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悲剧爱情,最好的见证便是那两首广为人知的《钗头凤》了,如今在绍兴沈园的墙壁上,两首《钗头凤》历经岁月,依然还见。它们虽是后人镌刻后放大修复的,但依然是陆游和唐婉二人凄美爱情的最好见证。

在这个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背后,唐婉有她的无辜,陆游有他的无奈,可是最触动我的,是那个为唐婉冲破礼教世俗并且默默付出的男子,是那个站在别人的感情舆论背后仍然坚守真心的男子,他就是唐婉的第二任丈夫赵士程。

说起赵士程的深情全付,就不得不从陆游和唐婉的婚姻情感历程说起。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绍兴沈园墙壁上的《钗头凤·红酥手》

唐婉,又名琬,字蕙仙,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陆游青梅竹马,二人自小便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唐婉不仅美丽灵秀,还才情满溢,与天资聪颖,十二岁就能诗作文的陆游正是一对璧人。

唐婉的祖父是北宋末年的鸿儒少卿唐栩,父亲是郑州通判唐闳,再说到陆游的家世,他的高祖父陆轸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官至尚书右丞,而父亲陆宰任职京西路转运副使,且都是在诗文才学方面有所成之人。“靖康之难”时,陆宰携家人南逃,年幼懵懂的陆游初尝了飘零流离的滋味,直到逃至东阳,陆游的家境才渐渐安定下来。

对唐婉和陆游而言,二人不仅志趣相投、彼此欣赏,在家世上,二人的家庭背景都是书香门第,都是名门世家,都在渐渐没落不比往昔。门当户对,惺惺相惜,看起来一切都是那样合适。随着年岁的增长,陆游和唐婉情愫渐深,陆家对唐婉也很是满意,便以陆家家传的珍贵凤钗作为信物,与唐家定亲。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浙江绍兴沈园

正值花季的唐婉无比憧憬的嫁入了陆家,二人赌书泼茶,琴瑟和鸣。好景不长,唐婉的才华横溢,有悖于封建礼教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加之二人吟诗作赋,流连风月,沉溺在儿女情长的陆游,婚后也无心考取功名,这引起了陆游母亲对唐婉的极度不满和反对。要知道,陆游早登仕途光耀门楣,是陆母最殷切的期望,在陆母看来,唐婉的才情浪漫是致使陆游婚后不求上进的直接原因,对于唐婉,陆母嫌恶之感日甚。

最终,陆游没能抵抗压倒二人婚姻和爱情的最后一棵稻草,唐婉婚后一直未能生育子嗣,在过去很长的历史岁月进程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每一个家庭礼教中。最终陆母以唐婉未能为陆家延续子嗣,又以请人算出了二人八字不合,若二人继续做夫妻,陆游终会性命不保为理由,坚决令陆游休弃唐婉,二人至此夫妻缘尽。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最初因情深难舍,陆游将唐婉安置于别院中,但是很快,陆母就为陆游重娶了自己满意的王氏为妻,陆游的再娶,彻底断了二人最后的缘分。唐婉黯然的离开了,情深缘浅,已是无力回天。

陆游与王氏婚后的四年中,便生下三子,另陆游还有一妾侍,妻妾在侧相夫教子,子女绕膝,与唐婉的情缘,似乎已经久远到难回梦里,前尘往事,烟消云散。

离开陆游的唐婉,心怀不堪回首的痛楚再嫁赵士程,一个对她满心倾付,胸怀宽广又重情重义的男子。如果说陆游的爱是一场劫难,那么赵士程则是上天给予这个伤心女子的一场眷顾。在男女地位悬殊,对女性礼束颇为森严的宋朝,一个被休弃过,无法生育的女子,一般普通百姓家都很难接受,何况是赵士程这样的皇族后裔,豪门士家。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沈园之夜,陆游

然而,赵士程是不同的,他虽为皇室子弟,但并不骄纵跋扈,而是温文尔雅,宽容有礼。他从不去理会那些流言蜚语,他只知道,唐婉是他现在的妻,他要尊重她,守护她,许一世安稳,求岁月静好。

原本唐婉的日子应该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世事偏偏捉弄人,几年之后,陆游在礼部考试中遭秦桧算计失利,在他失落地回到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漫游沈园以排解郁郁心情时,与唐婉相遇了。此时的唐婉身边已有温文儒雅的赵士程,赵士程同意唐婉给陆游送去酒肴以表抚慰,其实这已经是在成全二人的心意,哪怕匆匆一面,也算一种了却,这样的胸襟气度,在古代封建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赵士程以他大丈夫的气度镇定自若的为唐婉做着他所能做的一切。

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赵士程用他对爱的理解诠释了这个道理。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沈园的这次相遇,距离二人彻底分离已有七年之久了,往事的大门就这样徐徐打开,愁肠百转也好,相思难解也罢,他们是彼此的过去,如今只能遥遥相对,无语凝噎。

匆匆一面,半生了却。陆游难抑情愫,起笔题诗,便是这首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将他与唐婉的离愁别恨,相思哀痛淋漓尽致的写在了沈园的墙壁上,流传至今,也因为这首词,陆游与唐婉这对苦命痴心人的爱情悲剧感动着无数人。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满城春色宫墙柳

这一面后唐婉因抑郁身染重病,第二年唐婉再次到了沈园,题词去和了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便是这首同样流传甚广的《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全词哀泣悲苦,将世事凄凉、情深不寿的情感遭遇写得真切深刻,令人动容。在写下此词的同年,唐婉在悲伤中离世了。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世传这首《钗头凤·世情薄》中唐婉所作存世的只有“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我们看到的这首全词是后人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补写而成。这个说法至今尚无定论,也颇有争议,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定论,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唐婉的同情和叹息。

对唐婉的同情不仅是封建礼教和父母之命断送拆散了与陆游的婚姻,更应该同情的是陆游那份自私的爱带给她的精神枷锁。在女权低微,贞操观至上,女子贞洁甚至高于生命的宋朝礼教观念里,陆游这样的一首题诗所带给唐婉的又怎会是平静安稳的生活?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客观地说,这样的事在今天也并不平常,前夫写诗大谈相思离愁,并将情诗公之于众,有几人能云淡风轻呢?即便如赵士程一样始终尊重庇护唐婉,但是赵士程身为宗室之后,他的宗族岂会将此事置若罔闻,好事者岂会不以此事为茶余饭后的笑柄。唐婉之所以抑郁病重,除了往事带给她的伤感抑郁,更多的是流言蜚语和世俗的误解带去的伤害。在宋朝对女性极为苛刻的礼教环境下,这样的结果,几乎避无可避。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是凄美的,在这份凄美背后,赵士程的爱是令人敬重的,他深沉内敛,不太会将这份情感道于外间,他气度非凡,默默守护着唐婉直到她生命的终点。在唐婉被弃受伤时,他以最真挚的心接受爱护她,无关再嫁之身,无关能否生育,他只有一个妻,那就是她。在唐婉与陆游相遇时,他用他常人难以企及的风度让她与前缘大方再见。当唐婉抑郁而终后,他终生未娶,投笔从戎,最终战死沙场。他用他的行动告诉了唐婉,也告诉了世人,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两首《钗头凤》,读懂陆游和唐婉两个伤心人,更懂爱的是赵士程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然而对感情处理而言,对唐婉个人而言,他的做法未免有些欠缺考虑,有些不负责任。在那个远去的封建时代,我们无法责怪他顺应母命休弃发妻,无法责怪他再娶后不久便子女绕膝,但是沈园题词就是不够妥当了。他的不放手,便是打扰他心爱女子平静生活的利器,红颜薄命,可叹可惜。

诗文成就极高,忧国忧民的陆游不明白,在感情中,如果曾经跌跌撞撞,那么当前尘已远,互道珍重也是不错的,有一种爱是不去打扰,怜取眼前。爱是什么样子的,赵士程用他最宽容真挚的心告诉了人们,每每想起,总会为近千年前这个纤尘不染的深情男子而动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