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中寺,又名石壁寺。位於山西交城縣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上,始建於北魏延興二年。後大部分建築在清同治、光緒年間毀於火宅,千佛閣殘存。1955年重建了大雄寶殿、善法殿、萬佛殿、千佛閣、東西配殿等建築,其中大雄寶殿是玄中寺的主體建築。寺廟在山中,遊客需要爬一段山路才能到達這裡。

玄中寺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祖庭,東魏時曇鸞大師在此初開淨土基業,創建淨土唸佛法門;初唐時善導大師來到玄中寺,從此將佛教淨土宗發揚光大,形成“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空前局面。宋朝時,日本高僧法然上人在日本大力弘揚淨土宗,並尊曇鸞、善導為祖師,把玄中寺作為淨土宗祖庭參拜至今。
寺中的歷代碑刻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寺內現存多塊歷代碑碣48通,其中有:北魏、北齊和隋朝的造像碑,唐朝的戒壇碑、寺莊山林四至碑、石壁寺鐵彌勒像頌碑等,此外還有宋、元、明、清的碑刻數十座。最為珍貴的一塊碑刻是元代的“八思巴文碑”,碑上記載了元世祖忽必烈頒旨對玄中寺進行保護的事情,這塊碑是全國現存的唯一八思巴文聖旨碑,是研究八思巴文的重要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