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G時代網站火了,3G時代社交軟件火了,4G時代直播和短視頻火了,那5G時代什麼會火?

烏蒙山農果丫


5G時代,2021年?你可能想多了,枕頭墊高點!
5G時代,也許2025才可能!!!
現在都在說5G來襲,說2019年是5G元年,2021年可能實現5G商用!
2019年9月25日18點,新京報記者在中國移動APP的5G專區看到,已有超過212萬用戶參與了5G預約活動。
而且在7月23日,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 就正式發售,成為國內首款上市的5G手機。同時,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市場上已有11款5G手機。而且5G手機的價格,僅僅為4000元左右。
最關鍵的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等11個主要城市都在大力加快5G基站建設。這些相關城市絕大部分明確表示了:在2019年至2021年的大約三年內,5G基站建設將建成1萬至6萬個。
而之前,中國鐵塔董事長佟吉祿就表示:截至6月底,該公司接到6.5萬個5G基站建設需求,並預計到年底約接到10萬個相關需求。
貌似目前所有信息均表明:我國5G建設不斷提速,如果按照4G的相關建設到普及的速度來看,2021年可能實現5G商用!
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5G時代,也許2025才真正可能!!!
為什麼?因為你壓根不瞭解想要5G時代真正來臨,現目前卡脖子的最大的手在哪?
5G時代不是說說而已,其建設和實現難度相比4G而言,翻了3倍不止,而不是想當然的認為“5G就是4G的升級”!目前卡5G時代脖子的手至少有四隻!
5G時代被卡脖子的第一隻手就是:技術難度!
在我國,5G頻段主要包括2.6GHZ、3.5GHZ、4.9GHZ,當然了,今後也會有毫米波。所以,5G頻段是非常高的同4G相較——但是,頻段越高,傳輸損耗包括穿透損耗就更大。打個比方:同樣30cm厚度的牆體,4G基本上可以穿透2堵,5G卻最多隻能穿1堵!
第二隻卡5G脖子的手是:建設難度!
據公開數據顯示:4G時代繁榮的2107年時,4G基站的建設,中國移動有187萬個,中國電信有117萬個,中國聯通有85萬個。而5G時代,其基站建設數量至少是其總數的兩倍,約800萬個!
5G時代被卡脖子的第三隻手:資金需求!
就以中國移動來看。之前中國移動表示打算投資240億美元建設50,000個5G基站,在2019年。也就是說,一個5G基站的建設其資金需求是48萬美元,差不多336萬元人民幣!那麼最低800萬個的5G基站則要多少錢?2.688萬億元!試問,哪家運營商能夠在3年內完成建設佈局?三家運營商聯合建設又能完成?不可能!
最後一隻卡5G脖子的手:現實情況!
室內,是現在國際上5G最主要的應用場景!這也決定了我國目前更多的只能在室內使用5G。而且我國的室內分佈系統(利用室內天線分佈系統將移動基站的信號均勻分佈在室內每個角落,從而保證室內區域擁有理想的信號覆蓋),也極難以適應5G的要求!
那麼問題來了,你用電話一直都只在信號非常好的室內嗎???
所以,大施兄才大膽認為:
5G時代,2021年?你可能想多了,枕頭墊高點!
5G時代,也許2025才可能!!!
但是不管5G時代什麼時候來臨,我們必然知道的是:
在當下,5G概念,絕對是輛快車,能上早上!!!


成都北一環大施兄


5G的到來,必將讓區塊鏈成為大趨勢。2G變3G,3G變4G提高的都是網速,而5G更厲害了,一部超清電影,1秒鐘就可以下載完成。也就是說,5G沒有延遲,它可以容納極大的數據量,驅動更大的東西,也就是說,5G可以讓我們現在所謂的“大數據”被細化。而區塊鏈的作用即是去中心化,說白了5G和區塊鏈的關係就是5G在上游將所有數據打散,區塊鏈在下游將打散的數據分發到每個用戶上。

一、完全自動駕駛

能驅動大量的東西,就成就了很多技術,自動駕駛就是其中之一。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很多東西,攝像頭、傳感器、雷達、激光雷達、數據融合、100%安全性決策、C-2VX車輛終端等這些技術一個也不能少。那這些龐大的應用用什麼來驅動呢?4G網速不行,有延遲, 5G無線頻率更高,覆蓋範圍更小,未來城市的每個燈柱就可能成為一個小基站,所以,只有5G。

二、微電影

上面說過,5G將大數據細化,細化到是什麼程度呢?它可以衡量出非常弱的價值,甚至精確到你看電影喜歡看哪些片段 。比如利用用戶被打散的業餘時間去定製出用戶喜歡的能在短時間內觀看的影視作品。前好萊塢老闆卡森伯格不久前就瞄準了這個商機,融資十億美金創建了一個叫New TV的公司。專門拍攝5-15分鐘的電影,不要誤會,融資十億美金可不是為了搞出一個像快手一樣錄短視頻的app,而是真正意義上高質量的電影,請最著名的導演來拍攝。比如那些被我們奉為經典卻因為時長關係無緣大熒幕的短篇小說,在未來都有可能變成炙手可熱的大IP。

三、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在4G誕生,在5G進步。智能家居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4G時代會因為網絡的延遲影響彼此的連接。5G、AI與loT時代的到來,或許會讓我們體驗到全屋智能,甚至智能化、數字化的應用場景還可以延伸到社區和城市,反正5G足夠容納更大的數據,未來,將體驗到一體化的智慧城市生活。


鎂客網


5G的速度一直被稱為網速的巔峰,比4G還要快上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樣的網速無論用在哪裡都感覺毫無壓力。要說5G時代什麼會火,那還是要看什麼最需要5G的普及的。

機器人行業將會迎來最好的發展機會,對於科技項目來說,網絡是必不可少的支持。而這幾年網絡的發展也讓很多企業對機器人有了很多的嘗試。但是很明顯現在都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體系,還沒有把生活做到普及,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網絡的限制。

自動駕駛汽車,這個觀點已經提出很久了,但是一直沒有實施。原因就在於它對網絡太過於依存了。4G完全達不到他的要求,所以一直停留在技術層面,而如今5G如果開始普及,那麼他最大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有很大的可能會迎來無人駕駛的潮流。

最後,視頻還是會一直火下去。4G時代視頻雖然很火了。但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感覺,網速慢,看個電影費勁,看個視頻加載不出來,那種看視頻的酣暢完全沒有體會到。如果有了5G,這些都不是問題,也就是說視頻會以全新的形態在大家展示自己。


無線端


其實吹毛求疵一點,題目不太準確。

2G時代,不是網站時代,而是文字網絡信息時代;3G時代,不是社交軟件時代,而是圖片信息時代;4G時代,如題是視頻時代。

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所以說不出太多的專業詞語望諒解。

從我自身的理解來看:5G網絡普及以後,最大的普及或者說收益,應該是3D建模。(因為用詞可能不專業,所以舉例說明)

最直接影響的APP類別,應該是地圖類:百度地圖,谷歌地圖。也就是實景地圖的徹底改造。之前有APP出過這樣的地圖,可是不夠普及。正真普及以後的地圖,除了官方路徑不可以個人修改以外,每家店鋪的實景圖片,經過認證以後,可以自己上傳圖片修改(就像現在百度百科的修改一樣)。更加直觀,更加細節,更加及時更新的實景地圖,是首當其衝的,晚一步的,應該就會被淘汰。

再說淘寶購物類的APP,像之前有一個廣告一樣,模特給你看正面圖,其實背後用夾子夾住了用來顯瘦。以後就真的是全景3D動態圖了,想什麼角度就什麼角度,想多近就多近。這也是個基礎。

遊戲和影視,主要是走VR路線,沒什麼好說的了。

手機和人的交互技術有可能得到質的飛躍。

但是個人認為,未來這塊的技術需求會非常大。在模型建設的同時,最好能把可以想到的規矩由部門確定下來,不然會出現一塊非常大的網絡制度漏洞,會出現很大的利益糾紛。


身正不怕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其實很傳統的2/3/4G真的不一樣,5G活起來的可能是一些行業應用。而延續你的話題下的部分,2G火了網站,3G火了社交軟件,4G火了直播和短視頻,這種邏輯下5G會火的是AR/VR。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中有三大應用場景,現在完成的其實是這三者之間相對最不重要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而在5G中最重要的應該是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而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信)的重要性在5G後期可能也是要高於eMBB的。

5G會對社會上現在的各行各業進行改革,包括農業、工業、商業、汽車行業、運輸業、醫療行業、教育行業、城市管理,甚至是部分軍事應用。。。都會因為5G的來到而變得和原來不一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5G的格局是相當的大的,不僅僅是題主說的這些東西。

不過如果是按照你的邏輯來延續,在5G中火的將是AR/VR。

現在AR/VR還只是局域網的遊戲,由於無法解決AR/VR需要的海量帶寬,按照AR/VR技術對於帶寬的要求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上行帶寬。而目前的4G網絡是遠遠不足以支持AR/VR的下行帶寬的,上行帶寬就更不必提及了。


舉幾個AR/VR可能的應用的例子:

  • 你現在在網站上買東西,你只能看圖片,頂天是個視頻,你不知道你穿上、使用是什麼效果,而5G時代的AR/VR你可以設身處地的去試用這個商品,看看效果如何。

  • 大家比較熟悉的“無人機航拍\

    通信一小兵


    5G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高達每秒10Gb,這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下一部一1G的高清電影需要幾十分鐘,而5G到來之後只需幾秒鐘就可以,那麼隨著5G的誕生,對哪些行業影響最大呢,或者說哪些行業會出現爆發性的發展?

    1.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期待,而且無人駕駛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但是為什麼一直停滯不前,而且一些無人駕駛的測試都是慢速測試,甚至有的還出現事故呢?

    本質原因就是無人駕駛技術對網絡速度要求較大,對網絡和延遲的容錯性差,無人駕駛需要在高速駕駛時需要做出精確的應急反應,否則就可能出現嚴重事故

    所以,5G的到來,一定會給無人駕駛帶來新的機會,會出現新的爆發。

    2. 手機行業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5G的到了必然會有一波換機潮。

    3. 物聯網,智能家居

    物聯網將是5G發展的主要動力,5G是為萬物互聯設計的。5G的出現,會極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企業的商業模式。未來5G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VR/AR,移動醫療,遠程操作,智能家居等。

    VR與AR這個概念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應用到生活當中,其中的原因就有現在4G網絡的限制,所以5G的出現會有大量的應用落地。

    移動醫療,遠程操作,智能家居同樣也需要更好的網絡速度 所以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的應用都需要5G的到來,一旦真正落地,一定會引起我們生活方式的極大變化。

    所以未來5G會成為主流,人工智能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字幕俠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5G的到來,必將讓區塊鏈成為大趨勢。2G變3G,3G變4G提高的都是網速,而5G更厲害了,一部超清電影,1秒鐘就可以下載完成。

    也就是說,5G沒有延遲,它可以容納極大的數據量,驅動更大的東西,也就是說,5G可以讓我們現在所謂的“大數據”被細化。而區塊鏈的作用即是去中心化,說白了5G和區塊鏈的關係就是5G在上游將所有數據打散,區塊鏈在下游將打散的數據分發到每個用戶上。

    2G時代網站火了,3G時代社交軟件火了,4G時代直播和短視頻火了,那5G時代我覺得下面這些肯定火。

    1、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5G的到了必然會有一波換機潮。

    2、物聯網將是5G發展的主要動力,5G是為萬物互聯設計的。5G的出現,會極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企業的商業模式。未來5G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VR/AR,移動醫療,遠程操作,智能家居等。

    3、VR與AR這個概念已經出現很長時間了,但是並沒有真正的應用到生活當中,其中的原因就有現在4G網絡的限制,所以5G的出現會有大量的應用落地。

    4、移動醫療,遠程操作,智能家居同樣也需要更好的網絡速度 所以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的應用都需要5G的到來,一旦真正落地,一定會引起我們生活方式的極大變化。

    所以未來5G會成為主流,人工智能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科技搬磚


    5g將會是雲服務時代。

    5g網絡速度快,頻率高,延遲低。數據交換效率越來越快。會進一步加快功能和計算剝離的進程。

    例如現在英偉達的雲gpu,就算沒有高性能顯卡,超極本也能實現超強的機器學習計算,玩超高畫質的遊戲。

    以後筆記本,手機,pad可能根本不需要比拼性能,只需要做一個帶觸控的顯示器,一個5g模塊,一個大存儲空間,一個專攻於數據交換的處理器。手機發的所有的指令,由廠商的集群服務器進行處理,然後再回傳到手機,顯示在屏幕上。只要服務器廠商能做到,那手機就能做到,不管是端遊吃雞,開啟虛擬機,使用Adobe軟件,手機本身的性能不再影響用戶體驗。手機不會發熱,不會耗電過快,只要網絡通暢就不會卡頓,最主要的是,性能將無比強大。

    家庭智能設備不需要再自己做計算,掃地機器人可以做得更輕巧,實現的功能可以更復雜,每家每戶遇到的問題可以共享解決方案。


    B格有待提高




    這麼說把5G不僅僅是移動通訊升級這麼簡單,如果說3G到4G的跨度好比過了一條小河那麼4G到5G的跨度就是過了一片大洋,5G是對人類未來生活的一種定義,直接把很多在科幻片裡才有的場景拉到了現實生活裡,我理解未來大部分人們追求的生活定義是快捷,高效,智能,而5G的三個應用場景剛好滿足了這三個定義



    展開來說,eMBB(移動帶寬增強)突破了寬帶速率的極限,甚至比目前最快的光纖到戶速度還快10~100倍,這個是什麼概念,比如你想看流浪地球高清版1080P,用光纖下載5分鐘,那麼用5G路由器下載僅需5秒,當然到那個時候流量資費也會大幅降低,(說句題外話,正因為國內運營商有了華為這種掌握5G全產業核心技術公司加持,採用一體化多場景5G基站,一個基站支持2G/3G/4G/5G,成本自然會降不少)



    mMTC(低功耗超大鏈接)這個面向物聯網的應用,目前無論nb-lot還是zigbee,成本一點不低,技術侷限性很大,都無法扛起物聯網這展大旗,而面向5G物聯技術可以支撐每平方公里百萬量級的設備聯網,從而構建了一個可以廣泛鋪開物聯網應用的的高速公路。到那個時候就是各個公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候,車輛網,智能家居,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工業互聯網等等應用場景和產品會全面開花(好不誇張,未來的機會就在這些領域裡,無論是創業,就業,還是投資,只要抓住了一點就非常有可能改變命運)



    uRLLC(低時延高可靠)這個應用場景就更厲害了,其中人工智能裡的自動駕駛技術一定要依託這個網絡實現,4G的時延時20~30毫秒,如果汽車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時速100公里,反應距離大概要幾米,當採用了5G網絡,則反應距離大大縮短為幾釐米,而且最重要的是網絡是高可靠的,才能最大程度保證駕駛員和行人的安全。雖然自動駕駛目前還有爭議,但是想一想司機現在有多少時間花在路程上,無人駕駛貨車高效安全運輸,無人駕駛轎車可以讓企業管理者在行車上辦公,無人駕駛公交滿足大部分人們的出行,車輛網還可以做到道路動態規劃和協同,能夠大大改善交通效率解決擁堵。



    最後我想說,誰佔領了5G時代的制高點,誰就掌握的未來應用場景最大話語權,美國因為沒有自己的5G技術,真正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我們不僅要定力挺類似華為,中興等國內為5G領域不斷髮力的大企業,也要支持很多5G產業鏈和場景應用產品開發的小公司,這個市場很大很大,帶給年輕人的機會很多很多,還是那句話擼起袖加油幹,時間在我們這邊,抓住它!

    支持碎葉城西的朋友請在屏幕右下角點贊👍,同時感謝各位朋友的讚賞🤘,右上角點"關注"👌帶給大家給多科技領域的分享。

    碎葉城西


    如果,這裡能像知乎一樣抖……

    那我猜想一下,未來5G能火:

    【1】虛擬現實

    當網速快到一秒100G的帶寬。那麼虛擬現實,就能甩開當今沉重設備,直接雲端設備處理。然後,就能只靠一副眼鏡接收。

    【2】沉溺式遊戲

    當虛擬現實成熟,那沉迷式遊戲發展豈不是水到渠成。如同《黑客帝國》系列一樣,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做夢分泌的多巴胺,是人類沉溺式的最高級的。比如,青春期的時候,一覺起來洗內褲的都懂——昨晚做春夢了。

    要想著,那天我們能操縱自己夢境,那豈不是遊戲發展趨勢終極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