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進行 Docker 容器化之體驗與感悟

原則

Docker 的使用原則是所有容器化的應用程序都應該是無狀態的 ,即容器內部只跑業務邏輯,容器應用的所有配置文件、日誌文件和持久化數據 都應該掛載到宿主機文件系統,不應該存儲在容器內部,以免容器被誤刪或自身出現問題導致數據丟失。

MySQL 進行 Docker 容器化之體驗與感悟

MySQL 容器化方式

MySQL 屬於有狀態應用,若將其容器化需將其狀態抽離到宿主機,其配置文件、日誌文件和持久化數據都應該掛載到宿主機。

容器內各路徑

通過docker pull 命令拉取下來的官方 MySQL 鏡像內,有幾個重要路徑:

MySQL 進行 Docker 容器化之體驗與感悟

  • 配置文件
  • 鏡像內 MySQL 的配置文件路徑為/etc/mysql ,路徑下包含my.cnf 配置和一個conf.d 文件夾,my.cnf 文件內是一些base setting ,我們自定義的配置應該寫在conf.d 文件夾下的配置文件裡,從而覆蓋base setting 。conf.d 文件夾下默認有兩個配置文件:docker.cnf 和mysql.cnf ,在後文所講的掛載配置路徑到宿主機之後,應將這兩個用戶自定義配置文件拷貝到宿主機配置路徑下。
  • 持久化數據
  • 鏡像內 MySQL 的持久化數據均存儲在/var/lib/mysql 下。

命令

$ docker run \\
--name db \\
-e MYSQL_ROOT_PASSWORD=secret \\
-v /path/to/confdir:/etc/mysql/conf.d \\
-v /path/to/datadir:/var/lib/mysql \\
-d
mysql:tag

參數解釋

  • --name 容器名稱
  • -e 為新容器設置環境變量,容器內 MySQL 會以此初始化 root 用戶密碼
  • -v 兩個-v 參數分別將容器內 MySQL 的自定義配置文件目錄和持久化數據目錄掛載到宿主機,冒號前為宿主機目錄,後為容器內目錄
  • -d 後臺啟動容器

小技巧

我們可以在宿主機專門建立一個目錄用來存放容器狀態數據,層級結構為:

docker-container-data
|
- container1
| |
| - conf
| |
| - logs (其下又可以細分路徑)
| |
| - data
|
- container2
|
- container3
|
...

災難措施

將狀態數據掛載宿主機的好處就是如果容器發生問題,可以啟動一個新容器並將容器狀態路徑掛載到宿主機上的原狀態路徑,從而恢復生產。

MySQL 進行 Docker 容器化之體驗與感悟

可以直接將新啟動的 MySQL 容器的配置和持久化數據掛載到之前容器的宿主路徑,新容器便可以無縫恢復數據(配置、用戶、庫、表、記錄均恢復)。

注意事項

  • 不可以將兩個均在運行的容器的狀態路徑掛載到同一個宿主路徑 ,兩個容器同時在一個宿主路徑下寫狀態,容器應用讀取狀態時會無法識別,導致崩潰。
  • 若新啟動的容器要掛載之前容器的宿主數據路徑,則會忽略-e MYSQL_ROOT_PASSWORD=foo 命令參數所設定的 root 用戶密碼環境變量,因為掛載的數據路徑下已經包含了 MySQL 用戶信息表,而 root 用戶的密碼之前已經被設定過了。

end: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關注點贊轉發,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