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低”是什麼意思?

“共情能力低”是什麼意思?

我就是共情能力低

剛和女朋友交往的時候,我跟未來丈母孃通電話,張口來一句:“XXX媽媽啊!”氣得她一下子把電話撂了。當場否了我,如果不是女朋友死活不依,甚至跪下,我至今還是個單身狗

前陣子我一個人去外地,老婆在家裡得了麥粒腫,眼睛紅腫流血,疼得睡不著。給我發照片,我對著照片發出驚歎:“嘖嘖嘖!”把老婆氣了一晚上,找閨蜜哭訴。

小時候周邊人說我不會講話,有個同學比較委婉,說我“語不驚人死不休!”

還有一件事,我不會哭。看電影的時候,別人看見悲傷的場景,會眼淚嘩啦。但旁邊的我總是莫名奇妙,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感到悲傷。甚至父親去世,我感到難過,也還是哭不出來。姐姐對我說:“哭吧,哭吧,不要強忍著!”但我不是在忍啊,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哭

我不會哭來自於我的童年。小時候我的每一次哭泣,會被媽媽厲聲喝制:“不準哭再哭就打你!”我收聲,眼淚無聲流淌。媽媽又會吼我:“不準流眼淚!”我只能默默地擦掉眼淚,裝出一付平靜的表情。在這個家裡,悲傷是不被允許的。媽媽通過一次次的訓練,把我變成了一個不會哭、不會鬧的“乖孩子”。

由於我不會哭,我不能理解別人的悲傷。老婆在爭吵或受到壓力的時候會哭泣,我在一旁手足無措,我連安慰的話語都說不出來。我會默默地待著或走開,有時候我甚至會感到憤怒:她為什麼會哭?她為什麼這麼軟弱?那一刻,我變成了我媽媽,那個不允許孩子哭泣的大人

另外一件事,我不看人眼睛。我高中的時候,一個女孩子寫週記,寫她和我講話的時候,我的眼睛看著窗外,最後回過頭來說:“你在和我講話麼?”我猜她那時應該感到很失望吧。

我老婆常要求我改正不看別人眼睛的毛病。我作了很多嘗試,但真的很難,我對眼神的恐懼根深蒂固,對方的目光,如同一道激光,會把我灼穿。四目交接的一剎那,空氣會凝固,心跳會停止,大腦一片空白,只有目光逃離才能讓我感到安全。

為此我和愛人懷疑我是阿斯伯格綜合症(屬於自閉譜系)患者,還去做了自我測試題。結果分數出乎意料,我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NT(神經典型發育)人士。

沒有眼神交流,我讀不出別人臉上的表情。我只能根據對方的語氣去判斷他的情緒。就像一個盲人,用手指去揣摩別人的長相。

眼神交流障礙的原因,我總結有以下這些:

  • 我的父母都是不愛社交的人,他們說話從來不看我的眼睛;
  • 媽媽一直說我膽小
    ,不斷地心理暗示讓我畏懼交際;
  • 女性恐懼,來源於:
    初中時外婆對我和表妹親密關係的一次爆發
    同學中的男女生對立
    性教育缺失,對女性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 缺少父愛,五歲以前父親不在身邊,在一起後,他也忙於工作或沉迷於愛好,和我很少有語言溝通和身體接觸。

愛麗絲.米勒在她的名著《與原生家庭和解》中寫道: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強烈的自戀需求,他會在嬰兒時期用哭聲要求父母的服從,掌握語言技能後會改用語言提出要求。

只有自戀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孩子,才會在成長中變得自信、開朗、並學會關注他人。

一個自戀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兒童,會在成長過程中變得自私、膽小、缺少安全感。他們會在成年以後向周邊的人索取,要求別人服從自己,而並不關心別人的想法和利益。

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他必然有一對不關心他的父母。他們沒有給他保護、尊重和真誠。甚至強迫他服從自己,來滿足他們的自戀需求。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請回憶你的童年,回憶童年受到的壓迫。也許你會說:”不會的,我父母都是高尚的人,他們對我很好,給了我想要的。“

但實際上,每個孩子會在想象中美化自己的教育者選擇性遺忘哪些不好的過去,因為這是人的生存本能,正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想改善自己的同理心,我建議你去一個無人的地方,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性格缺失的由來。實在不行,就

寫下來,像我一樣寫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的更多秘密,我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