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渲染了誰的畫卷z
如果換電普及,沒有了“里程焦慮”,我會選擇電動汽車。這種車要安裝有通用型的動力電池,並且換電站分佈廣,換電快速。車也可充電,平時以充電為主,急需可以去換電。外出跑遠路時也可以換電為主,不用為充電操心。
通用換電的方案已有,不知何時能實現。如果實現了,選擇電動汽車,既不用為充電擔心,又可享受現在電動汽車智能性強的優點。
通用換電方案的一些圖片(共5款電池,供所有車型選擇,還有配套的解決方案解決通用中的一些難點):


通用動力電池
通勤每天100公里的我選擇電動車,一個月大概省1500左右,三年可以省五萬左右吧,跟電池衰減折抵感覺還是比較划算。
江水三千69644021
現在的電動汽車在幾項重要性能上與傳統燃油動力汽車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1.續航里程;現在400-500km的理論值還只能應對100km範圍內的短途使用,在城市環境中頻繁的啟停導致實際可用里程不足!2.使用便捷性;充電樁、充電站和換電服務覆蓋面還太低,用戶體驗不及格。3.安全性;目前廣泛使用的各種動力電池安全性能雖然在不斷提高,但還沒有達到安全界線閥值,與燃油動力相比還有差距。基於以上原因我暫時不會選擇電動汽車。
龍行天下遇到鳳舞九天
按照動力系統類別選車的順序
PHEV
EV
燃油動力
因為用車需求決定了主要用車得兼顧長途駕駛並且能實現高效通勤,同時要具備充足的性能以體驗駕駛樂趣並提高駕駛安全;目前能實現超長續航的純電動汽車並不多,即使有五六百公里的續航又要為充電便利性擔心,畢竟出行路線規劃不可能都是有充電站的高速公路。顧慮太多所以主要用車還不會考慮純電動,目前最能滿足用車需求的車型是PHEV插電式混動汽車。
日常通勤用EV純電模式與電動汽車不無二致,中長途駕駛可以用REEV與HEV模式實現低能耗也可以接受,因為這兩種模式的切換等於買了一臺車卻能夠實現純電動和HEV油電混合兩種用途,在不同的用車場景中等於駕駛兩臺不同的車,這種用戶體驗真的很不錯。重點是插電式混動汽車總會有強勁的動力,動力就像儲蓄——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因為動力不僅等於駕駛樂趣,同時流暢高效的超車並道也是駕駛安全的重要保證。
所以目前再換車還是會考慮PHEV的轎車或MPV,短途代步車曾經使用的是燃油動力,但因個人原因這臺車送人了,而且短期內沒有需求再買臺車送人……不過再買臺女士代步車的話肯定會考慮純電EV,三四百公里的真實續航可以滿足日常代步通勤,用車成本可以低到五六分錢一公里,NVH體驗幾乎達到極致,重點是還有一些品牌提供電芯的終身質保,用車成本非常之低。那麼在不存在里程焦慮的前提下純電動汽車自然相當不錯,沒有理由再排斥這種動力的汽車。
至於燃油車理論上是不太會考慮了,因為在感受過PHEV或EV之後往往會對燃油車失去興趣。重點是燃油車何時會停售限行也無法確定,用車需要考慮的問題還是比較多。然而不違心的說,對燃油動力汽車還是有情懷的,如果有新的消息可以分析出燃油車時代的倒計時速度減緩,也許一臺2.5T~3.0T的大排量性能轎車還會在購車規劃中。
人一輩子就那麼百八十年,能同時經歷兩種能源時代是非常幸運的,但心態上從形成傳統思維的類型轉化為全新類型並不是那麼容易,即使理性上可以接受並使用,但感性方面也無法完全否定曾經,所以在“終章階段”抄底一臺燃油車也許真的會出現。以上是個人購車用車的經歷以及心態的變化,認同嗎?
本文由天和Auto撰寫,內容請勿站外搬運,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天和Auto
開了九年油車,換了電車,再也回不去了,不開電車不知道電車有多麼好,有車庫,車位必須電車,充電比加油方便,至於里程現在的國產電車都夠用了,我2年前的老款電車都夠用了。合資電車反倒不行。
為爾孤獨
已經買了,家裡有車庫能充電,不跑長途,以後買車優先考慮純電車,對油車已經沒太有興趣了。
都讓開讓我先走
電動汽車各有各的優勢,如果選擇長途,建議選擇加油車,如果選擇短途,也可以選擇新能源車。
醉襲湘酒醉
座標深圳老家梅州,現在開著比亞迪E5挺好的回老家沒壓力
用戶8445245152667
我作為北京人必須得買電動汽車,這是政策要求,別無可選。
百年山楓
傳統燃油,因為要跑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