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簡單概括可以分為兩種:自住的和投資的。

對於自住來說,現在買房永遠都是最正確的時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最好的永遠在錯過的,最壞的有可能是將來不可預知的。
對投資而言,現在買房絕對不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了,不具備複利模式的地產投資,長期持有隻是投資者的笑話,可是即使現在投資買房不是最好的時間,但也有可能現在的階段是將來最好時代。
在嚴格貫徹“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投資炒房的空間將會被持續擠壓,房子更加被凸顯居住的屬性將會越來越明顯。對於房地產業和普通購房者來說,堅持房住不炒的精神,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但房地產市場似乎不太“聽話”:
近半年來,房價漲跌皆有,幅度大的城市相比去年同期翻番的,也大有城在,房價漲勢過快,就違背了政策“房住不炒”的定位。哪裡不乖打哪裡,這是政府對房價增速過猛的地方下的“良藥”。
另一方面,房價跌幅過大的也有,上半年的恩施、贛縣等地州市房價降價促銷,又背離了“穩字當先”的樓市政策,地方政府對待此類現象的態度也很明確:約談,堅決杜絕房價下滑過快引發市場危機。
未來五年,樓市的走勢很清晰:
穩字當先,防止房地產業過熱過冷化,加快引導房地產建立長效穩定的調控機制。
按照近幾年的政策調控力度,至少未來三年到五年,依然是政策的存續期,只要政策調控樓市的決心不動搖,房價就出不了大事。剛需客、自住的,該買的還是得買,解決現實需求最重要。大概率,我們大多數人還沒有到買房還要拼國運的份上。
所以,不論眼下的背景如何,剛需和自住的客戶買房不用等,有需求,有實力就可以買。市場和政策只是外部因素,解決實際需求才要放在第一位。房子,是先要住,其次再考慮升值;而投資者恰恰相反,他們混淆了主次,才成為政策的打壓對象。
房住不炒的年代,房產調控政策早已一字定調:穩。不要太期待房價快速上漲、或是下跌,現在幾乎所有上下游環節都在引導房地產進入長效穩定的調控機制。房地產的暴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對於真正需要房子來解決需求的人來說,或許,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大師侃房,一個專注於地產營銷、置業答疑的迷糊大叔,偶爾智商掉線,但專業從不疲軟。很榮幸讓我於千萬人之間,在千萬年時間的無垠荒野裡,遇見了你,恰逢其時。希望我的文字能夠給予您借鑑,帶給您溫暖。
閱讀更多 大師侃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