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雲南省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下列文字是“保山故事”。
一、位置
外:緬甸。
內:大理、臨滄、怒江、德宏為鄰居。
二、氣候
屬低緯山地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地處低緯高原,地形地貌複雜,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氣候類型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共7個氣候類型,特點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均氣溫為14—17°C;降水充沛、乾溼分明,分佈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三、民族
保山有世居少數民族13個,按人口數依次為彝族、傣族、白族、傈僳族、回族、苗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景頗族、德昂族等。
四、我去過的景點
(一)騰衝:騰衝市隸屬雲南省保山市,是地理概念“黑河—騰衝線”的南端點,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衝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去了景區有火山群國家公園、疊水河瀑布、北海溼地保護區、國殤墓園、艾思奇故居等。
(二)松山戰役遺址:現存的松山戰役遺址遠處望去宛如一隻巨大的烏龜盤踞在怒江大峽谷上空,一派鬱鬱蔥蔥、生機盎然。進入松山,首先進入視野的是“滾龍坡”戰場遺蹟。“滾龍坡”是遠征軍在松山戰役中首先攻克的一個外圍據點,當年這裡是日軍的炮兵陣地,戰鬥歷時29天,攻擊達14次之多。繞過"滾龍坡",便進入"大埡口"。整個雕塑群位於滇西主戰場松山主峰子高地南側由402座單體雕塑組成。
(三)滇西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市區西南易羅池,紀念碑為1947年修立,碑高1.5米,寬0.8米,現僅存碑文後半部分。國民黨雲南警備司令何紹周,陸軍第八軍軍長李彌同立,記滇西抗日遷葬松山戰役陣亡將士遺骸事,另有五言、七言詩碑各一塊。
(四)玉佛寺:位於保山太保山入口處,其前身為永昌府文人詞客集中之地翠微樓,1986年,著名歸國僑僧妙明法師為改變中國僅供奉四尊玉佛之面貌,駐錫於此,開山建寺,從緬甸請進玉佛。寺院緊鄰隆陽一中、狀元樓、玉皇閣。如今玉佛寺已經建成山門、不二門、三聖殿、大雄寶殿等,大殿供奉有玉質佛像三世佛、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三聖殿供奉有貼金西方三聖、及玉質釋迦佛一尊,藏經樓藏有《新修大正藏》、《乾隆大藏經》,供奉有華嚴三聖、及一佛二弟子,千佛玉佛塔供奉大型玉質佛像一尊、小型玉質佛像999尊,韋陀殿供奉貼金韋陀菩薩聖像,祖堂供奉臨濟宗白雲系太白頂上歷代祖師。
五、筆者所見所聞
(一)保山市,古稱永昌,本市與緬甸有近168公里邊界,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①在域內而過。
(二)保山也是“春城”,城依山騎壩,日照充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
(三)保山市是雲南省華僑最多的一個政區,保山籍在國外的華僑、華人分佈於2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九成居住在緬甸和泰國,有歸僑、僑眷、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及眷屬,是雲南省第一大僑鄉、中國著名的僑鄉。。
(四)至少在三千多年前,保山就已經存在部落國家。在漢朝勢力觸及保山這片領土之前,傣族先民已經在今保山盆地建立城郭國家“勐(měng)掌”(傣語意為“大象之邦”;“勐”意為“地方、城邦、國家”,“掌”意為“大象”),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述為“乘象”。
(五)保山火車站是建設中的大瑞鐵路上一個重要站點,未來保山火車站及其周邊區塊將成為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商貿通道上的交通樞紐、重要原料及商品集散中心、物流倉儲中心、人員流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一個立足滇西、輻射南亞、東南亞的保山火站商圈即將成為南亞橋頭堡。
(六)保山機場始建於1929年,屬軍用機場,是著名的“駝峰航線”的主要起降機場。現在是中國民航總局在全國設立的第一個地州級地方民用航空站。機場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及以下飛機。開闢了保山至昆明航線,航程364km。
(七)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在中國西南邊地的保山、德宏和怒江、臨滄等地,爆發了一場以保衛滇緬國際通道,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為目的的抗日愛國戰爭,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滇西抗戰。這場血戰,以日本軍隊對中國西南後方出海通道——緬甸和滇西的進攻為肇端,前後延續約3年時間。是中國八年抗戰中最早向日寇發起的戰略性反攻,同時也是二戰亞洲抗日戰場從失敗走向勝的轉折性戰役之一。在這場事關中華民族存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敗大局的戰略決戰中,中國遠征軍、美國盟軍、愛國華僑和滇西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以傷亡20餘萬軍民的代價,最終取得勝利。
六、保山好吃的
特色小吃主要有:保山豆粉、大救駕、雲南春捲、保山大燒、和順頭腦、河圖大燒、口水羹、龍陵辣醃菜、龍陵油雞棕、施甸骨蚱、清炒甜筍、罈子雞、永昌板鴨等等,對於外鄉人來說,口味新鮮獨特,值得一嘗。
七、保山特產
保山綠蠶豆、保山甜柿、保山綠豆、保山小綠豆、保山豬、保山小粒咖啡、碧毫茶葉、昌寧核桃、昌寧紅茶、龍陵黃龍玉雕、騰衝果脯、龍陵紫皮石斛、普洱茶、騰衝餌絲、騰衝紅花油、茶油等。
保山學院是保山市內最好的大學。
①史迪威公路: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國軍隊在滇西和緬北大反攻勝利後修通的自印度東北部雷多終至中國雲南昆明的公路,在槍林彈雨中為中國抗日戰場運送了5萬多噸急需物資,被稱為“抗日生命線”。它從印度東北部邊境小鎮雷多出發至緬甸密支那後分成南北兩線,南線經緬甸難坎至中國畹町;北線經過緬甸甘拜地,通過中國猴橋口岸、經騰衝至龍陵,兩線最終都與滇緬公路相接。
閱讀更多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