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受益人》熱映。
甯浩監製,大鵬、柳巖主演。
講的是個「殺妻騙保」的黑色故事。

說實話,電影拍得並不算差。
但因為審查做出劇本上的妥協,強行生硬地掰了個大團圓結局,導致電影丟掉不少分。
這樣的縮手縮腳,可以理解,但確實看著難受。
同樣的題材和故事,下面這部膽子就大多了,一黑到底——
《獨夫》
The Widower

本劇又名《毒夫》。
在香玉看來,也可以直接叫《Why Men Kill》。
《致命女人》裡有句臺詞說得好:
「死亡比離婚便宜。」
放到這部劇裡,則可以為調整為:
「死亡比離婚掙錢。」
不信?
歷史上有真實案例。
英國男人馬爾科姆·韋伯斯特,專門將殺妻當作事業,從保險中賺取回饋。
被逮捕前,他是眾人口中的好好先生,模範丈夫。
但面具之下,其實是冷血的殺妻狂魔。
他犯下的殺妻案,是蘇格蘭史上耗時最長的訴訟案。
而《獨夫》這部劇,正是根據這段真實事件改編。
1993年的蘇格拉,新人馬爾科姆與克萊爾正式結為夫妻。
在克萊爾看來,馬爾科姆就是她的真命天子。
完美得無可挑剔。
有情調,有浪漫,三天一個小禮物,五天一個大驚喜。
愛意滿到彷彿要溢出來。
只能用羨煞旁人四個字來形容了。
婚後,兩人搬到了僻靜的郊區。
日子一帆風順地過著。
但很快,問題開始一個個暴露出來了。
馬爾科姆花錢如流水。
買並沒有什麼卵用的古董鍾,花了幾百英鎊;
買兩隻純種貓,一百多英鎊。
如果說家裡有礦,花錢大手大腳一點倒也無妨,圖個開心嘛。
但問題就是,他倆完全就是普通人家。
根本沒那麼多錢。
要知道,勤儉持家的克萊爾平時為了節省2.5英鎊,都一直費心從報紙上剪優惠券來用。
好說歹說,馬爾科姆也絲毫不放心上。
甚至一反戀愛期的溫柔,態度惡劣,大發脾氣。
沒過多久,銀行催債的人就上門了,告知說——
日積月累,他們已經欠債數千英鎊。
壞事成雙。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克萊爾突然病了。
開始不分白天黑夜地昏睡,整個人無精打采。
馬爾科姆的工作是護士,他寬慰妻子,說這是「病毒性感染」,沒什麼大概,多花點時間調養就好了。
病情一天天往下拖,克萊爾決定去看醫生。
但醫院還沒去成,當晚克萊爾就死於一場車禍。
根據馬爾科姆的描述。
那晚,他想帶著久病未愈的妻子出門兜兜風,散散心。
沒成想,車子開到半路,突然殺出了一輛摩托車。
馬爾科姆一個緊急避讓,車子衝進了旁邊的樹林裡。
昏昏沉沉間,馬爾科姆及時下了車子,昏迷的克萊爾卻還滯留在車上。
等反應過來時,車子突然爆炸,可憐的克萊爾就這麼被大火吞噬了。
警方相信了這番說辭。
作為妻子意外保險的受益人,馬爾科姆獲得了20萬英鎊的理賠金。
三年後,1996年的新西蘭,又是一場婚禮。
一樣的劇本,重新上演了一遍。
馬爾科姆與第二任妻子費莉希蒂結為夫妻。
在費莉希蒂看來,馬爾科姆是她歷任男友中最體貼最溫柔待她最好的一個。
但婚後沒多久,同樣的問題出現了。
馬爾科姆無節制地消費,音響買了一個又一個。
兩人原本說好,要共同集資,換套更大的房子。
但馬爾科姆說好的另一半錢,卻因為各種原因,遲遲都到不了賬。
更奇怪的是。
妻子費莉希蒂也得了和前妻一樣,體力衰弱、老是犯困的毛病。
馬爾科姆故技重施,又說要帶她出去「兜兜風,散散心」。
但就在兩人剛出門後不久,岳父岳母就收到了銀行的消息——
馬爾科姆偷偷轉走了費莉希蒂賬戶上的24萬紐幣。
他們還發現,這個女婿最近正在找房子,與房產的通信郵件中聲稱,不久就會回蘇格蘭。
更驚悚的細節還在後面。
調查後發現,馬爾科姆揹著費莉希蒂買了9份保險。
受益人毫無疑問都是他自己。
車子的後備箱裡,也莫名多出了一罐汽油和三個打火機......
事情暴露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清晰了。
還好發現得及時,才及時制止了另一場悲劇。
前期克萊爾的「車禍意外」,很顯然也是馬爾科姆做的局。
根本不存在什麼半路殺出的摩托車。
打火機一點,直接把妻子送上了天。
而兩任妻子的怪病呢?
也很好識破。
是身為護士的丈夫從醫院偷安眠藥,暗中添加在她們的飲食裡。
目的?
就是為了讓她們閉嘴。
不要對自己亂花錢的財務毛病指手畫腳。
只有到了深夜,被下藥的妻子睡得死沉,馬爾科姆才會露出真面目:
「我會把賬面擺平的,拜託你讓我喘口氣,不要一直嘮嘮叨叨的。」
「這麼想知道我欠了多少錢,我現在告訴你好了,我欠了8300英鎊。」
「我說了不要看醫生的,你非不聽,是你逼我這麼做的。」
馬爾科姆的心理扭曲程度,令人毛骨悚然。
天生的犯罪人格、冷靜的殺人手法。
將人命當作自己錢包裡的鈔票,時間到了,就肆意消費。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因為證據不足,在第二次殺妻計劃敗露後,馬爾科姆並沒有被繩之以法。
他逃回到了蘇格蘭,重新佈局,摩拳擦掌地要對第三個女子下手……
中間的許多曲折,這裡不多贅述了。
評論區有人開上帝視角,覺得被害者太愚蠢,這點伎倆都識不破。
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理性地講,確實有諸多破綻。
但現實很多時候是感性的,尤其是面對一個日常表現出對你極其深愛的人,實在很難起懷疑之心。
第二任妻子費莉希蒂,劫後餘生後,依然難以相信溫柔體貼的枕邊人居然想要謀殺自己。
直到馬爾科姆殺機畢露地攤牌:
「你原本可以快樂死去的,你知道嗎?」
她這才在萬分後怕中,接受了這個冰冷的事實。
而且別忘了。
這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能找到其他模板。
最著名的案例。
2018年的普吉島殺妻騙保案。
當事人張某,在別人眼中也是一個「老實,有點邋遢,但很疼人」的老公。
直到事發以後,大家才驚覺,張某已經失業兩年多。
電腦存158G色情視頻,與女主播線上裸聊。
信用卡債臺高築,百萬財產不知去向。
而這些,甚至連張某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情。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自以為聰明。
只有事情真正輪到自己頭上,才驚覺人心原來如此險惡。
從馬爾科姆的三段殺妻案中,我們其實可以總結出幾點教訓。
首先,女性要自尊自信自愛。
每個被馬爾科姆盯上的女子,都有過糟糕的戀情。
也正因此,會迅速被表演出來的溫柔、深情迅速俘獲。
並對此深信不疑。
當下的PUA也是一個道理。
最容易被渣男攻略的,往往都是
低自尊、受過傷的女孩。她們的心理再單純不過:
「他這麼用心地愛我、呵護我,怎麼可能會傷害我呢?」
其次,女性應保持正常的社交圈和關係網。
馬爾科姆第一次殺妻之所以能輕易得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夫妻倆生活在僻靜的郊區。
克萊爾缺乏與家人、朋友的溝通交流。
而費莉希蒂能撿回一條小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人的及時察覺、阻止。
事實上,馬爾科姆還曾嘗試過燒死費莉希蒂,但火情及時被岳父撲滅。
不少女性,會在婚後「以家庭為主」,而出現過分淡化甚至割裂社交的情況。
但事實證明。
過於封閉的社交圈,過少的對外交流,既不利於個人發展、心理健康,也會在潛在危情發生時,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再來,女性應當堅持保持財務獨立。
費莉希蒂一直拒絕和馬爾科姆開聯名賬戶。
正是因為馬爾科姆暗中轉移妻子賬戶金額這一行為,才使得毒夫的真面目最終暴露。
最後,雖說人心隔肚皮,我們很難徹底瞭解一個人的真面目。
但也正因為難以辨別,才更要多方觀察,多留個心眼。
其實稍微多把握點主動權,多主動了解就會發現:
馬爾科姆基本上沒什麼朋友,財務狀況也不甚明朗。
到他工作的地方簡單瞭解一下,還可能發現,他一直和盜竊、縱火、挪用公款等嫌疑扯上關係。
香玉不是在鼓勵大家要疑神疑鬼,對誰都抱有懷疑。
而是說,在你要與一個人親密交往,甚至攜手走下半生之前,應當明確,自己的決定是否考慮周全、知情充分。
極端點講。
你可以在知道一個人欠有外債,患有遺傳性疾病,甚至有犯罪前科的情況下,依然愛他/她,想與之相伴一生;
但知道TA欠錢、患病、有前科,是你的權利。
充分的知情,是合理決策的前提。
一拍腦門,過於感性的決定,大概率會帶來後悔。
三思而後行不是壞事。
吳君如曾經發表過的著名婚姻言論:
當我聽到有人25歲結婚......不是嘛?
我就會嚇一跳,我的心就會寒一寒。
需要那麼早嗎?
譁,很激情呀,沒有你不行呀。
那麼早就已經許下終生承諾。
但若干年後,那個承諾很快就會折磨大家。
精神上,肉體上,生活上......
所以我才勸大家,不如遲一點再結婚。
像我們這些,到40歲才放棄整個森林吧。
香玉是晚婚的支持者。
一方面,從自己出發。
只有在充分的經歷,有豐富的閱歷後,才足夠認識自己。
有智慧挑選出合適的伴侶。
不做幼稚而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另一方,從對方出發。
充分的交流,長時間的相處,甚至待激情褪去之後,才足夠認識對方。
更理智地判斷,對方是否值得與適合相伴終生。
給自己更多時間思考。
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啊。
閱讀更多 獨立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