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成長公社

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小孩的不利影響:
1、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
據美國一家兒童醫院對47名3到5歲兒童的最新研究證明,兒童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時,盯著屏幕時間過長,會讓兒童的大腦處理速度及語言和自我調節方面的能力下降。
而在今年4月份,加拿大的一項研究也證實,使用屏幕時間過長,會使學齡前兒童的注意力受到影響。
因此,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在孩子未滿1歲半以前,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對於2到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也不要超過1小時。
2、影響兒童的視力:
手機等電子產品對於兒童的視力影響,導致現在近視低齡化的現象非常普遍。現在的手機還有一個稱謂叫:“哄娃神器”,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吵鬧,經常把手機給孩子玩,疏不知,低齡的孩子視覺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讓孩子玩手機對孩子的視覺影響很大,現在經常看見很多年紀小小的兒童戴著眼鏡,還一邊走一邊玩手機。
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要讓孩子完全不用也不大現實。但是,家長也要合理約束孩子們玩手機的時間,以免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家長制定小孩玩手機的規則:
1、限定時間:
孩子1歲半前儘量不要讓孩子玩手機,2歲以上的兒童每天也不要超過1小時,中間要有間隔時間,原則上是使用時間越少越好。孩子的自制力較弱,因此,家長制定規則後一定要堅持執行,一段時間後孩子就能養成習慣,遵守規則。
2、限定場合:
比如吃飯的時間不能看手機,孩子不能把手機拿進臥室,睡覺前1小時不要看手機。
3、父母以身作則:
我們不希望孩子沉迷手機,父母就要作為榜樣,在孩子面前儘量少用手機。
4、父母為孩子提供替代方案:
很多時候孩子會沉迷上手機是因為孩子無聊,沒有人陪他玩。因此,父母在家時要放下手機,陪孩子玩積木、玩遊戲、親子閱讀,帶孩子多到戶外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預防孩子近視,還能增進親子關係,當孩子有事可做時,就不會一直想著玩手機。
在電子信息化時代,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也不大可能,但家長應該合理約束孩子玩手機,跟孩子制定好使用手機的規則,並堅持執行,並且要以身作則,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機,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一直玩手機,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有事可做,孩子就不會沉迷手機。
楚媽育兒
我兒子今年6歲,反正我從來沒讓他玩過手機。
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的。
第一:手機對孩子眼睛確實不好,尤其玩時間長的話。
第二:玩手機容易上癮,比如我們大人還上癮呢,何況孩子?
第三:從來不玩,也就不知道手機好玩了。要杜絕,就從小不讓他玩。
第四:用其他娛樂方式代替手機,比如看電視。
我寧願讓孩子看電視,也不讓他碰我的手機。
因為孩子從小也沒玩過,也不知道手機有多好玩,所以至今,就算我們看手機,孩子對手機也沒多大興趣。
我兒子的業餘時間一般是這麼打發的:
1、外出玩,只要我們有空,一般會帶孩子去外面公園玩,隨便玩。
2、在家,買有很多玩具,類似樂高那種,拼一個玩具都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也很容易打發時間。
3、看電視,孩子實在想看,就看一會,一般是兩集動畫片,看好休息一會。孩子習慣了,一般也不鬧。如果還想看,可以再看會,感覺孩子看久了,就帶孩子出去玩一會,分散注意力。
3、自己玩。有時我們不讓孩子看電視,他自己也不想玩玩具,就自己隨便玩。我們也不管,他一般也不纏我們。
4、晚上一般8點半都上床了,讀會書,聽會故事,然後休息。
我兒子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也整天看電視,後來我們帶著,先試著戒了電視癮,只有放假才可以看,現在孩子已完全適應了,平時上學,也從來不提電視的事。
孩子教育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因為年齡小,孩子更單純,也更好教育。等孩子大了,心眼多了,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也不好管教了。
我的建議是,還是別讓孩子玩手機了,實在想看,看電視也行!
人生如夢LLH
前段時間,鄰居貝貝媽媽向我報怨,貝貝剛上二年級,自從過生日時奶奶給他買了一部手機,就成了手機控。每天一放學,就拿著手機窩在沙發裡一動不動,吃飯時也不捨得放下。把他手機奪掉,他就大哭大鬧,瘋了一般,嚇得爺爺奶奶只好把手機趕快還給他。
記得我們小時候,放了學就和小朋友瘋玩,跳皮筋、捉迷藏,不到天黑不回家。現在的孩子們,則是一放學就急著回家,捧起手機看得津津有味……
手機,也給孩子們帶來種種問題:眼睛近視、性格孤僻、沉迷遊戲、無心學習等等。甚至還有這樣的說法: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手機剝奪了孩子與小夥伴玩耍、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孤僻、偏執、怯懦。沉迷於手機的孩子,習慣了刺激、有趣的畫面,對需要靜下心學習的文化知識就會感到索然無味、喪失興趣,最終產生厭學情緒,再無求知的慾望。
然而,現今社會狀況下,不玩手機是不可能的。但凡事皆有度,過猶而不及。作為家長,只要把握好這個度即可。
1、2歲內不要看手機
2歲內孩子大腦正於急速發育的時期,同時也是視覺發育的關鍵期,長久盯著電子屏幕,很容易引起大腦的發育不良,讓孩子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同時會破壞孩子的視覺神經,造成視力低下。
特別是18個月以內的孩子更要注意,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還容易造成失眠和焦慮。美國兒科學會也建議,18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電子產品,但這並不是贊成18個月以後就可以看手機。對於家長來說,為了孩子的健康,能不看手機就不看吧!
2、2歲——6歲
這個期間的孩子家長需要嚴格限制時間,一天不能超過1個小時。我家小寶三歲多,一般是看10分鐘。一集動畫片約5分鐘,看2集。事先說好,只能看2集,2集後必須放下手機。剛開始可能會哭鬧,哭鬧幾次,家長不妥協,孩子知道無法改變就會遵守約定。
3、6歲以上
孩子六七歲開始上學,也更加懂事,大人可以和孩子協商,共同制定家庭規則,什麼時候可以看手機,看多長時間等等。並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以利於孩子遵守。同時還要讓孩子學會利用手機查找資料、使用學習軟件等等,讓手機成為孩子學習的好助手。
若孩子已經沉迷於手機,家長一定要先查找一下孩子沉迷的原因是什麼。像貝貝媽媽,就是因為自身愛看手機,每天一回家就手機不離手,貝貝得不到媽媽的有效陪伴,耳濡目染,也就迷上了手機。貝貝媽媽意識到原因後,放下手機,經常陪貝貝玩遊戲、讀繪本、外出遊玩等等,貝貝看手機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有時一整天都不看手機一眼,徹底戒掉了手機癮……
所以,家長讓孩子放下手機之前,一定要先記得,自己放下手機!
萌娃新學堂
家長不應該讓孩子使用手機
前幾天去開家長會,我孩子他們學校的年級主任針對手機說了一句話“要想廢掉一個孩子,那麼就給他一部智能手機”。
學校所有的班主任對學生手機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採取很多非常規手段收學生的手機,老師讓上交手機的時候,有的學生為了應付老師,就去網購機模(假手機)交給老師,因為老師也不可能每臺手機都開機檢查,還有的學生老師前腳收一個,後腳自己又去買一個。老師為什麼要嚴管手機,因為很多學生晚上在家裡玩手機玩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來上學第一節就開始睡覺,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學生和老師在手機的問題上一直都在鬥智鬥勇履禁不止,作為家長對於老師嚴管手機我是絕對支持並且堅決擁護的。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5年級的一個小姑娘,她爸爸不讓玩手機,她晚上就趁他爸媽睡著了,偷偷去臥室把她爸的手機拿出來聊QQ,聊天的對象是一個在當地上大學的大學生,後來有一天被他爸現場逮到了,看了聊天記錄差不多沒被氣死,直接開視頻狠狠教訓了那個大學生。
再說說我女兒,我家是不允許星期一到星期六用手機的,但是每天放學回到家魂就像被手機勾走了一樣,找各種理由要看會手機,一會又是要查分,一會又是要查快遞,一會又是要跟同學約明天一起吃早點,等等各種理由,她也還自覺,也就是用個幾分鐘,但是就像有癮一樣,反正就是要摸一下手機才舒服,才能安心去複習。
可以說,在手機的這個問題上,不管對於學齡前孩子還是學生來說,我作為家長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好處。
可以用其它電子產品替代手機
如果家裡孩子還小,那麼建議家長從小就嚴格管理不要讓孩子玩手機,避免孩子愛上手機後,家長再來管控制止,說實在話嚴重影響親子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養成不玩手機的習慣,給孩子準備一個不能聯網的平板存一些動畫片或是適合小孩子的益智類遊戲,每天限制時間比如半個小時,大概就是一集動畫片的時間,這樣即滿足了孩子對電子產品的好奇心又替代了手機,也避免自己孩子看著別的小朋友都有手機玩自己乾巴巴的,感覺被孤立。
我是奚溪,一個陪伴女兒走過青春期的媽媽,關注母嬰健康及0-12歲孩子成長,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奚溪育兒經
小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控制得很好。沒有玩過手機。長大一點,三四歲的時候,有一些接觸。
現在上中班,在家也會玩會手機或pad。
我覺得,大部分家長,不想讓孩子看手機,應該是怕手機損害孩子視力吧。再或者,怕孩子沉溺在虛擬的世界裡無法自拔。
第一:我覺得,視力這東西,先天遺傳是特別重要的。在我上學的時候,我是班級裡,唯一一個不近視,不戴眼鏡的人。但我經常在昏暗的燈光下看書。經常躲被窩裡偷看小說。也經常躺在床上看手機。電視也看的,從來沒有保持幾米距離的概念。我家姐妹三個,沒有一個近視的。遺傳得好,再怎麼折騰,也不在怕的。
但是不可否認,後天的保護,對視力的保護也是舉足輕重的。電子屏幕看得越多,確實會加重對視力的損害。先天沒有一個好基因,就應該更注重後天的努力,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確實不能讓孩子過多得玩手機。
第二。在這個電子信息時代,完全不讓孩子看手機,也是不現實的。我認為手機並不是洪水猛獸。孩子看了汪汪隊,知道失火不能坐電梯。看了貓和老鼠,激發了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看了粽兔,感受到了什麼是愛……所以,我個人來說,是允許孩子看手機的。
那麼我們要做的是什麼。
第一: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只看10分鐘,或者20分鐘。中間要休息一下,做個暫停。
第二:經常帶孩子出門走走。因為,遠眺對視力保護才真的有用。沒有科學數據證明,看綠色保護視力。
第三:儘量多陪陪孩子。這樣他才不會沉溺在虛擬世界。
第四:定期檢查視力。每隔三個月,去醫院做檢查。一旦發現情況,及時調整孩子看手機的時間和頻率。
奧利奧媽媽碎碎念2
首先這個問題我也遭遇到了,生老二時,老大女兒才剛滿2歲,開始完全忽略了她了。
一個人帶哪裡有精力,懷裡小的哭得哄不住;大的又在旁邊哭鬧,只能拿著Ipad來哄著她,當時也只是想止住一時,結果這一發不可收拾,她每天早起晚睡都抱著Ipad劃抖音,動作可溜了,剛開始我覺得她看看動畫片,小貓小狗還挺開心,手舞足蹈的。
但到後面有些網絡不入流的東西,甚至還有些罵人她都學會了,有一天突然冒了句出來罵人的話,嚇我一條;還有一件讓我特別心驚的,就是她脾氣變得非常急躁,網絡稍微不好,或者卡住,視頻不是她想看的內容,就拼命敲拼命,她還不到3歲。後來,我兒子稍微大了,就讓我媽多帶,我主帶女兒出去玩,玩Ipad,手機的時間也少了。
後來我總結了我女兒愛好Ipad手機,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大人。
教育心理學說,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
1、好動、喜歡新奇是孩子的天性,坐著無所事事消耗時間的那是老人
我以前也希望女兒不要亂搞,乖乖聽話,但是生命在於活動,小孩的精力旺盛,你怎麼可能會讓小孩子靜止不動呢?關於玩手機的問題,小孩喜歡新奇好玩的東西,如果手機對於她是最好玩的,那說明家長還沒引導到她有更好玩的東西。
所有小孩的的問題都歸根於大人的懶惰、僥倖、習慣
當大人期望自己玩手機,而孩子乖乖的去看書、寫字,其實就已經在心理上錯誤了。
小孩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從父母來學習的;
其實真的不想讓孩子玩手機,你有一千種方法可以讓她遠離手機。
但是歸根還是大人想自己偷懶、又讓孩子能聽自己的話。
所以要改變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家長要想清楚,孩子的本性,家長的本性,已經如何克服自己的本性,而不是考所謂的“大人式”壓制。
山水千萬
在現代這種電子屏幕的時代,完全不讓小孩玩手機,有點不太現實。但如果沉迷於其中,不僅傷害眼睛,對孩子的大腦和思想行為習慣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家長們會允許小孩玩手機嗎?如果玩,一般是幾小時呢?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半以下的寶寶不要接觸電子產品,2至5歲的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這個建議是有其科學道理的,《兒童發展心理學》中提到,孩子到6歲,視力才會發育完成。如果過早的接觸手機等電子產品,或者長時間使用,會讓寶寶的眼睛受到刺激,影響其視力的發育。
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從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做了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結果表明,長期迷戀手機的50名孩子中只有2位考上了大學,而另外50名有效控制玩手機的孩子,則全部考上了大學。不得不說,一部手機真的是可以毀掉一位孩子的一生。其實,現在我們成人就有許多是手機重度依賴症患者,再長期刷手機後,我們會明顯感覺生活空虛,身體健康也每況愈下。所以,從小控制孩子玩手機,真的是很重要。
如何有效的控制孩子玩手機?
看到孩子拿著手機看電視,玩遊戲停不下來,我們就會叨叨孩子放下手機,但是自己卻是手機不離手。這種只想通過口頭警告,就想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願望,只能說“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控制孩子玩手機最好的方式之一還是以身作則:放下手機,高效的陪孩子。最好是以遊戲的方式來打法親子時光是最好的:比如一起搭積木,一起拼拼圖,一起讀繪本,一起畫畫,一起跑步做運動。
方式之二:合理玩手機的時間和方法:沉迷手機危害大,但並不是說手機就是洪水猛獸完全不能碰了。合理的利用手機,是利大於弊的。科技信息的高速發展,手機裡面藏有大量的信息,我們可以把它當做工具,去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所奴役就行了。
我侄女,幼小銜接的知識就全是通過手機來習得的。我姐給她下載了學習拼音和數學的APP,每天和侄女一起定時定點的根據課程來學。現在的電子教學,把玩和學結合的特別好,孩子學起來不會覺得枯燥,知識也記得牢。每個知識後面都有隨堂測試,我姐會根據這個來觀察侄女的學習進度,如果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就再進行復習。侄女上小學後,學習起來很自信,行為習慣也養成得非常好。
現在手機可以說就是一個百寶箱,可以下載各種各樣的繪本,學拼音,學認字,學數數,學英語,聽故事,這都是對孩子有用的信息。我們只需下載相應的APP,引導孩子去學習,定時定量,讓他形成習慣,不長時間的接受感官刺激就行了。
最後,建議家長,就算是把手機當做工具來使用,也要注意時間。每天加起來的時常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每次學習以半小時為最好,讓眼睛和大腦休息一會後,再進行。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凌晨媽媽育兒
對於小孩玩手機我的建議是,6歲之前是絕對不能玩手機的,孩子想都不要想,哪怕一分鐘都不行,絕對禁止。6~12歲的孩子如果是和學習沒有關係的,我也不建議玩手機,如果是跟學習有關係的,我建議是一次在一個小時以內。
為什麼小孩不建議玩手機呢?
1、傷害眼睛,影響視力
小孩子的眼睛嬌嫩,視網膜薄弱,看面積更大的電視都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損害,更別說那麼小的手機了,而且手機發出的光對孩子眼睛的影響更大。我有個做眼科主任的親戚,每次見到我,都強烈建議我們園的家長不要讓孩子看手機,而且是絕對禁止,因為他知道這是對孩子視力傷害最大的。
2、影響孩子專注力
很多家長都問我,孩子看手機都是盯著屏幕,應該是專注力很好,怎麼會影響他的專注力呢?
孩子喜歡看手機,看動畫片,是因為屏幕是流動的,色彩鮮豔,這樣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這種是被動的接收信息,而且是不需要大腦思考和運動的。
和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主動獲取信息,並且利用自己的觀察力來思考的,例如看書,就是主動獲取信息的行為,這也是提升孩子專注力的好方法。
而經常看電視看手機的孩子,你會發現一旦他們不接受這種流動的事物,他們就會不感興趣,坐不住,我讓他們主動獲取信息的時候,他們就很排斥。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總是提倡孩子看書閱讀,而不是讓孩子看電視看手機了吧!
3、手機裡的內容和遊戲不適合孩子
手機是為成人設計的產品,他的內容和遊戲自然是為了成年人的娛樂,這也產生了很多不適合孩子身心健康的東西,比如:暴力、悲觀情緒等等。這些內容根本不適合孩子,而且會帶給孩子很不好的體驗。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最好的認可。
幼教咖
1、時代不一樣了現在高科技時代手機和遊戲不可避免
現在孩子對於手機,對於電腦,對於ipda的需求就如同我們小時候跳皮筋,抓知了一樣的正常,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需求,如果大家都玩這個東西,你一點都不懂的話,那麼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之間都沒有什麼可以交流的東西了,這樣會被排除在同輩群體之外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玩法,所以很多的時候是會給孩子玩一會兒的,但是每次的時間都不會長,一般一天最多2次。
2、出門在外或者做火車坐地鐵看會手機會讓孩子比較安靜
現在出門的時候一般坐車的時間會比較長,一般兩個小時之上的話都是會讓孩子在車上玩一會兒手機的,尤其是堵車的時候或者是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確實是很無聊的,小孩子遇到這種無聊的情況就容易情緒不好,短暫的看一會手機可以緩解一下孩子的情緒,我覺得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孩子也不會亂跑,還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3、控制好時間,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上癮
很多的家長不讓孩子玩手機是怕孩子視力有影響還有就是怕孩子玩遊戲上癮,其實很多的時候只要每次控制好時間,對於孩子的視力影響是不大的,還有就是可以把玩遊戲作為孩子的獎勵,約定好玩多長時間,家長放開了孩子反而會養成自律的習慣,如果家長管理的過嚴的話,反而孩子就會抽空子自己玩,那樣的話更加的不好。
親子成長手冊
我是6歲男娃的爸爸,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錄了個視頻,在我兒子想玩手機的時候,我會帶他去別的地方或者約定好歸還手機的時間,從視頻裡我們可以看到, ,只要讓孩子充分的開心和玩起來,他就不會所有的心思都在手機上。
其次,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做好自身的引導,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們的言傳身教很重要。平時,我們在孩子面前儘量不玩手機,或者用手機來繼續工作、看新聞或者文件等,不然就建議放在一邊。家長們不適宜長時間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樣會引發孩子覺得手機是個很好玩的東西,爸爸媽媽都離不開手,所以他也是很想玩的。
當然,手機是一個方便的通訊和上網工具,我們也是可以合理的讓孩子接觸的,這也是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和手速能力等。但讓孩子玩的時候,我們要和他做好約定,比如玩到什麼時候,幾點到幾點就要立刻歸還,不能耍賴,不然下次就不給了。有了這個時間的約束,孩子會有玩手機的時間控制概念,一旦形成了這個好習慣,以後孩子就不會沉迷於玩手機上。
那麼關於玩手機要控制在多少個小時,我覺得在半個鍾或者1小時以內是比較穩妥的方案,因為使用手機長了眼睛會疲勞,而且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和影響休息。而且家長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要注意調整他的坐姿和距離,不要讓他貼近手機,免得時間久了孩子的視力也出現問題了。
家長們還要引導孩子,不要讓他只會玩手機,通過其他有益的遊戲或者活動去吸引他的注意力,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不是隻有手機可以玩,降低他對手機的好奇和慾望,這樣以後管教起來就比較容易了,不會影響生活和學習、作息等哦!
好啦,這個問題,翔爸就回答到這裡,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覺得我寫的不錯,也可以關注我@大頭翔爸,共同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