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的寶寶開始要長牙了應該怎麼護理?

劉洋溢L


你好,題主。

四個月的寶寶長牙屬於正常現象,只能說明寶寶長牙更早一點,一般孩子在6個月內進行長牙,這個時候需要對寶寶的牙齒進行一些護理了。

有的人可能會問,寶寶才四個月,就開始刷牙,是不是太早了?其實不然,口腔護理從寶寶出生起就應該做好準備。

那麼,四個月長牙的寶寶如何護理呢?

1、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做口腔清潔:

剛出生的小寶寶雖然還沒有萌出牙齒,但是舌頭和牙床也是藏汙納垢的地方,所以也需要清理,尤其是吃奶後。四個月之前的寶寶,家長用清潔後的紗布纏繞食指,慢慢伸入寶寶嘴裡清潔口腔;四個月左右的寶寶,家長就需要使用指套牙刷按摩、清理牙床了;乳牙萌出後就要開始刷牙,如果開始寶寶不能接受牙刷,可以先用棉籤或者清潔柔軟的紗布擦拭牙齒,慢慢地讓牙刷介入,直到可以接受為止。

2、多讓寶寶看家長刷牙:

當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就會對周圍事物特別感興趣,這時候爸媽要有意識的在寶寶面前刷牙,而且要表現的非常高興,讓寶寶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為刷牙做好心理準備。

3、乳牙萌出後不要邊吃奶邊入睡:

乳牙萌出後,如果不及時清潔,奶、食物殘渣留在牙齒上就有造成齲齒的風險。所以寶寶的乳牙萌出後,就不要讓寶寶一邊吃奶一邊入睡,即使是白天也不行。每次吃奶或者輔食後,及時清理口腔。

4、讓孩子多咀嚼:

孩子多咀嚼有利於牙弓的發育,牙弓發育完善,牙齒萌出後就會有充足的空間,避免牙齒錯落不整齊,影響美觀。另外多咀嚼還會鍛鍊面部肌肉,讓孩子的臉型更完美。有家長擔心了,孩子沒有幾顆牙,能咀嚼什麼呢?其實並不是非要吃多麼硬的食物,就是不要總給寶寶吃你糊狀的食物,比如顆粒的、條狀的、薄片的都可以鍛鍊咀嚼。

家長需要準備的:可以給寶寶準備磨牙棒、牙膠、用紗布粘淡鹽水或茶葉水給寶寶按摩牙垠;適當添加輔食,慢慢咀嚼比較堅硬的東西,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

我是 ,父母手中的專業育兒百科,覺得認同就請給我點個贊吧,關注我,一鍵get更多育兒知識。


寶貝說明書賬號


長牙真的是寶寶從出生以後比較難過的時期,煩躁、流口水、咬東西、發燒等等,作為媽媽我們除了做好陪伴以外,更要幫寶寶做好護理,以減輕寶寶長牙期間的不適感。


  1. 幫寶寶準備各式磨牙棒:磨牙棒是寶寶長牙期間的必備品,一個適合寶寶的磨牙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晴天咬磨牙棒咯吱咯吱響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寶寶最知道自己哪裡不舒服,所以當你把磨牙棒給到他,他會自己用牙齦去咬,來緩解出牙的癢和不適感。寶媽可以多為寶寶準備幾個磨牙棒供寶寶選擇,總有一個是他最喜歡用著最舒服的。

  2. 幫寶寶擦拭口水:由於出牙期間會分泌大量的口水,但是寶寶的吞嚥能力有限,所以口水往往吞嚥不及而流出口腔。寶媽要為寶寶多準備一點口水巾,幫寶寶時常擦拭保持嘴周邊的乾燥,以免出現口水疹更是不舒服。
  3. 幫寶寶清潔口腔、按摩牙床:長牙期間要注意寶寶的口腔清潔,可以用乾淨的紗布纏繞在食指上,再沾上溫開水,輕輕按摩寶寶牙床以及幫寶寶清潔牙齦處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生,為預防齲齒打好基礎。
  4. 物品清潔消毒:寶寶長牙期間,寶寶一切入口的東西都要每天沸水煮沸消毒清潔乾淨,避免寶寶病菌入口,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5. 長牙期間的飲食:不管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還是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還是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長牙期間寶寶的飲食要跟上,為寶寶的身體發育補充充足的能量。天氣好的時候帶寶寶出去曬曬,按時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身體內鈣的吸收。

  6. 發燒和腹瀉:有的寶寶在長牙期間會出現發燒或者腹瀉的情況,我們常說剛出生的寶寶6個月以後開始生病,寶寶長牙一般也在6個月左右。這時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建立,來自母體的抗體又逐漸消失,所以這個時候很容易受外界病毒細菌的感,從而造成腹瀉或者發燒。寶媽要及時觀察寶寶,發燒或者腹瀉比較嚴重的,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你家寶寶長牙期間你都經歷了什麼?歡迎留言討論。

晴天麻麻育兒經


寶寶開始出牙,意味著要為以後吃飯做準備,說明身體沒有缺少什麼營養,家長會感到很開心。但是寶寶出牙的時候,牙齒會對牙齦產生刺激,讓寶寶感到不舒服,會出現一系列異常的反應,也會讓家長感到頭疼,為他難受。但是隻要我們好好護理,寶寶就會輕鬆跨過這個階段,長一口好牙。

寶寶什麼時候出牙

通常來說寶寶會在6-8個月出牙,不過也有的會早一些,最早的在3個月長牙,還有極其個別的孩子會在出生時會長牙,也是把家長嚇一跳。最晚的會在18個月會出牙,這時家們都會大為緊張。別說到18個月,很多家長在孩子10個月左右不出牙,就以為孩子會缺鈣,坐立不安。

如果發現孩子出牙比同齡人晚,也不要緊張,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幾個月出牙的,還有孩子的兄弟姐妹是幾個月出牙的,和遺傳也有一些關係。我一個鄰居,兩個孩子都是在10個月出牙,我的兩個孩子都是8個月出牙。如果家裡的親屬出牙晚,孩子也會出牙晚。

如果孩子到1歲還沒有出牙,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牙齒檢查,看看孩子的牙胚情況,如果乳牙已經在裡面就位了,就不要擔心,耐心等待就好了。如果牙胚裡沒有牙齒,再想辦法治療。

寶寶出牙有什麼症狀

寶寶出牙之前就會出現一些症狀,很多家長沒在意,只有在孩子的牙齦發白了才知道是出牙,這些症狀要早發現早準備。

流口水:唾液腺受到出牙的刺激以後,分泌量會增加。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唾液就會增多,為的是更容易消化食物,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唾液增多,孩子的小嘴兜不住這些液體就讓它從嘴角流出來。

咬人:當牙齒就要萌出的時候,會對牙眼施加壓力,孩子感到癢痛,想通過咀嚼東西、咬手指、咬人的方式緩解這種不適感。很多寶寶這時候會見啥咬啥,如果吃母乳會咬媽媽,如果有人抱著他,他會咬胳膊、咬肩膀。讓大人們深受其害。

煩躁不安:因為牙齦比較腫痛,所以,寶寶會煩躁不安,經常大哭大鬧,檢查他的身體又沒有發現任何問題,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種煩躁甚至會影響睡眠,夜醒的次數增多,讓媽媽們也感覺很疲憊。

寶寶出牙時該怎麼護理

  • 清理口水

孩子口水特別多,動不動就會流到地上、流到下巴上、流到脖子裡。流到地上無所謂,不擦也會揮發掉。最怕的是流到下巴上和脖子裡,一直淹漬著,會讓下巴長口水疹,還會淹脖子,出現紅腫發炎,會讓寶寶感到難受。

要給寶寶準備幾條棉質的或者紗布的口水巾,戴在脖子上。口水巾一旦打溼,立即更換新的的口水巾。下巴上的口水要用軟的紙巾輕輕擦掉,動作一定要輕,不然會擦破皮。

  • 緩解牙痛

給孩子提供咀嚼的食物或者玩具,讓寶寶咬一咬,會緩解牙痛。現在商品化的磨牙棒、牙膠都非常多,可以買一些讓啃咬。

磨牙棒最好選擇手指粗,硬一點的。也可以自己做一些手指食物,比如把黃瓜、蘿蔔、蘋果切成手指粗的長條,讓寶寶拿著吃,很健康。

選擇健康安全的牙膠,最好是實心的,不容易沾染細菌。平時可以把牙膠放在冰箱裡,當寶寶牙痛的時候,拿出來給寶寶咬,會起到止痛的效果。

  • 安撫寶寶的情緒

出牙的時候,寶寶會煩躁不安,這時媽媽要注意安撫他的情緒,不要因為他哭鬧而訓斥他。可以多抱一抱寶寶,讓他感到安全感。同時,可以找一些合適這個年齡的小玩具、小遊戲,逗寶寶開心,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暫時忘記出牙的疼痛。

  • 清潔口腔

要注意給寶寶清潔口腔,媽媽們可以戴一個手指牙刷,或者在手指上纏上乾淨的紗布,用手指給寶寶清洗、按摩牙齦,一方面可以保持衛生,一方面可以緩解寶寶出牙的疼痛感。如果寶寶有強烈的疼痛感,就要求助醫生。

  • 注意飲食

寶寶出牙時,需要補充有利於牙齒生長的食物。比如鈣、磷、維生素D和維生素C。寶寶可以正常補充維生素D400IU,其他的營養就需要來自母乳或者奶粉。母乳媽媽可以多吃一些綠葉蔬菜、麥片、牛奶、柑橘類水果等食物,補充鈣、磷和維生素C。

總之,寶寶出牙會遇到一些比較麻煩的問題,媽媽們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但是為了寶寶能長一口好牙,保證身體健康,媽媽們還是要注意各方面注意多護理寶寶。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我是麻麻育兒,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剛長牙時,通常情況下寶媽們要這樣護理:

一. 給東西讓寶寶咬咬

消毒了的橡皮牙環或橡皮玩具,磨牙棒,胡蘿蔔條或蘋果條等都可以拿給寶寶咬。



二.幫助寶寶按摩牙床

寶媽將手洗乾淨,幫助寶寶按摩牙床,剛開始寶寶可能因為疼痛而不適應,但多試幾次後,疼痛減輕了,寶寶就會願意了。

三. 補充鈣和維生素D

哺乳的寶媽要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和豆類食品,寶寶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維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四. 加強寶寶的口腔衛生

在哺乳或喂完輔食後,及時給寶寶喂點溫開水漱漱口,也可以用手指纏繞乾淨的紗布蘸清水輕柔地擦拭牙齦和剛長出的小牙,但注意不要過度清潔,否則會造成口腔黏膜的損傷或因口腔菌群失衡出現鵝口瘡。




五. 第一顆牙萌出時,帶寶寶去醫院做第一次常規口腔檢查,其後每半年或按醫生建議按時帶寶寶去檢查。

口腔檢查是全身體檢的一部分,不僅能早期發現口腔本身的疾病,還能通過以口腔表現為疾病首發症狀而及時發現其他系統性疾病,因此不能忽視。

六. 長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開始長牙的時間因人而異,早一點的3個月開始,晚一點的要到一歲才開始長牙,整個過程大概持續2年左右,大部分寶寶長牙過程很順利,但有些寶寶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這個時候寶媽們更需細心呵護,警惕不良反應。

***發熱:寶寶剛萌牙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度,精神狀態和食慾都好,不用當心,多喝溫開水就行了,但若體溫超過38.5度,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時,需及時就醫。

***咳嗽:長牙時會分泌較多唾液,過多的唾液刺激會使寶寶出現咳嗽,這種輕微的咳嗽寶媽們不用擔心,也堅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可以緩解。

***腹瀉: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當腹瀉次數多且便便水分多時,應及時就醫。

***疼痛:疼痛和不適是長牙時不可避免的,如果是母乳餵養,可以增加餵奶次數,緩解寶寶的疼痛,如果要用一些非處方藥來緩解疼痛,必須先諮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寶寶服用後,也應密切觀察,如果寶寶出現過敏現象,馬上停用。

除了以上,寶寶出牙時還會出現一些如流涎,煩躁不安,牙床出血等不適症狀,寶媽們遇到這些情況時不要過於焦慮,想方設法緩解寶寶不適,安撫好寶寶情緒就行了。


麻麻育兒


做到這4點,緩解出牙不適

  1. 給東西讓寶寶咬一咬,如消過毒的、凹凸不平的橡皮牙環或磨牙棒,以及切成條狀的生胡蘿蔔和蘋果等。
  2. 媽媽將自己的手指洗乾淨,幫助寶寶按摩牙床。剛開始,寶寶可能會因摩擦疼痛而稍加排斥,但當他發現按摩後疼痛減輕了,就會安靜下來並願意讓媽媽用手指幫自己按摩牙床了。
  3. 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哺乳的媽媽要多食用富含鈣的牛奶、豆類等食物,並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4. 加強對寶寶口腔的護理。在每次哺乳或喂輔食後,給寶寶喂點兒溫水沖沖口腔;寶寶開始出牙後,就要每天一早一晚給寶寶刷牙了,八九個月大的寶寶媽媽可以用套在手指上的軟毛牙刷幫寶寶清潔口腔,清潔時不必用牙膏,但要注意讓寶寶飯後漱口。

老涵的爸B


出牙的寶寶會比較急躁,媽媽要多給寶寶抱抱以進行安撫,給寶寶一個涼一點的咬膠,會緩解出牙的疼痛,等到牙齒長出後,可以用指套牙刷早晚給寶寶刷牙,並且可以著手戒掉夜奶了,防止長出齲齒,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