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衛視舉辦的雙十一狂歡晚會上,大張偉再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亮相在舞臺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張偉曾經作為花兒樂隊的主唱,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是毋庸置疑的,而隨著大張偉以主持人的身份亮相的次數越來越多,歌手的身份似乎離他越來越遠。

而在音樂這條路上,抄襲一直都是大張偉揮之不去的標籤。
娛樂圈紀委王思聰曾經還將大張偉抄襲德國某歌手的證據在微博上置頂了近三年的時間。
關於這些,大張偉也非常坦言自己是"音樂裁縫"。
但是真正瞭解大張偉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位原創歌手。

在今年暑期熱播的綜藝《樂隊的夏天》中,大張偉和吳青峰合唱了一首《靜止》,而表演結束後,大張偉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樂呵呵的,甚至帶著幾分羞澀懇求馬東老師,說:
"如果還有機會來這個節目,我能在演一會嗎?"
突然發現,大張偉依舊還是那個熱愛音樂的少年呀!
天才少年
大張偉原名叫做張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大男孩。
大張偉兩歲的時候,說話非常不利索,但只要是黑白電視機裡播放過的音樂,他就可以完完整整地唱出來,當時在那個大雜院裡也被稱為"音樂小天才"。
上小學之後,成為了音樂老師最得意的學生,甚至還教他練童聲,優異的天賦也讓他成為了當時少年獨唱比賽的第一名,四年級的時候,跟隨者少年宮前往俄羅斯參加兒童聲樂大賽,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當時很多人都說大張偉就是中國的帕瓦羅蒂,未來不可限量。
然而命運彷彿跟大張偉開了一個玩笑,在才華初現的時候,他倒嗓了。
即使命運給予他沉重的打擊,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
既然美聲這個唱法已經不適合大張偉了,於是他將所有的心思放在搖滾樂上,甚至還在讀初中的時候,組建了自己的搖滾樂隊。
1997天的冬天,大張偉與自己的隊友在大院子裡盡情地唱著,無意間驚動了剛好路過的音樂人,而經過這位音樂人的介紹下,大張偉與他的樂隊來到了地下搖滾樂隊聚集的忙蜂酒吧演出。
當時,大張偉僅僅只有14歲,而他的另外兩個小夥伴分別只有15歲和19歲,而他們第一場正式演出的觀眾就包括了不少搖滾前輩,比如有唐朝樂隊的丁武,魔巖三傑的竇唯,還有鄭鈞以及麥田音樂的老闆宋柯。
當他們唱完七首原唱歌曲之後,臺下掌聲不斷,就連那些搖滾前輩都對他們大加稱讚。
經過這一場演出,大張偉與他的樂隊徹底在搖滾圈闖出了一定的名氣,當他們準備簽約公司的時候,老闆問他們:你們的樂隊叫什麼名字啊?大張偉羞澀地回答道:叫做迷糊寶貝。
老闆覺得名字有點怪怪的,想了一會之後,說:你們有首歌叫做《花》,不如就叫做花兒樂隊吧。
就這樣,被譽為"中國第一支未成年樂隊"的花兒樂隊正式成立,不少國際媒體都對他們進行了專題訪問,就連美國《時代週刊》都以"年輕的中國人"為主題,對他們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而這些讚譽聲紛紛指向大張偉,誇他不是天才就是奇才。
美妙的讚譽聲,暴增的唱片銷量與出場費,將花兒樂隊送上了搖滾界的神壇。
屈服市場
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迅速地跌下神壇。
進入21世紀後,隨著無數網絡神曲和流行音樂的迅速發展,中國搖滾樂逐漸成為小眾音樂,不止是花兒樂隊,就連當時的崔健和魔巖三傑都慢慢地無人問津。
之後,大張偉便開始嘗試讓樂隊趨於商業性的變化,他們不再用嘶吼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為了迎合市場,開始轉換為流行樂隊,雖然說這有些違揹他們的初衷,但是迫於現實,又只能無奈的選擇這條路走下去。
於是,大張偉開創了"大數據寫歌法",將全世界大部分流行音樂都聽了一遍,從中選取他所認為的大眾喜歡的音樂進行改編,當時的神曲《嘻唰唰》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
後來,歌紅了,他們也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說這所謂的"大數據寫歌法"能迅速給他們帶來收益,但是久而久之,負面消息也蜂擁而至。
從《嘻唰唰》到後來發行的專輯《花天囍世》,抄襲的聲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幾十萬張唱片最終只能在廢品站發揮出它最後的價值。
除此之外,花兒樂隊登上頒獎典禮的時候,因為穿著五八式軍裝,還被傳出"褻瀆軍裝"的負面新聞。
之後,又有網友爆出花兒樂隊在餐館聚餐的時候因為理念不同發生了爭執,而大張偉甚至還因此動了手。
2008年,新加入的吉他手告別了花兒樂隊。
2009年,花兒樂隊最初的三個人回到當初開啟夢想的那個酒吧舉辦了歡送會,宣告花兒樂隊正式解散。
可是大張偉真的不甘心就這樣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
哪怕滿身負面消息,大張偉依舊一首接著一首地出新歌,面對觀眾們的冷嘲熱諷,他乾脆創造一首名為《唱什麼都紅不了》的歌來諷刺自己。
漸漸地,市場發掘了大張偉段子手的一面,當時流傳的"南薛北張"中的"張"指的就是大張偉,他光在2016年上半年就參加了近20檔綜藝節目。
還記得當初大張偉在參加綜藝節目前將一小撮頭髮染成了綠色,甚至還被廣電點名批評,但是他卻義無反顧地說:
"這一撮綠毛是我對朋克留的最後一絲念想。"
然而他再一次被現實打敗,將頭髮染成了黑色。
而這正像當年他迫於現實從美聲轉型成為搖滾,從搖滾轉型為流行,從音樂轉型為綜藝。
在這個現實的世界,有理想必然是好事,但當理想真正與現實相撞的時候,又只能無奈地給現實讓路。
慶幸的是,在不斷被現實改造的大張偉,一直沒有忘記他當初的音樂夢,漸漸地,他放棄了很多所謂的搞笑綜藝,開始偏愛於那些音樂綜藝,試圖拾起當年的舊夢。
而觀眾們也開始寬容他的做法,欣賞他的真性情。
雖然說大張偉這些年的負面新聞很多,但是他屈服於現實,又在現實中慢慢找回自我的品性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
閱讀更多 八卦圈樂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