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成績太差,徐福記、銀鷺要被迫“離巢”?

近日有媒體報道,雀巢或將以逾10億美元的價格,賣出徐福記、銀鷺這兩家公司的控股權。2011年,雀巢收購了這兩家中國本土公司。當時,雀巢希望挖掘中國迅速增長的相關市場,但幾年後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增長遲滯的困境。

1

出售傳聞

來自彭博社的一則消息讓徐福記與銀鷺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因為進入緩慢增長期,雀巢一直在考慮出售徐福記和銀鷺兩大資產的控制權,以謀求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知情人士透露,雀巢早就在審視這兩家公司的持有情況,可能選擇兩家都賣掉一部分股權,或者只賣其中一家,但還沒有最終確定。消息不脛而走。某諮詢公司中國區工作人員表示:“9月底就聽說了這個消息,官方雖然沒出來證實,但是我們這個行業哪個公司找了其他公司做諮詢和評估,還是知道的。”

對於出售傳聞,雀巢中國方面表示:“我們不對傳言進行評論。”儘管如此,業內對於出售傳聞普遍的態度是,不管官方是否承認,反正我信了。從雀巢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剝離業務是常態。“從2017年新CEO施耐德上任之後,雀巢就開始堅定地剝離表現不好的業務,到目前剝離的總資產超過100億美元了。”曾先後任職於馬大姐、金絲猴的快消行業人士李先生表示。在10月中旬的電話會議上,施耐德也直言,雀巢將出售無法脫困的非戰略業務,“我們正在非常非常努力地解決這一問題。”

在李先生看來,如果是出售一家,那應該是徐福記,“儘管銀鷺的前景也不是特別好,但相比之下,以糖類為主的徐福記未來的路更窄,如果跨界太大不僅不好做,而且也違背了當初雀巢收購它的意圖,如果在糖類領域擴展,可能更困難。”

只因成绩太差,徐福记、银鹭要被迫“离巢”?

2

徐福記、銀鷺銷售不如意

前不久,雀巢發佈了2019年前九個月財報。前三季度雀巢的有機增長率為3.7%,其中內部增長率(RIG)為3.0%,仍領先食品和飲料行業。美國市場以及普瑞納寵物用品的強勁表現支撐了前三季度的增長。定價貢獻了0.7%的增長,這部分在第三季度出現了暫時性的疲軟,主要與分階段定價和降低咖啡價格有關。

前三季度總收入增長了2.9%,達到684億瑞郎(摺合人民幣約4888億元),2018年同期則為664億瑞郎(摺合人民幣約4745億元)。其中淨收購產生了0.7%的積極影響,對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和Atrium Innovations公司的收購帶來的正面影響遠遠抵消了嘉寶人壽保險等業務的剝離。外匯匯率則抵消了1.5%的銷售額。

從各集團業績方面看,除去正在審查的業務,前三季度有機增長率為3.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加速,這得益於美國和巴西市場的驅動。在強勁的內部增長率(RIG)支撐下,發達市場的有機增長率達到2.7%,新興市場的增長率為5.0%。

所有產品類別均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普瑞納寵物用品業務和咖啡業務的表現位列前端。新推出的星巴克產品需求強勁,並進一步擴展到新的國家和地區。雀巢健康科學業務在第三季度取得了高個位數增長的良好進展。雀巢飲用水業務的增長仍然低迷,這與高於同類產品的定價以及夏季歐洲市場的低迷表現有關。

項目組合管理已步入正軌。雀巢皮膚健康公司已於2019年10月1日以102億瑞郎的價格出售。Herta熟食業務的戰略審查仍在進行中,預計將在年底完成。

其中,銀鷺的銷售額約為10億瑞士法郎(合人民幣71億元)。CEO施耐德表示,銀鷺旗下約三分之二的產品為本土品牌,如花生奶和八寶粥,它們的銷售“令人失望”。Vontobel分析師Jean-Philippe Bertschy預測,徐福記年營收約在7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9億元)。雀巢已在努力改善徐福記巧克力的包裝,並增加營養小吃來吸引更注重健康的千禧一代消費者。

只因成绩太差,徐福记、银鹭要被迫“离巢”?

​3

難走的復甦之路

實際上,對於銀鷺和徐福記這兩大品牌,雀巢始終都在產品和營銷戰略上予以扶持。

2015年和2016年,是銀鷺被認為業績不振的開端。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公佈,但銀鷺數次在雀巢的年報中被“點名批評”,甚至被投資機構要求賣出。

不過,馬克·施奈德曾在業績會上表示,銀鷺雖在2015年和2016年的增長率大幅下滑,但從2017年開始,銀鷺出現營收、利潤雙增長,2018年的銷售成績也較為出色。

有業內觀點認為,銀鷺為雀巢代工的即飲咖啡,才是拯救其業績的“幕後功臣”。

但對於花生奶和八寶粥這兩大老牌“拳頭”產品,雀巢也沒有放棄希望。銀鷺在2019年1月上市臻養粥產品;在2018年第4季度針對消費者早餐場景新推出銀鷺特濃早餐花生牛奶;2016年12月推出冰糖百合銀耳八寶粥和黑糖桂圓八寶粥。

10月30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銀鷺的業績在這一兩年有所回暖,伴隨著整個咖啡人口的紅利不斷的疊加之後,業績得到了很好的增長,但整體來說,銀鷺還是持續要對產品進行升級和創新。

另一家徐福記也同樣受到增長困境。中國市場的消費變化以及競爭激烈,使得銀鷺和徐福記的“復甦”之路並不那麼好走。

2014年後,糖果行業開始遭遇“行業寒冬”。據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糖果產量為362.41萬噸,較2013年同比增長38.02%,2015年產量下滑至345.47萬噸,2016年產量為351.85萬噸,增長幅度為1.85%,僅比去年增加了6.38萬噸,2017—2018年連續兩年下降,2018年產量為288.37萬噸,較2017年同比下降12.99%。

此外,近年來徐福記一直被指具有“春節依賴症”,徐福記一直想要擺脫這方面的桎梏。

產品升級成了徐福記的必選之路。今年以來,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徐福記沙琪瑪推出了四款新產品,並且找了歐陽娜娜代言。此外,徐福記旗下產品還聯合頤和園打造了“國糖駕到”系列;同時還攜手喜茶,限量推出喜茶X沙琪瑪麵包。

在朱丹蓬看來,徐福記整體的業績並非十分亮麗,但是其作為中國糖果龍頭企業,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從產業端、資本端、渠道端和消費端去看的話,銀鷺和徐福記對雀巢在中國市場整體的品類佈局方面還是有很大的支撐作用,所以雀巢也不會輕易把這兩個品類放棄。(火星財匯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