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今起開始造雪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今起開始造雪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起開始造雪。供圖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起開始造雪。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2年冬奧會北京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今天開始正式造雪,未來約50天裡,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完成測試賽相關雪道全部造雪工作,為明年2月北京冬奧會“相約北京”首場測試賽做好準備。

2022年冬奧會北京延慶賽區主要承擔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賽事。擔負高山滑雪項目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建設7條雪道,賽道全長約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過900米。2022年冬奧會時將舉行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迴轉等11個項目的比賽。2020年2月,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迎來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首場測試賽暨國際雪聯高山滑雪男子世界盃延慶站的比賽。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今起开始造雪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起開始造雪。供圖

據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滿足明年2月北京冬奧會“相約北京”首場測試賽需要,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訓練道及相關技術道路已全部建設完成,今年年底前將完成造雪工作。目前,延慶賽區各項工程進展順利,服務測試賽的相關索道系統已運行調試,賽區內、外道路系統、電力、通信系統已實現聯通。

據瞭解,此次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測試賽相關雪道涉及造雪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造雪量約26萬立方米。按照造雪計劃,本次造雪將三種不同類型雪道(競速賽道、訓練道、技術道路)分為16個區域分頭推進,共投入各類造雪機117臺,壓雪車19臺。

延慶賽區建設單位、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了保證比賽選手最高時速能達到130公里-140公里/小時的滑行速度,國際雪聯對雪道硬度要求嚴格,因此造雪成為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根據比賽要求,雪道表面必須保持結晶狀態,近似於冰面,被稱為冰狀雪。冰狀雪可減小雪板和雪道之間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讓選手不論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是一樣的相對完美,以確保比賽的公平性。

冰狀雪的製作過程相對複雜,首先經過人工造雪完成雪道造型,然後將雪道打開翻出下層雪,再均勻連續地向雪面注水,增加雪的含水量。注水後通過壓雪車反覆翻壓將溼雪攪拌均勻再壓平,經過板結和下沉,表層雪風化形成軟雪,再經人工多遍清除,最終才能形成專業的雪道。

據瞭解,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來自佛峪口水庫和白河堡水庫,通過7.5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把造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壩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進行蓄存,再通過三級泵站將造雪用水分別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統,最終到達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點附近的出發平臺。同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還建設了完善的融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回收的水資源將實現重複利用。(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