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繼正加緊建設的馬群換乘中心之後,昨日有關該中心和金馬路站換乘中心集疏運道路同期發佈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標。這也預示著城東片區未來將出現兩座以TOD模式開發建設的換乘中心,充分補齊片區現有的交通出行短板。
和金馬路站換乘中心相比,馬群換乘中心是南京第一個採用TOD模式開發建設的換乘中心。所謂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開發規劃一個居民或者商業區時,使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一種非汽車化的規劃設計方式。目前該項目的開發建設分為兩塊,具體以馬群南路為界線,分為東、西兩個地塊。東地塊規劃建設公交停保場,西地塊規劃建設換乘中心及商業開發。建成後,馬群換乘中心是一個集交通、商業、辦公、居住、文化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地上一層是公交換乘層,設有大型公交樞紐站和換乘大廳等。地上一層是公交車換乘層,二層是地鐵轉換層,三層及以上是商業場所。不僅可以直接換乘地鐵2號線和麒麟有軌電車,還可以乘坐S6號線、12號線,配建的800個停車泊位和2000平方米非機動車停車位充分發揮P+R的換乘優勢。
至於金馬路站換乘中心同樣採用TOD的開發建設模式,只不過規模更大。該中心建成後將成為一座集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於一體的綜合性客運樞紐。3條地鐵暢達主城,其中2號線連接河西和仙林,4號線連接龍江與仙林湖,12號線由金馬路始發對接翠屏山。根據此前規劃部門的公示內容,該換乘中心須配建不少於197個長途客車專用停車泊位,不少於23個公交車停車專用泊位。在客運停車場與換乘中心之間,集中佈置不少於24個出租車臨時停車泊位。另外,在滿足自身機動車停車配建基礎上,需額外配建不少於550個地下社會停車位,並預留汽車充電設施。
但目前兩大換乘中心的現狀周邊路網不完善,在換乘中心未建成的情況下,片區道路高峰期擁堵已經十分嚴重。因此,提前對周邊路網進行建設成為未來匹配換乘中心對外通行的有力保障。此次公佈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標正是基於該原因。
記者瞭解到,除馬群和金馬路站換乘中心外,南京還在規劃建設江寧竹山路換乘中心、浦口城西路換乘樞紐,這些換乘中心匹配城市軌道交通和內、外環快速路,不僅拉開了城市發展框架,也讓居民出行變得更為便捷暢通。
閱讀更多 南京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