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為昨晚應該是個全國人民的不眠夜,因為男生看比賽,女生雙十一。
誰料《英雄聯盟》的比賽結束忒快,想給自己個熬夜的理由都沒有。

去年的iG,今年的FPX,就算你不玩遊戲,沒聽說過《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但你一定在這兩年冬季的熱搜榜上,看過它們的名字。
就連央視都出面道了喝彩。

然而在奪冠之餘,也有另外一個刺耳的聲音,那就是「韓援」。
兩年的奪冠,10位選手,其中有4位來自於韓國。
像是常被人唸叨的The shy,還有今年的“老婆陪伴”Doinb,都是國內從韓國引進的選手。
不少網友說:“我們能奪冠都是靠著韓援的實力。”
“我只認全華班(全部都是華人選手)奪冠!”
......
每次看到這樣的人,我都想噴上一句。
但我的粉絲教育我一定要講文明,樹新風!所以今天我就給你們擺擺道,說說為什麼我們要引入韓援。
在《英雄聯盟》大賽中一直都會出現一個象徵客服困難的詞,那就是“抗韓”。
因為韓國電競方面的實力,在全世界都是毋庸置疑的。
九年的《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有五年都是韓國奪得的。
這就和足球,籃球比賽是一樣的。其他國家多多少少都會花大價錢引入韓國選手,為自己的國家增光添彩。
那為什麼韓國在電競方面會如此之強呢?
答案只有一個:群眾基礎好。
為什麼乒乓球在國內的小區裡,會出現傳說中的高手。
為什麼美國大多的籃球運動員,都是玩橄欖球出身。
為什麼我的粉絲都那麼英俊美膩。
總結一下就是基礎好!
一位名叫Doublelift的選手曾經說過:任何地方一定都有像Faker一樣強的人。韓國人只是強在能夠把這個Faker找出來,把他變成全世界心中的神。
大魔王Faker不認識的小夥伴也不用迷惑,你只要知道韓國的五年奪冠他參與了三年就好。
同韓國的娛樂事業繁盛一樣,在二十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期間,許多亞洲國家在那時都陷入了經濟蕭條,政局混亂的局面。
韓國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小的國家,本就資源有限,很多實體產業一夜崩塌。
失業人員成倍增長。
閒來無事只能打打遊戲,看看節目。
恰巧當時《星際爭霸》剛剛上線,韓國電視臺靈機一動,開創電子競技類節目。
不但成本低廉,收視率還十分的好。
於是韓國政府也開始全面推廣電競與影視事業,鼓勵娛樂經濟。
截止04年,電競產業在韓國的年產值約為40億美元,其相關產業鏈的價值甚至超過了韓國的汽車行業。
這也就是為什麼韓國電影優秀,女團男團體系完整的原因。
就和國內的孩子需要補課做卷子一樣,韓國電競也是從娃娃抓起。
據美國網速測試統計公司Ookla,發佈的最新全球網速測試報告顯示:
韓國憑藉5G商用的優勢擊敗了被調查的140個國家和地區,以每秒76.74兆的下載速度躍居世界第一。
另外,韓國的所有網吧是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的,就算是包夜都可以。
在如此的政治鼓勵下,就更能發現孩子在電競方面的天賦。
然後就可以光榮的把自己家孩子,送到專業的俱樂部,如同那些韓國歐巴練習生一樣夜以繼日的訓練。
奪冠了就是培養成才,成績差的就會被殘酷的淘汰,壓力巨大。
久而久之,他們把電競當成了事業,不掙錢的不去浪費時間。
這也就是為什麼《DOTA》這個遊戲韓國不強的原因,不是他們真的弱,只是《英雄聯盟》更賺錢,大勢所趨而已。
所以說韓國電競不是選手強,而是厲害在他們能將這些選手選出來。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打遊戲就是不務正業。
這個思想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在這樣的眼光下,即便是電競天才也難免會埋沒。
隨著這兩年國內電競事業的逐漸成熟,我們也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
吸取了韓國的訓練,也加入了歐美戰隊的放鬆。
很多韓援選手來了國內之後不願意回國,大多的原因都是韓國的電競訓練壓力巨大。
也正是這種差異,造就了我們的兩連冠。
什麼有韓援才贏,難道他們不是在我們的訓練之下?
難道他們沒有一起將5個韓國人的隊伍斬下馬下?
只能說韓國孩子電競的起點早,比我們國內更容易選拔一些而已。
總之,我們就是贏了!
閱讀更多 奧米的域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