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杨坚,李世民谁被后人认同吗?

王思艺


先回答你一下,除了司马懿以外,那二位也就是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还是比较受世人认可。

司马懿

先说一下司马懿及其后人为什么不受世人认可原因,首先司马懿及其后人在篡夺曹魏政权过程中使用的手段极其卑劣,当然杨坚也没比司马氏强哪去。连司马懿的后世子孙晋元帝司马睿在听闻其曾祖司马懿父子所作所为之后都不禁捶胸哭泣,鄙视司马懿父子所作所为。

其次是司马懿在史书上故作清高,显得自己忠于汉室,曹操多次征召都不愿意,然后被迫为曹魏效力,后来发动高平陵之变也是曹魏昏暗,自己迫于形势为了天下大计才不得已而为之。总之就是司马懿故作清高,明明是垂涎曹魏皇权野心极大的阴谋家,却还要把自己包装成忠臣一般,不得已为了天下而为之,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其三就是司马懿后人执政没多久又是天下大乱,也就是他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虽然统一了三国,开创了“太康盛世”,而且司马炎为人忠厚,不似其祖父司马懿和其父亲司马昭一般诡异狡诈。但是司马炎前期执政确实精明能干励精图治,后期执政完全是昏君之所为,而且身后继承人没选好,选了白痴皇帝司马衷,结果导致贾后专权、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系列变故发生,统一没多久的中国随即又陷入长达将近二百年的南北朝时代。

这三点都是后世对司马家族的不认可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司马家族统一天下没多久又使天下陷入混乱的原因,没有恩德和功绩供后世怀念。

杨坚

隋文帝杨坚整体来说还算是被后世颇为称赞的好皇帝,虽然杨坚篡夺北周政权的手段也非常卑劣,但是杨坚执政期间始终是勤俭治国,开创了很多先进的政策制度,包括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政策制度都是沿袭了杨坚所开创。比如科举制,我们现在考公务员考大学不都在用。

杨坚其实最大的败笔在于选继承人选择了隋炀帝杨广,但是杨广也只能说是太过于急功近利,想建功立业,结果造成的民怨太大,杨广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弊在当代,功在千秋。他的很多举措对中国后世历史发展和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李世民

确切的说不能把李世民和司马懿以及杨坚并举,因为历史上真正开创大唐的还是李世民之父唐高祖李渊。

李世民总体来说还是被后世所认可称赞的,李世民唯一受到诟病的就是玄武门之变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然后又逼迫父亲让位,登基后又强行篡改史书,把开创大唐的功劳全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实际上开创大唐跟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以及哥哥太子李建成密不可分,只是李世民为了淡化后世对父兄的认可,通过篡改史书把强化了自己在开创大唐方面的功绩,实际来说开创大唐是由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三人共同努力打拼出来的功绩。

但是李世民知道自己得国不正,所以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就为了扭转自己在后世的口碑,因此开创出了“贞观盛世”。但是李世民很多做法也为后世大唐埋下了隐患,所以说李世民和杨广正好是反着的,杨广是弊在当代,功在千秋,而李世民则是功在当代,弊在后世。

总结

司马懿和杨坚夺权有些相像,但是又不一样,司马懿深受曹魏皇恩,两次获托孤重任,结果却篡夺了曹魏政权,所以司马懿家族所为甚为后世所不齿。总体来说司马懿比杨坚更善于隐忍,更加老谋深算,而且更加的无耻。

李渊父子夺取天下,和司马懿以及杨坚完全不同,他们是趁着隋末农民大起义才能兴兵立国,没有农民大起义,他们李氏家族可能就灭门了。李渊最初是没有夺取天下之志的,只是遍地农民起义,李渊才决定趁机捞一把,万一成功呢。

司马懿是三人中手段最卑劣夺权,而且后世子孙也并未开创出理想盛世,所以司马懿也最不被后世人认可,而杨坚和李世民凭借开创盛世的功绩,虽然得国不是很正,但是也还获得了后世认可。


小岛知风


司马懿,杨坚,李世民谁被后人认同吗?

司马懿,杨坚,李世民三人最能被人认可的是李世民,其次是杨坚,最后被很多人不认可的是司马懿。

首先想要后人认可是你自己要拿成绩说话的,一个没有成绩的人又凭什么去让别人认可呢?当然成绩也是要分大小,分影响,分意义的。

他们三人的“篡”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意味却都不一样。

功绩最大的唐太宗李世民

他的正面形象——贞观之治,被后来人称为千古一帝的他对唐王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都可堪称一代明君。

他本人也算是所有帝王中对待功臣不错的,他不似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留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的名声。

政治上:百废待兴,励精图治,对待曾经的太子党有才华的人过错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和名相魏征君臣留下了千古美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

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在军事成就,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让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尤其是大唐的天下有很多的城池是他亲自率领军队一个一个打下来的。

反面形象——玄武门之变 对兄弟后代斩草除根的狠辣手段,对待李渊的政治手段都是让人心存阴影,以及他篡改历史,所谓历史是由胜利者的书写,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但结合他一生还是功劳大过于弊端的,他在位期间百姓的生活是相对安稳的。

隋文帝杨坚

他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

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他在位时期;有着较为短暂的开皇之治。

总结:他在位期间隋朝疆域辽阔,同时无论是人口还是田地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最辉煌时期,所以他的篡使得天下的黎民百姓过了一段时间好日子。

司马懿

喜欢诸葛亮的人应该有很多都相对不喜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曹魏集团当时的重要将领,对比军事很多人会忽略他在政治上的措施,他在北方屯田、水利的政治举措给北方带来了举足轻重的效果,继曹操之后更加壮大发展了农耕经济。

在军事上最为出名的也正是他被议论最多的就是他和诸葛亮对战,很多人不喜欢他最大的偏见其实来源于他的敌人是诸葛亮,这个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的人,其次就是他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窃取了曹魏集团所有四代人的心血。

如果只是后代窃取还好,但是他的后代并没有给他争光,而是抹黑,司马后代没有一个明君,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认可司马家族。

总结:所以他们三人被认可程度是李世民 、杨坚、最后司马懿。


飘云少年


这三人都发动过“非法政变”,但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先说杨坚和李世民,杨坚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晋朝以来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大分裂时代,这是大功一件,有的人甚至将其与始皇帝比肩,认为他有着再造中华的功绩,当时已经分裂了三百年的华夏大地,再分裂下去,大一统的惯性就会越来越弱,最后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不说别的,杨坚仅统一天下结束南北朝大分裂这一项,就值得认同。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且四夷臣服,尊其为“天可汗”,他将大唐推向繁荣鼎盛,千古一帝是后世对他的评价,这份认同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司马懿,从头到尾,以隐忍和阴谋著称于世,司马家的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堪的王朝。前有曹魏篡汉,再加上司马家又来这么一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街弑帝,不是一般的恶劣),致使大一统王朝皇位法统变得十分脆弱,皇帝兵强马壮者可以做,阴谋家也可以做,司马家的所作所为给了天下人这么一个暗示和鼓励。因为得国不正,行为不端,司马家的晋王朝内不能稳定发展,有八王之乱这样的大混乱,致使百姓死伤无数,人口锐减,外不能抵御外敌,中原陷落于与胡人之手,造成后面的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大分裂。司马懿作为司马家的奠定者,这个锅他是甩不掉的。



历史上的那个人


皮蛋哥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先说司马懿,司马老儿肯定第一个被PASS掉。

司马氏苦心建立的西晋王朝典型的生于不义,死于耻辱。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分裂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西晋的建立者是晋武帝司马炎,而他之所以能够上位,是因为他爷爷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是曹魏政权的权臣。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西晋代魏之后,于公元280年消灭占据江东的孙吴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在灭吴之后不久,西晋皇室内部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同时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公元316年,匈奴刘渊攻入长安,西晋灭亡,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西晋享国51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历代史学家都诟病司马家得国不正。司马家作为曹魏国之柱石,三代的顾命大臣,曹家待其恩宠甚隆,却在转眼之间篡了人家的江山。按照现代人的流行说法,司马家人品很差。

东晋的晋明帝听说了自家的发家史,都羞愧得脸朝下趴在床上,慨叹:“我家祖先如此卑鄙,干下了这般不要脸的事,这样的国家国祚哪会长啊?”

但是归根结底其实主要原因是司马王朝取代曹魏是历史的倒退,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主要是靠以平阳贾充、河东裴秀、太原王沉为代表的门阀势力的支持,所以当时传言:“贾裴王,乱纪纲,裴王贾,济天下”。司马氏政权建立后,承认门阀的政治地位,并与他们分享政权,门阀统治腐朽而落后,寒门毫无出头之日,百姓苛捐杂税比曹魏事情上升了一倍不止,上层纸醉金迷,低下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样的王朝完蛋了才是最好的,只是可惜改朝换代让底层人民死亡以千万记。

第二:一代明君杨坚


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任命外公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公元581年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杨坚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篡夺后周政权的时候,心狠手辣,将宇文一族杀戮殆尽,连自己的外孙都没有放过,但是之后的杨坚就完全是一副仁君的表现,他治下的“开皇盛世”也是我国著名的盛世。

同样是篡夺江山杨坚的评价就比司马懿好太多了,很简单执政理念不同,杨坚治理国家轻徭薄赋,与民修养生息,本人又生活简朴,这样的皇帝谁不爱呢?

公元604年杨坚去世。终年六十四岁,最后说一句目前史学界基本有定论了,杨坚是病死的,别把啥锅都往隋炀帝杨广身上背。

第三:天可汗李世民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善于用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在位期间,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世民是皇帝里面最能打仗的,战功赫赫, 毛主席就曾说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古代皇帝带兵打仗的冠军是李世民,亚军则是朱元璋。毛爷爷何等人物,当然李世民也值得主席如此评价。

李世民虎牢关之战,绝对可以入选中国古代十大经典战例,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而贞观之治则是盛世的代表,都不需要我再次赘述。

所以总结起来司马懿根本不值得和杨坚和李世民比较,他不配,至于李世民和杨坚比较,我个人跟喜欢李世民,因为杨坚和李世民都开创了盛世,但是李世民还有加分项,就是行军打仗,有唐一代论行军打仗,没有人比得过三十岁前那个巅峰状态下的李世民。








我家的猫叫皮蛋


这三个人被后世的认可度是越来越高的,但是就这三个人可学习的程度来说是越来越低的。

为什么呢?

我们不用具体的历史资料来分析一下:

先看李世民,千古一帝的有力竞争者,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大唐盛世的开启者,第一个打服了草原的天可汗……

他的名气可谓大到了一种极限,但是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杀兄弟囚父亲夺权?还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被神化了,神化的人只是偶像,适合崇拜,但不适合学习。

再看杨坚,此人运气不佳,没有给后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能够把隋唐连起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大唐盛世的奠基人不是李世民和李渊,而是杨坚,而当你仔细研究一下杨坚这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主。

最后说说司马懿,此人谋朝篡位,自然不得人心,但是他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隐忍,谋略,心计,哪一个你学到了都会有极大的好处,若只因为此人有狼顾之相,做了个大大的奸臣就讨厌他,你真的错过了一个亿。


伪装135707859


看政绩!!!为国,为民族!为子孙后代!为民族文化!为教化!开创了什么???为人类大同作出了贡献,(当数!李世民的大唐盛世)


寻道底呢


司马懿在后来被人塑造成了反派,近年来洗白了,杨坚是被后人塑造成了无能昏君,也是近年来找回了真正的形象,李世民一直是有道明君,近年人们开始对她有所怀疑


谁是我知心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被认同的,虽然他争夺皇位有些不光彩的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强哥说历史


相比杨家,司马家族在历史上的名声很不好,虽然他们完成了三国的统一,但随后的八王之乱,让中国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大分裂。当然,当时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士族门阀制度的腐败,就这点而言,司马家也算有点背锅。

杨家天下虽亡,但弘农扬氏一族在唐朝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比如扬贵妃的获宠。


三维看历史


都认同,只是认同评论的层次问题,司马懿也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李世民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大唐好皇帝。但杨坚算半个昏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