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區塊鏈+”智慧能源,區塊鏈技術在電力場景中的應用

11月7日,由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和華北電力大學聯合主辦的“區塊鏈技術在電力場景中的應用”技術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互信共治,鏈接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省級電力公司、高校及科研院所60餘位專家共同研討和挖掘區塊鏈技術在電力乃至能源領域場景中的應用,共謀“區塊鏈+”發展之路。

探路“區塊鏈+”智慧能源,區塊鏈技術在電力場景中的應用

1、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

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日前,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在論壇主題發言環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實驗室主任李鳴對國內外政府的區塊鏈相關政策進行了深入分析。他介紹,英國、法國、德國、挪威、西班牙和荷蘭等在內的22個歐盟國家署了一份聲明,宣佈成立歐洲區塊鏈聯盟。而歐洲大多數國家對於區塊鏈主要分為三種態度:一是嚴格監管數字資產交易,保護金融體系的安全和穩健;二是適度寬鬆的監管政策,採取“觀望”或“謹慎”的態度;三是持鼓勵態度,引導金融機構為加密貨幣提供相關服務,完善徵稅和首次幣發行(ICO)的評估。亞洲國家則分歧很大:新加坡在警戒風險的同時積極鼓勵創新;日本正在逐步完善監管架構,並隨著區塊鏈產業發展狀況調整監管策略;韓國的監管態度變化極大,體現其決策層對區塊鏈的發展存在不同意見。

“我國區塊鏈技術擁有良好基礎,自2016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區塊鏈發展的相關政策,尤其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把區塊鏈作為一項重要前瞻技術。”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郝英傑在論壇上表示。

對於區塊鏈,李鳴建議,我國今後要按照指示,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要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標準化研究,構建產業技術生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區塊鏈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等領域大有可為

“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應用於更多傳統領域,有助降低企業成本和提升協作效率,促進實體經濟增長,其中,正在大力發展的新能源行業將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主戰場之一。”郝英傑在論壇上說。

論壇上,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表示,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信息共享、智能合約、參與者匿名、信息可追溯五方面主要特徵,可以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感知、網絡、平臺、應用四個層級以及監管方面得到廣泛應用。而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涵蓋多元、海量信息,需綜合區塊鏈技術和鏈下數據技術共同推進系統數據流的管理,進而促進鏈上鍊下技術的融合。

區塊鏈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成功應用,會形成很好的示範推廣作用,有利於促進區塊鏈技術在能源及更多領域的廣泛應用,進而形成全面的區塊鏈應用技術標準。

“為有力支撐國家電網公司落實黨中央關於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的重要部署,我們需要深入探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董事長王政濤在論壇上表示。

區塊鏈技術在泛在電力物聯網等領域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論壇上,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亓峰提出,針對目前中心制根域名解析系統帶來的“孤立”“致盲”“消失”“劫持”等危害國家安全等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可構建一個去(無)中心化的域名解析體系,確保自主發佈域名信息併兼容現有體系,從而保證國家網絡空間主權。該方法可以很好適用於泛在電力物聯網中物聯網標識解析等需求場景。針對如何構建一個可信的實時數據分發網絡的需求,他指出,將基於區塊鏈的命名標識解決方案融入國際競爭網絡(ICN)框架,將數據實時性與數據命名的非實時性相結合,可實現按照數據名訪問的實時交換與共享,這對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補貼等場景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浙江電力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周自強結合國家電網公司第一個區塊鏈科技項目——區塊鏈技術在能源互聯網的應用研究的成果與試點應用過程,對區塊鏈技術如何與實際業務融合、如何在一線業務落地提出了建設性方案。周自強認為,區塊鏈開放、共享、協同的技術形態與國家電網公司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目標高度契合,可以有效解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數據融通、設備安全、個人隱私、多主體協同等問題。“‘區塊鏈+’智慧能源是一種區塊鏈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如何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二次重構並形成和電力系統深度融合的區塊鏈架構,是未來區塊鏈和能源系統融合的主要發展方向,並且將對能源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他表示。

3、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

為持續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電力行業的研究與應用,相關高校和企業正在聚力合作,推進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共同鏈接未來。

華北電力大學今年5月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簽署了《共建能源互聯網學院合作協議》。10月,該學院正式揭牌,雙方積極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雙方共同研究提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能源物聯網物理層次構架連接,嘗試設計了能源物聯網在交易完全去中心化後的智能交易模式等,取得可喜進展。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作為國家電網公司“一主兩側”區塊鏈公共服務試點的主要支撐單位,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研究。王政濤表示,該集團從2016年至今積極爭取並參與區塊鏈技術相關標準研究與編制,先後支撐國家電網公司能源互聯網領域的第一個區塊鏈科技項目和第一個區塊鏈信息化項目,並於2018年正式發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級區塊鏈技術服務平臺——思極鏈1.0,並在此基礎上成功研發基於雲平臺的思極鏈2.0,致力打造“開放、互聯、高效、智能、可信”的虛擬電力共贏生態系統。

目前,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已為浙江、青海、山東、河南、陝西5個省份的創新創業型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併為國家電網公司“一主兩側”區塊鏈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據該集團中電普華公司副總經理張春光介紹,該集團先後與中國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並與昆明理工大學共同建設能源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聯合實驗室,深化產學研合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奠定良好基礎。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生態聯盟的主席單位,未來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將和廣大合作伙伴群策群力,共同推進區塊鏈技術在能源互聯網建設中的應用。

天海電儀是一家專業從事電氣安全監測與保護、電能質量優化及工業自動化領域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產品已形成以電網運行設備狀態在線檢測裝置和用電質量優化裝置為主的兩大系列30餘種產品的多樣化格局。有合作意向的可私信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天海君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聯繫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