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校區改造完成的操場。
近年來在錫高校數量和水平都在“加速跑”,這其中少不了在無錫辦學30餘年的東南大學無錫分校的身影。今年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工程啟動,備受矚目。目前該校區建設進展如何?東南大學無錫分校整體喬遷後將為無錫提供怎樣的發展動能?記者進行了探訪。
一期工程改造裝修進入尾聲
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位於山水東路東側、震澤路南側,與長廣溪溼地公園相鄰,佔地面積約500畝。今年1月,無錫市和東南大學簽署《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建設和使用協議》,高標準啟動建設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該項目於3月正式立項,總投資20億元。
昨日記者走進在建的校園裡看到,滿眼或紅或黃或綠的大樹與江南風格的灰白建築相互掩映。項目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結合學校使用規劃分期建設,一期和二期工程計劃在2020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今年8月進場施工的一期工程,主要對原有建築、運動場地以及市政景觀進行改造和裝修。如今運動場改造已經完工,兩棟學生公寓和四棟教師公寓的內部裝修進入尾聲,工人正在除塵、清潔。市政景觀的改造也已經開始,該負責人表示:“我們在改造時儘量保護、利用其自然生態,在此基礎上提升景觀質量,比如在改造管網時注意避開高大樹木,既節約投資,又保持自然生態和文化氣氛。”
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副校長秦文虎表示,到明年秋季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將整體搬遷,將有1200名學生到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學習、生活,“將來隨著更多工程投入使用,預計到2023年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至3000人,到2025年在校生規模達到4000至5000人。”
全新校區培育更多高端人才
東南大學與無錫市的合作中,建設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受到各方關注。項目啟動以來,我市在教學科研平臺建設、人才引進、學生培養等方面給予了全力支持。
集成電路是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近年來華虹、中環等項目紛紛紮根無錫。秦文虎介紹,學校以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建設、啟用為契機,以建設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為重點,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引領行業發展培育更多高端人才。目前,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在本科階段設置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和物聯網專業,碩士研究生設置集成電路工程專業,近兩年招生規模擴大了一倍。該校與擁有全球頂尖微電子研究中心的魯汶大學合作開設通訊芯片與微系統專業,引入國外的微電子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首批研究生今年8月已經入學。
“我們一方面增強師資實力,聘請了被譽為‘現代半導體封裝之父’的汪正平院士為兼職教授,在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開展研究生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學校根據地方產業發展建好教學科研平臺,提升辦學水平。”秦文虎透露,為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配建的“微納加工與測試公共服務平臺”和與魯汶大學合作辦學配建的“高端芯片與微信息系統創新中心”建設已經提上日程。
市教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建設、使用有助於東南大學融入無錫強勢產業,尤其是計劃明年動工的“微納平臺”啟用後將有助於提升我市相關產業的研發和創新能力。 (陳春賢)
閱讀更多 江南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