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很多人還在等雙十一發貨,
但是有人利用平臺漏洞獲利數萬元,
根據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消息,
多名在校生利用“閃電退款”詐騙網購平臺被起訴,
詐騙金額從人民幣6000餘元到24萬餘元不等。
又是一起惡意薅羊毛事件,
“羊毛黨”就是我們平時搶的秒殺價和店家優惠卷,
說白了就是在合理範圍內貪點小便宜心理,
這樣的心理人皆有之。
但是最後有人利用漏洞吃“人血饅頭”。
看到26塊錢買4500斤的橙子,
你會下單購買嗎?
你大概率是不會的,
因為26塊錢買這麼多橙子,
顯然賣家是不可能發貨的,
而且你也吃不完這麼多橙子。
那如果有人告訴你,
因為這4500斤橙子是不可能發貨的商品,
所以買完後你可以去賠償紅包,
申請貨款本身30%(不超過500元)作為賠償,
你還會完全不心動嗎?
羊毛黨給出了答案,
B站50萬粉絲的打網紅,路人A-發車了,
一共下單700萬元,
因為無法發貨,只能賠償,
10萬保證金被扣光後,這家店倒閉了。
一隻羊被薅死了。
羊毛黨不是沒有同情心,
只是他們被自己的本能打敗了。
佔便宜是人的本能,
人們都害怕損失,
為了佔便宜,人是會失去理性的。
美國麻省理工的經濟學教授丹·艾瑞里,
他在其所著暢銷書《怪誕行為學》中,
記錄了一則有趣的行為實驗,
艾瑞里教授的實驗就在校園裡進行,
他和助手在校園裡“賣”起了巧克力:
一種是非常高檔的巧克力,每塊售價15美分,
這絕對是物超所值的價格。
(你想象一下,15元買150元的大閘蟹。)
另一種是非常普通、隨處可見的巧克力,
每塊1美分。(好比一塊一根的蘿蔔)。
購買前實驗者會告訴顧客只能二選一,
在兩者都要花錢的情況下,
73%的人選擇了第一種高檔的巧克力,
結果完全符合預期。
因為第一種巧克力顯然更加超值,
大家都選擇花15塊錢買價值150的大閘蟹,
這時“顧客”的行為是非常理性的。
接著,教授將每種巧克力的價格下降了1美分,
也就是,高檔巧克力變成14美分一顆,
而普通巧克力免費贈送,這時候情況又會怎樣?
按理說下降一美分並沒有改變兩者的相對價格,
顧客的選擇比例應該不會變化,
但是結果顯示是僅有31%的人選擇了高檔巧克力,
69%的人都願意要儘管普通、但是免費的巧克力。
這就是免費的神奇魔力,
它會誘導我們放棄更好的選擇,
也就是說,大家都失去了理性,
“顧客”選擇領取免費的蘿蔔,
而放棄花14元購買大閘蟹。
人們都厭惡損失,聽到免費就瘋了一樣,
這樣的心理讓人失去了對理性的判斷。
薅羊毛這樣的行為,
其實是會上癮的,
鑽規則的漏洞,
只要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試想一下,原本48元的一箱飲料,
利用規則的漏洞,
原本不可以疊加的優惠券,
通過疊加使用,再使用一個打折卡,
只要花1.3元就能買到一箱飲料。
然後你再到門口便利店去買東西,
6塊錢才能買一瓶,
你怎麼都會覺得虧,
只有薅羊毛是賺的。
一塊五早上只能買個肉子,
羊毛黨能買一箱的麵包;
2塊錢只能買瓶水,
羊毛黨能買一箱牛奶;
還有1塊錢的午餐、5毛錢的洗髮水等等。
這樣的落差太大了,
就好比賭博一樣,
贏了一次還想再贏一次,
但是我們都知道,
沒有人能一直贏下去。
賭徒的錢會花光,
可羊毛黨只有機會,就可以薅羊毛,
在他們的眼裡,
“我們一切都是按照規則來做的。”
阿道夫·艾希曼,
在猶太人大屠殺中執行“最終方案”的主要負責者,
他執行了殺死500萬猶太人的命令,
但是他自己認為,
我只是想勤勉工作,
好在納粹官場上爬得快一些。
為什麼明知道薅羊毛過度是不好的事情,
但是還是有人會去做呢?
其中,
重要的一點就是“群體行為”和“法不責眾”的心理。
邯鄲學院校園內的百棵柿子樹結了萬斤柿子。
原本學校打算舉辦“柿子節”。
但是萬萬沒想到,
“柿子節”開始前,就遭到了不少市民的哄搶。
為了方便採摘,有市民直接帶上了梯子和竹筐;
沒有梯子的則直接爬上了柿子樹;
還有人為了摘下更多柿子,不惜折斷整段樹枝。
更甚的是,有人當場一邊摘柿子,
一邊打電話呼喚親戚朋友:“摘柿子嗎?”
路過的學生看到這一幕高喊“別摘了、別摘了”時,
市民們頭也沒抬一下,無動於衷。
因柿子被大量採摘,
學生稱柿子節舉辦時間尚未確定。
同樣的事情,外國也發生過。
2016年4月26日,
英國舉行了第36屆倫敦馬拉松,
現場有40000多位民眾前來參加。
用馬拉松,為各種慈善組織募捐,
原來是很美好,很正能量的一件事。
結果,全被下面一群人給毀了!
當第一梯隊的選手剛剛跑過後,
周圍圍觀的居民一下子衝進了飲水站,
他們開始搶水了!。
力氣大的幾件一起拿、力氣小的用小車搬運,
實在啥也沒有跟著也踹兩兜。
旁邊的志願者,只能無奈的看著。
.
漢娜·阿倫特說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最大的惡,
不是由某個罪大惡極的人造成的,
而是由毫無動機,沒有邪惡內心,
也沒有魔鬼意願的普通人造成的。
閱讀更多 積極智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