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一部喪甜神劇風靡全網,圈粉無數。
非但一舉拿下2017年度豆瓣評分最高英美新劇的頭銜,而且迄今保持著9.1分的成績,居高不下。

兩年來,忠實粉絲們一邊興致勃勃地憧憬著續作,一邊憂心忡忡地掛念著詹姆斯的死活。
甚至有人放出狠話,表示如果第二季沒有男主就果斷棄劇!
在這裡,小編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第二季完全可以放心追。
因為我們的小可愛詹姆斯,和這部自帶消音的神劇,一起迴歸了——
去他*的世界 第二季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導演:露西·福布斯
編劇: 查理·科維爾 / 查爾斯·S·福爾曼
主演: 傑西卡·巴登 / 埃裡克斯·勞瑟 / 娜奧米·阿基 / 喬納森·阿里斯
首播:2019-11-04(英國) / 2019-11-05(美國)

本季表現依舊不俗,目前豆瓣評分9.2,略勝前作一籌。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第一季的劇情。
認定自己精神變態的詹姆斯,和出口成“髒”、囂張跋扈的艾麗莎一同踏上了一場說(離)走(家)就(出)走的旅程。
途中不斷惹是生非,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但情愫也在朝夕相處中悄然萌生。
逃亡到了最後,為保護艾麗莎免於刑罰,詹姆斯把過失殺人的罪責全部攬下。
面對警方的追擊,他孤身一人,拼命地向大海跑去。
伴隨著一聲槍響,第一季正式宣告完結。
這無疑是一個震撼人心的結局,但也難免讓觀眾感到困惑和遺憾。
關於詹姆斯究竟是死是活,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誰也不知道,第二季編劇是會讓他“復活”,續寫未完的故事,還是引入另外的主人公,開啟全新的故事線。
就這樣,這個讓人牽腸掛肚的懸念,一直延續到了第二季第二集的第二部分,才終於被揭開。
一切正如詹姆斯迴歸後的第一句內心獨白所言——
“那是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局,一個命中註定會失敗的愛情故事,一個完美的悲劇。”
“然而,我沒有死。”
那麼,就讓我們把時間線往回倒一倒,看看過去的兩年裡都發生了些什麼。
在海邊被捕後,艾麗莎和詹姆斯被迫分開,天各一方。
因為這出鬧劇,艾麗莎的媽媽被丈夫拋棄,變得神經質。
於是,孤兒寡母決定搬去鄉下,和姨媽同住。
住在姨媽家的這一年,艾麗莎的生活逐漸歸於平靜:
得到了穩定的工作,認識了溫柔的男孩,很快就發展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
與此同時,詹姆斯那邊的情況卻壞極了。
海邊的那一槍沒有奪去他的性命,但使他患上了性功能障礙。
法庭判他無罪釋放,可艾麗莎的媽媽已不准他再和女兒見面,還逼他寫了封絕情的親筆信。
此時的詹姆斯只剩樂天的老爸陪在身邊。
但好日子沒持續多久,老爸也因心臟病突發而離世。
一無所有的詹姆斯再沒有勇氣回到家裡。
從那天開始,他就抱著爸爸的骨灰,在二手車裡頹廢地度日。
但該相遇的人總會相遇,叛逆少年的生活也自然不會永遠波瀾不驚。
兩顆神秘子彈的出現,讓艾麗莎和詹姆斯的命運再度交纏在一起。
子彈是邦妮寄出的。
邦妮恨透了艾麗莎和詹姆斯。
因為他們“謀殺”了她的“男朋友”——那個試圖侵犯艾麗莎的變態教授。
和艾麗莎、詹姆斯相似,邦妮也有著無比灰暗的童年。
她的媽媽是一個嚴苛的女人。
年輕時因為懷上了邦妮而沒能實現讀大學的理想,只好寄希望於孩子,打小就對她苛刻至極。
後來,失業的丈夫也被妻子的壓力擊垮,默默離家。
她開始變本加厲地懲罰邦妮。
高中畢業,邦妮沒考上大學,但找了一份大學圖書館的工作。
就是在那裡,她迷上了哲學(PUA)教(大)授(師)克萊夫。
在後者的誘導下,兩人建立起長期的性關係。
對於邦妮來說,克萊夫當然是她的全部,她的唯一。
可在克萊夫的眼裡,邦妮不過是他諸多獵物中的一個。
這段不對等的關係讓她的內心日益扭曲。
當克萊夫被殺的消息傳來,她徹底崩潰了。
她發誓要為克萊夫報仇,她一定要親手殺掉艾麗莎和詹姆斯。
邦妮想象中的艾麗莎和詹姆斯
懷著憤恨和陰謀,邦妮給兩人分別寄出了刻有名字的子彈。
詹姆斯察覺事有蹊蹺,遂來到艾麗莎的住處。
在無邊的黑夜裡,兩人終於以一種尷尬而不失浪漫的方式重逢。
時機很巧,也很不巧:第二天剛好是艾麗莎舉行婚禮的日子。
可想而知,艾麗莎在婚禮上落跑了。
她身著一襲白紗,跳進詹姆斯的二手車。
跟上次一樣,兩個年輕的孩子一起,開始了新的流浪。
他們的冒險依舊意外連連,這一回,邦妮就是那個最難纏的意外。
帶著一把匕首和一支手槍,邦妮搭上了他們的車。
兩人渾然不覺,危險正在逼近。
至於接下來又發生了哪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小編就不多劇透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季的結局絕對不會讓大家傷心。
總體來講,第二季算是不錯的續寫。
一方面繼承了前作的亮眼風格——懷舊金曲不斷,喪中淌著甜蜜。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本季重新審視了艾麗莎和詹姆斯之間的感情。
自從第一季播出之後,關於本劇是否有必要製作續集的爭論就未曾停息。
因為就故事本身而言,艾麗莎和詹姆斯的青春、反叛,以及身份認知、自我解構,其實已經在第一季的最後一聲槍響中正式宣告完成了。
逝者無需復活,冒險不必繼續,糟糕的原生家庭帶給心靈的創傷,往往直到最後也等不來一場有效的救治。
事實上,從來沒人能夠真正將其救治。
詹姆斯的死已然傳達了以上所有,在藝術創作的層面上,這亦是一個再驚豔不過的結局。
可是對於由衷喜愛兩位主人公的觀眾而言,這些似乎還不夠。
在戲劇的世界裡,人們想看到的終究是一幅美好的圖景。
哪怕必須經歷許多波折,但只要他們還活著,能相愛,會成長,再怎麼折騰都沒關係。
所以,不出所料,新一季的畫風“正常”了很多。
艾麗莎不再像當初那樣暴躁,詹姆斯也徹底顯露出軟萌的本質。
第一季 果斷逃單
第二季 正義感爆棚
同時劇情更多地聚焦於對兩人情感的刻畫。
關於他們如何測定對方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以及如何接受自己有理由被愛,亦有能力去愛的事實。
從再次見到艾麗莎的那一刻起,詹姆斯就打算表白。
在心裡說了一萬遍“我愛你”
他早已不是最初那個一心想著殺人的“變態”。
艾麗莎喚醒了他對世界的感知,讓他想要試著愛一個人。
但是問題在於,他不知道怎樣把愛說出口。
更何況,對象還是艾麗莎這種硬核少女。
艾麗莎根本不給他表白的機會。
事實上,詹姆斯慘歸慘,但在這段關係裡,反倒是艾麗莎的處境更艱難。
一來,詹姆斯手刃強姦犯的場面在她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二來,那封莫得感情的分手信始終讓她心懷芥蒂。
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畢竟已經嫁為人妻了。
在重重顧慮的撕扯下,艾麗莎搖擺不定。
所以她會突發奇想和詹姆斯接吻,等回過神來又把他關進廁所。
所以她心裡明明喜歡,卻偏要兇他,讓他傷心。
這樣執拗的艾麗莎,即便是在詹姆斯說出那封信的實情後,依然嘴硬。
兔子急了都咬人,詹姆斯再溫柔也會生氣。
於是,兩個口是心非的人最後還是談崩了。
他們又一次分開了。
有時候,分手僅僅是句點;但有時候,分手卻是契機,讓人更清醒,更珍惜。
對於艾麗莎和詹姆斯這種彆扭的小孩來說,短暫的分手其實是好事。
回到家裡,艾麗莎開始整理自己的內心。
她和託德提出了離婚的請求。
她當然不忍心看託德難過,但此刻她非常確信,這是對的事情。
詹姆斯的氣也消得快,一見神秘的邦妮驅車往艾麗莎的方向開,就立馬掉過頭跟了上去。
到了晚上,剛剛分手沒幾個鐘頭的倆人又在艾麗莎工作的咖啡館相遇了。
這一次,詹姆斯幫艾麗莎報了警,艾麗莎保護了詹姆斯。
危機解除後,和死神擦肩而過的兩人終於卸下了包袱。
詹姆斯緊緊抱住了艾麗莎,艾麗莎也難得地說出了“對不起”。
在夢魘開始的地方——那幢豪宅,他們迎來了與過往、與彼此、與自己的和解。
如果說第一季之所以能夠封神,是因為它抨擊了普世價值對自由靈魂的無情傾軋,讓已被社會規訓的觀眾好好地放縱、發洩了一把。
那麼,第二季確實相對保守,卻也更加貼合實際。
它讓我們相信,破碎的心靈可以重塑,殘酷的成長曆程也未必非得以毀滅作終。
大概正是由於此,不少粉絲認為這一季相較於前作不夠“原汁原味”,好像艾麗莎和詹姆斯已經變得和平常人家的乖孩子沒什麼兩樣。
但,再酷的小孩也得長大,不是嗎?
長大的過程固然充滿煎熬,可也並不總是導向消極的結果。
是成長讓詹姆斯學會接受爸爸的親近,明白愛是值得守護的。
也是成長,讓艾麗莎懂得在適當的場合控制情緒。
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她甚至知道了,不該因為一時的膽怯而偽裝出一顆真心,用虛假的承諾把無辜的男孩矇蔽。
雖然看上去沒有以前瀟灑、狂妄,離經叛道,但我卻覺得,如今的他們更可愛,也更完整了。
看透了這個世界的冷漠和無趣,仍舊有的可掛念,有的可留戀,還有誰比他們更幸運呢?
所以,不必太過抗拒“妥協”或是“和解”這類悲傷的字眼。
笑眯眯的詹姆斯和不罵人的艾麗莎一點都不懦弱。
長大後能夠和所愛的人攜手對抗全世界,明明才是最酷的事。
我不想苛責第二季的溫和、正統和許多人口中的“循規蹈矩”。
我由衷地為最後艾麗莎和詹姆斯面對彼此、面對未來、面對過去遺留的諸多問題的那份坦誠和勇敢感到開心。
長大了的他們,依然保有憤怒的權利,也依然可以跟這個**的世界,一槓到底。
閱讀更多 豆瓣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