南陽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