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男子“改头换面”娶妻生子,逃亡19年落网了!

10月30日,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云剑”行动中,宜丰县公安局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和集中攻坚,在山西朔州警方大力协助下,成功将潜逃19年涉嫌抢劫的网上逃犯童伟(化名)(男,42岁,宜丰县车上林场人)抓获,宣告“2000.7.7”特大抢劫公交车案圆满收官。

宜丰男子“改头换面”娶妻生子,逃亡19年落网了!

为“兄弟”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犯下劫案

十九年前,时年的童伟(化名)才二十出头,是宜丰县车上林场人,与年龄相仿的同村青年黄某光、胡某峰等人交往甚密,互相以“兄弟”相称。

在2000年夏天的一日上午,车上林场村民黄某光,以之前在乘坐铜鼓至宜春的班车途中发生纠纷要“教训”司机为由,纠集童伟等多人蓄意进行报复,讲“义气”的童伟应声答应,与多人一道有计划的搭上同辆班车,待行驶至一偏僻路段时,威胁逼停班车,对车上司机及乘客进行殴打,并大胆实施抢劫,分获赃物后各自逃之夭夭。

该案发生后在当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县公安局通过迅速组织警力攻坚侦破,不久后犯罪嫌疑人黄某光等4人陆续到案,但唯独犯罪嫌疑人童伟如同人间蒸发,杳无音讯,迟迟未能归案。

宜丰男子“改头换面”娶妻生子,逃亡19年落网了!


“改头换面”漂白身份谨小慎微受尽心“魔”


十九年来,童伟先后潜逃至湖南、广东、河北、山西等地,使用假名“童军”分别在餐馆当服务员、打临工等,但因负案在身,每到一处都不敢久留。

2002年,童伟潜入至北京某一餐馆打工,期间认识了在京务工的山西朔州女子杨某,两人很快便相爱在一起。

2004年杨某怀孕,两人双双辞工后,童伟随女友回到山西老家朔州。杨某父母多次催促童伟与女儿的结婚领证事宜,童伟不敢透露实情和使用真名,而一直自称的假名“童军”又无合法身份证件,与杨某领证结婚的事只能一拖再拖,一度遭到杨某父母的怀疑和排斥。

由于杨某早已怀上童某骨肉,且与童伟真心相爱已久,两人誓不分离,杨某的父母不得已被迫同意女儿与童伟维持现状至今,但此事终归一直是杨家父母的心结。

童伟也意识到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想尽办法,通过伪造资料等不正当手段,于2005年在当地补录了户口,以“杨某保”为名使用至今。每当妻子问起童伟为什么不用原来的名字时,童伟只能以因在老家打架致人重伤,公安机关在通缉他而不能用真名为由来搪塞。


即便“漂白”了身份,童伟内心仍然是提心吊胆,彷徨度日。不敢找份正经职业做事,只愿躲在工地干些苦力活,之后身体不好,便开起了私家出租车营生。

童伟不愿与人来往,没什么朋友,平时工作之余也不敢到处走动,整日疑神疑鬼,喜欢独处,警惕性极高。不敢与家人联系,自犯案逃亡后没有和父母通过一次电话,即便连后来辗转听到父母双双去世,都不敢回去祭奠,每当想起,童伟总是暗自流泪。

宜丰男子“改头换面”娶妻生子,逃亡19年落网了!

线索极少从未放弃六任局长追缉接力


十九年的岁月可以改变的很多,如体貌特征、身份职业、行为习惯,足以使物是人非。

十九年间,童伟虽与杨某生儿育女,却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但也着实让警方的追踪屡屡受阻、压力倍增。

十九年来,宜丰县公安局历届党委班子始终对“2000.7.7”抢劫案网逃追捕工作紧盯不放,历任公安局长、刑警大队长从未放弃对犯罪嫌疑人童伟的追捕,期间多次组织专案攻坚,但终因时间跨度长、有价值线索少等因素被迫搁置。
之前受条件所限,案件侦破工作一直未有突破进展。进入新时期,警务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为公安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侦查破案指明了新方向。宜丰公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充分运用公安大数据大情报新模式开展网逃抓捕工作。尤其是在今年10月,县局以开展“云剑行动”为契机,在对网逃涉及案件逐项进行研判和综合评估后,将“2000.7.7”抢劫案在逃人员童伟列为了重点追捕对象。

依托先进的公安侦查手段,经上万条信息碰撞和反复细致核查,成功梳理出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名叫“杨某保”的男子,与潜逃19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童伟关联信息极为吻合。

宜丰男子“改头换面”娶妻生子,逃亡19年落网了!


倒地被擒却无反抗喃喃自语早知结局


十九年后,发现目标,行动在即。

为不贻误战机,宜丰县公安局党委果断决策,抽调刑侦、情报、网安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并派追逃小组一行火速奔赴千里之外的山西省朔州市,在锁定“杨玉保”与犯罪嫌疑人童伟系同一人,并掌握其具体藏匿地点之后进行抓捕。

10月30日,宜丰县公安局追逃小组民警在当地警方支持下赶到朔城市某小区开展抓捕工作。下午3时,追逃抓捕民警通过团队协作,将犯罪嫌疑人童伟死死地按在地上:“警察,别动!”随即威严地讯问叫什么名字,“杨-某-保”。当听到被质问“真名叫什么”时,童伟便沉默了,神色木然并没有过多的慌张,也没有任何的反抗便束手就擒,只是用一口标准的山西朔州话喃喃自语说到:“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
在审讯童伟时,当办案民警用宜丰的本地方言讯问其叫什么名字时,他已无法用原本熟悉的家乡方言回答,只能用跛脚的普通话回答叫“童某某”,当年因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在老家抢了别人的钱……
至此,童伟踏上的这条长达十九年的逃亡之路走到了尽头,等待童伟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纵观童伟这一路走来,当年因一时“义气”误入歧途,流离失所、几经辗转之后藏匿山西,虽深埋自己过去更名改姓,但面对身边至亲之人也无法透露实情,整日戴着“杨某保”的面具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

现如今童伟已步入中年,将要为十九年前的行径付出代价,自己吞咽苦果不说,更亏欠的还是远在山西的妻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