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積極策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力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創新,由市財政出資設立的“小微創業貸”“科技貸款資金池”“泰信保”等普惠金融產品效果顯現,持續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截至目前,該市累計投放貸款近100億元,支持企業近3000戶次,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泰信保”賦能中小微企業發展
泰州市信用擔保基金設立於2017年5月,目前簽約合作銀行20家、合作擔保機構5家,基本實現駐泰銀行機構和市區B級以上擔保機構業務合作的全覆蓋。“泰信保”業務實行銀行、擔保、再擔保、基金按2:2:4:2比例分擔風險的政銀擔分險模式,產品融資費率、反擔保條件均遠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藉助市產融綜合服務平臺,“泰信保”業務實行“線上”受理、“線下”入戶調查評審、全程限時辦結並及時反饋的工作機制,中小微企業足不出戶即可獲得低成本的信貸支持。
今年初,泰州市又將擔保費(含再擔保費)由原來的1.2%下調至0.8%,下調部分由市財政予以貼補,預計全年可減少企業財務支出1500萬元以上。截至9月末,“泰信保”業務累計放貸14.5億元。
今年7月,在全國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優秀業務產品(模式)評選活動中,泰州市“泰信保”政銀擔風險分擔產品憑藉獨具特色的小微金融創新模式,獲評“再擔保類優秀產品”,成為全省設區市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區域性金融產品;9月,“泰信保”入選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全國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培訓班”培訓課程。
“富民貸”激發“雙創”新動能
2017年,泰州市財政出資設立規模1億元的市級創業擔保貸款基金,由政府基金、合作銀行、再擔保、擔保機構按6:1:1:2比例的模式合作,以10倍基金規模來放大信貸,將符合條件的個人創業者及小微企業納入支持範圍,引導金融機構將信貸資源向普惠領域傾斜。其中,對10萬元(含)以下個人貸款,按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財政給予全額貼息;對10萬元以上的個人貸款,按不高於合同簽訂日貸款基礎利率給予貼息支持,擔保費用統一由財政負擔。
今年初,泰州市對原有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推出“富民貸”新政。一是擴大資金規模,計劃將創業擔保基金規模從1億元增加到2億元;二是擴大創業擔保享受範圍,將申請創業“富民貸”對象擴大到全市所有創業者;三是提高創業擔保額度,創業者最高可以貸到50萬元。截至9月末,簽約合作銀行增加到12家,“富民貸”業務累計放款2.14億元,惠及創業人員570戶。
此外,泰州市財政局還組織開發了“富民貸”手機APP,藉助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實現手機端全流程業務辦理,免去創業者來回奔波之苦,提升了用戶體驗,提高了審批效率,節約了時間成本。
“試點”打造助力“金改”新突破
今年7月,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開展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工作的通知》,以推進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著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為策應綜合改革試點打造,前期,由泰州市財政局牽頭制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從加快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創新、優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完善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加強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等方面,推進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結合“金改”工作推進,該市努力在發揮財政政策資金槓桿作用、引導撬動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泰州經驗,進一步豐富“金改”內涵。
近日,財政部公佈“2019年度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名單,泰州市成功入選。試點城市將由中央財政給予獎勵(東、中、西部地區每個試點城市的獎勵標準分別為3000萬元、4000萬元、5000萬元),獎勵資金可用於民營或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代償)和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資本補充。
洪 凱新華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閱讀更多 同花順財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