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未來有可能成為超級大都市嗎?

樂道210836653


國務院16年發佈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南京力壓蘇杭,榮列為“特大城市”,僅次於“超大城市”上海。

何為“特大”,人口數量是重點。根據國務院在2014年發佈的有關規定,城區常住人口在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稱為特大城市。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到兩個訊息:第一,規定了統計人口為城區常住人口;第二,規定了人口具體數量。南京雖然總體人口相對其它城市而言居於劣勢,但城區人口卻高達599.65萬人。能夠擁有這樣的城區人口比例,說明南京的城鎮化進程遠遠領先於其他幾個體量相當的城市。除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略低於上海外,南京的戶籍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兩項指標碾壓長三角所有城市。

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來看,南京地處中國東部,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土地承載能力極強,在長江內的河航運量高居世界之首。與此同時,南京市四周為平原地形且呈線性分佈。不僅大大減少了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同時可輻射到安徽和中西部地區。其所處的南京都市圈也隨著城化發展,提高了其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快了江北新區的建設和產業及人口的集聚。

城市規劃

在城市規劃方面,南京的地鐵交通建設可謂是是國內一流,人均地鐵里程達每萬人0.42千米,總里程數排名居全國第四。此外,南京高鐵動車車次數量以533趟車的優勢,作為高鐵幹線樞紐的寫照,是連接南方與北方、東部與中西部的現代化綜合性客運交通樞紐。

GDP

近年來南京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也使其具有無限潛力。據資料顯示,在2013至2017年間,南京的國內生產總值呈遞增式增長。

在今年的1~5月,南京工業投資增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在GDP超萬億元城市中進位。其中南京固定資產投資中工業投資增幅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18.8%,消費品零售總額2368.93億元,同比增長9.4%。較去年同期城市排名都有進步。除此之外,南京民間投資積極性的提高也是一大亮點。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完成1299.5億元,同比增長17.8%,佔全市投資比重達48.2%,成為拉動南京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而我們十分關心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領域,投資總額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增長勢頭。

綜上所述,可以預見,南京未來成為超級大都市是很可期的。


住杭房產


按照南京現在的發展趨勢,人口過千萬,達到超級城市的標準,只需要5-10年時間。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南京和杭州都會成為超級城市,就看誰的人口增速更快!

目前來看,南京的常住人口在850萬左右,距離1000萬的城市人口,還差150萬,如果五年內實現人口破千萬,那麼每年就需要增加30萬的常住人口,這個人口增長速度,對南京來說,很難實現。

那麼南京怎樣才能快速邁入超級城市呢?

我的答案就是合併鎮江:

2018年,南京日報發佈了關於加快提升南京開放型經濟首位度的文章,提出:“提升地域規模和質量,南京在新一輪的城市發展中,受到了區劃面積的限制,南京的地域特徵是南北長,東西窄,需要適當擴大區域,提高城市首位度。”

如果南京合併鎮江能夠實現,鎮江也納入南京都市區,那麼南京成為千萬人口的超級城市,就會提前實現,且合併後的南京,GDP會超過成都、武漢、杭州,僅次於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和蘇州。

作為全國第二強經濟省的省會南京,人口還未達到千萬,GDP未能進入全國前十,確實令網友有些“痛心疾首”,只有合併鎮江,才是“拯救”南京的最好辦法。

這一招,看起來“無賴”,其實就算南京加上鎮江,總面積也不過1萬平方公里,人口也不過1152萬,相比杭州、成都,合併後的南京還是遜色一籌。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蔣昊說經濟


【鞅論雜談】南京成為千萬人口級的超級城市是必然的。可南京成為超級城市,杭州又該如何應對?如果南京、杭州都成了超級城市,那上海又將採取何種策略呢?

一口氣提了好幾個問題,那就一個一個來剖析。

南京相距上海270公里,以南京人口550萬比對上海人口2000萬,測定分界線在過常州,距離上海180公里,距南京90公里。鎮江、揚州歸南京輻射地。打造南京、鎮江、揚州、馬鞍山、滁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人口階段目標1000萬,最終1500萬。

杭州怎麼辦?同樣方法測出分界線在桐鄉,距離上海110公里,距離杭州50公里。打造杭州都市圈應對南京都市圈,包括德清、臨安、富陽、諸暨、桐鄉,人口目標超1000萬。相對南京明顯有弱勢,跨區域協作上去顯然不如南京,省級人口支撐也只有江蘇的一半。但杭州一定會絕地反擊,靠科技創新優勢繼續追趕。

上海在十三五規劃中就制定好應對策略,通過1+6城市策略,打造上海巨型城市,核心城市人口對標東京5000萬。

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是未來長三角的核心力量,相互競爭、相互協作、錯位發展是未來主旋律。


鞅論財經


說起南京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上世紀起南京就已建成大都市,如今在華東地區也是一枝獨秀,為華東地區唯一一個特大城市。從發展趨勢來看,南京未來有90%的可能性成為超級大都市。什麼是“超級大都市”?我國國內其實並沒有這個說法,與此相近的城市規模名稱是“超大”城市,全國僅七個。
目前,南京市逐漸加強江蘇省“首位度”的建設,依託省級戰略揚子江城市群著力提升自身綜合實力,在完善工業化、產業化、城市化、都市化的基礎上,加快構建國際化城市。

圍繞世界第二大城市群暨長三角城市群推動全市提速發展,在今後五到十年力爭拿下“超級大都市”這一名號,充分發揮南京地域優勢、特色產業、獨有魅力、人文精神等強項,緊跟上海大都市的步伐,打造成華東地區第二大經濟增長極,為吸引人才落戶奠下有力基石!


看鑑襄陽


從目前南京城區的發展格局來看、及現在建設規劃和己建設完善的《河西新城、江北新區》本人最有發言權,三年前到河西觀察、十年前河西中部地區有很多"荒無人煙的地區”現在己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非常熱鬧,”四星級,五星級酒店;超高層地標商務CBD中心辦公樓集群,街心綠地廣場,商務中心集群;一覽眾山小!發自內心的震撼!“一片燈火輝煌、”/商圈、商業中心廣場,“河西中央公園,河西綠博公園,河西奧體中央公園,河西峽江濱江城市溼地生態公園”,青奧奧林匹克世紀廣場;“揚子江濱江公園”——綠地公園規模>總面積——遠超“美利堅”《紐約》“中央公園”→商業中心,遍佈,高樓大廈繁華盡現"!而且道路規劃、綠地,廣場、街心,路邊花園規模——超越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特大型”城市!整個新城區,超前規劃佈局,氣勢雄偉——己成為全世界最後的“絕版”之作、神來“絕筆″!——地鐵線路,地鐵站密佈...市區道路(總寬)達一百四十米,快車道雙向16車道,中間綠島5米,地下隧道雙向6車道,慢車道可並行兩輛轎車,立交橋交接道處——最寬達二百多米,川流不息,浩蕩車流、順暢自流,暢通無阻!旁邊支路都是雙向六車道,各大型高端、高尚住宅樓盤間隔,樓盤與大型小區樓盤中的支路小巷,都是四十米至五十米寬,大型,綠地水景公園非常超前,音樂廳,大型展覽館,奧林匹克世紀廣場,特大型會展中心,藝術館,大型圖書館,大型歌劇院,國際會展中心,國家展覽館,體育廣場,市民活動中心廣場,亞洲第一大規模達百萬平方米,海拔300多米高,三連體巨型《金鷹世界商業廣場》開門迎客。……全國第二大,超大型國際奧運場(館)!只少未來,“二百多年”,不會被淘汰!比帝都北京,魔都上海領先一百年。目前河西新城正在向南發展,延伸,河西南部新城正在突飛猛進的建設中,地鐵s3號線→10號線_,4號線,2號線,載客運行。——9號線,5號線正在快速鋪軌中,→有軌電車己通往河西南部新城!現在明白中央政府為什麼:只有南京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及跨江特大橋樑,和哪麼多的(“特大型”)世界級,地下過江隧道規劃建設,世界一流跨江特大橋樑;全部一路綠燈,全部一票通行。這樣“密集”,大規模,天文數字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跨世紀建設規模;三十年前,二十年是想都不敢想!在《國家級江北新區》看到核心CBD商務中心區的,建設佈局及規模己遠遠超過,十四年前的,江北連接版塊,“大橋北路廣場,商業街,弘陽商業廣場及市民中心廣場”。/地下管廊,地下隧道,四層立體高架交通樞紐,特大型快速路網;商業廣場規模;也超過了十年前開業的河西萬達商業廣場,金盛商業廣場。/從目前己建設完工,及投入營運管理的道路、隧道綠地中心,商圈、商業中心廣場,/一個單體商業大樓,八層立體停車場;地下,地上,樓上停車場同時:停伍仟輛車的規模、己遠遠超過/《廣州、深圳》《重慶、成都》《上海、武漢》地下商業城市達三層,地下商業中心規模更是跨世紀工程,己超越上海(“上海南京路,淮海路步行街”),總面積高達九十多萬平方米,令人驚歎!我堅信:南京城市規劃佈局,一定是奔著;未來的政治“行政都城”而去!按照這樣龐大的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建設及遠遠超越曰本《東京都市圈》城市群,——放射型佈局,大開發模式;未來能容下“只少二仟多萬人口的超級城市”!世界級國際大都市!











衛亞平3


這是毋庸置疑的,南京的國家定位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唯一特大城市,這就意味著這片城市群除了上海老二就是南京,國家重大戰略值得信賴,上海和深圳就是鮮明的例子,只要給南京十五年時間,南京有這和上海相當的市域面積,人口相較於其他其他某某網紅城市是挺少的只有區區850萬人,江蘇省GDP第二,人均自然不會少,教育水平在國內數一數二985211全國第三,上海還有部分院校是從南京大學某院系分出去成立的學校,南京也在積極招賢納士,也設立了軟件谷,研究院等高新技術開發區,還擁有目前亞洲最大高鐵站方便出行,南京的定位可不像某旅遊城市那樣簡單!


攝影的豚鼠


中國一個城市能不能發展成超級大都市看兩方面,一是城市基礎,二是政策支持!背靠中國經濟第二大省,與廣東差距了了無幾,江蘇卻沒有一個一線城市,這合理嗎?如果長三角再出現一個一線城市那必然是南京,因為蘇州經濟結構單一落後多為外資加工企業,而且位置已經和上海融為一體,杭州已經把浙江的血吸的查不多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也步入了一個緩和增長期,後續發展勢頭會趨緩,反觀南京,產業上直接引進高級製造業,比如人工智能和芯片新能源等產業,後勁十足,擁有後發優勢,而且建國後南京發展其實是有意被抑制,如果不是被抑制,南京至少也要和廣州不相上下,但是現在仔細研究一下政策,青奧會,特大城市,江北新區,地鐵城建規劃一路綠燈,你還看不出中央對南京政策的改變嗎?

總而言之,經濟基礎沒的說,除了土地面積少點,但這個就是中央一紙規劃的問題,基本沒有短板,一旦中央和江蘇政策雙重加持,十年左右南京必和廣州伯仲之間!



椰子創業


做為全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南京,在全國省會面積排名第二,不過是倒數,在省內城市中,經濟總量也是第二,南京你就不能爭個第一。

特大城市、超級大都市,這些富麗堂皇的名稱真的配得上六朝古都南京嗎。試看近鄰杭州面積16000多平方公里,經濟總量佔全省的百分之二十,互聯網十,G20峰會,還有即將召開的亞運會,南京不覺得"亞力山大"?你還會說"土杭"。南京區區6000多平方公里面積,正好是人家一個零頭,還在整天談並句容吞鎮江,就不能少喊一句口號,多做一件實事嗎。

濟南很自然地並了萊蕪,南京並個句容傳了幾十年,如今又談並鎮江,感覺就像"蛇吞象",難道南京就守著明城牆,回憶"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而自我滿足嗎。改革就要付出代價,想當年,南京放棄位於蘇南的老八縣"江南福地句容",就是雙輸,離開南京的句容,在蘇南高速發展中被限制發展許久使經濟停滯多年,而南京也斷了與蘇南的直接聯繫,形成了南北長東西短的局面,並句容也好,失去句容的鎮江,完全可以與楊州合併,或者交南京代管,如果句容歸南京,一定是區縣中最強,完全不在話下。

南京要建成大都巿,還需要省政府在寧鎮揚、長三角一體化中全盤規劃,在提高"首位度"同時,探索在毗鄰地區設立特別合作區,實現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實現真正超級大都市。




清新閣言348475448349


很有可能。事實上,在最新的長三角規劃當中,南京就是被定位為特大城市的。

它在長三角中的地位僅次於上海,高於杭州、蘇州。

南京雖然GDP還輸給蘇州一截,但超越蘇州是遲早的事情,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南京的GDP已經超越了無錫,位居江蘇第二位,資金總量超越了蘇州,位居江蘇第一。未來是省會城市的天下,南京的發展勢頭如日中天,反觀蘇州,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著海運城市紅利見頂,蘇州的經濟日漸示微。當年蘇州的GDP直追深圳,僅次於北上廣深,如今被天津、重慶等城市超越,倒退了好幾位。

南京的人口曾錚勢頭不錯,2016年南京的常住門口為827萬。再看過去六年的人口增幅。我一般採用不與地方政府政績掛鉤的小學生人數作為衡量人口增減的指標。

從上圖可以看到過去六年南京增幅高達30%,在熱點城市中位居前列。從圖上可以看到蘇州、廈門、合肥增長很猛。這是有原因的,蘇州是因為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之前一直都是統計公辦學校,後來將民辦小學也納入計算,導致增幅非常高。

廈門是因為小學生人口基數小。合肥、成都則是在此期間有行政區劃調整,合肥吞併了巢湖部分地區,成都則吞併簡陽市。

按照這個勢頭,南京達到長三角規劃中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1000萬的目標,用不了幾年。

中央還批准了南京建設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刺激南京的經濟發展。對於南京的未來,非常值得看好。


天天說錢


一定能。南京是被嚴重低估的城市。

一個城市的發展,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位置,長期看文化。

首先說個題外話,最近兩年,南方經濟發展蓬勃向上,南北差距越來越大了,北方不行了的言論越來越多。我覺得言之過早了,不要高估了南方!無論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文化相對都比較封閉。珠三角的大開放,長三角的大金融、大物流在經濟發展初期佔盡優勢。但經濟發展到一定層次一定是拼文化,越包容的文化就越有利於迸發出新的經濟形態和活力。

說回南京,國內城市化浪潮嚴格來說才開始不到二十年。這二十年先是樹立標杆,突出一線城市,北上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展。而後是強省會戰略,省會和非省會副省級城市飛速進步,湧現出所謂新一線城市,在新一線城市中,以成都為代表的人口大省的省會表現尤為突出,咄咄逼人。南京在這兩次城市化大浪中始終有些低調。甚至長沙這樣的城市也有人拿出來和南京比。

為什麼南京會如此低調呢,跟南京在省內所處地位有關,儘管南京是省會,但經濟一直不是第一位,剛剛超過無錫沒幾年,想超過蘇州還要很多年。另外地理位置也比較偏,它的西邊,北邊,南邊都是安徽省,曾經安徽的省會就在南京,因此有人戲稱南京為徽京。


那麼我又為什麼說南京一定會成為超級都市呢。


第一,地理位置不差。有長江黃金水道和鐵路樞紐地位。可以輻射蘇南蘇北,皖南皖北,至少對於揚州、鎮江、滁州、馬鞍山等城市南京是唯一中心。


第二,科研教育水平非常高。高等教育方面,躲過了院校大合併的南京不聲不響,已經成了高教第三城,僅次於北京上海。中學教育也很強,這兩年衡水的一些中學火熱,但事實上它距離南京外國語學校這樣的中學差距還不小。小學教育水平也很高,我舉個小例子吧。十多年前我在南京工作,看電視談起教育減負,有個南京小學校長這麼說(不是原話,大致意思):接受教育的不同意味著就業機會的差別,而不同職業之間社會地位和收入差距巨大。什麼時候這種差距非常小了,不用減負自然也就好了,可以按照自己愛好來學習,來就業,否則學校內減少的負擔就會在學校外補上。前一陣聽衡水某個頂級中學的招生宣傳,說想提高成績,大多數學生得校外補課,家長很辛苦,到我們這裡來,所有想在校外補的課我們都在校內給補上,多省心。說的太對了!但你要是和十多年前南京那位校長說的話比較起來,會發現那位校長對教育現狀理解的多麼深刻。你覺得這樣的學校水平會差麼?


第三,南京是一個北方人管理南方城市,是南北方文化交融的典範。它有南方人的精細,如果你到過南京南站,或者你到南京各部門辦事,你會對這個城市的軟硬件有非常深刻地體驗。如果你沒去過,我再舉一個小例子,上個圖,南京的路牌,你們和自己城市比較一下啊!

南京的路牌是我到過幾十個城市中做的清晰沒有歧義的。

同時它又有北方的豪放,文化十分開放。我判斷文化是否開放一個小標準就是能不能拿當地人缺點開玩笑,也就是用地域歧視方式來判斷。南京有個著名主持人叫孟飛,我非常喜歡看他的節目,最讚的是誰在他節目中表現出地域歧視,他一定要制止,這個和我一樣。我會全力避免自己出現地域歧視,同時我對不同人對於地域歧視態度也很敏感。這點上最開放的是東北人,一個飯局,你拿東北人的出來說事兒開玩笑,桌上的東北人可能自己也樂的前仰後合,他們的文藝作品,比如小品一類的,也大多拿自己開涮。南京人這方面也和東北人有一拼。南京人自己編的歌謠唱到:“南京大蘿蔔,老頭兒怕老太,鴨子比雞吃滴快”。


京,首都之意,一國之都文化必須包容,北京在這方面很牛。南京雖不是首都,但文化包容確實是南方城市中少有的,我十分看好南京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