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文 | 美物計

費玉清正式封麥了。

11月7日晚,小哥在臺北

唱了告別演唱會的最後一場,

為47年演藝人生畫下句點。

當晚,費玉清吐露真心,

“我也是一般人,總是會情緒起伏,

身為一個歌者,就是在尋覓他的知音,

一路相伴的人,早已哭成一團,

不敢輕易提起“封麥”二字。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費玉清這個告別,太長了,

從上半年唱到下半年,

從江南唱回臺北,

但依然令人不捨,

只盼“願你我有機會道一句珍重再見。”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一位‘果子—姑娘阿肆’的網友說:

“沒有一種告別是完美的,

我們生命中所有重要的告別,

都是突如其來的,

幸運的是他能給全世界的我們一次完美的告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費叔叔,我們永遠祝福你。”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我送你離開

千里之外

你無聲黑白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

費玉清四十年一成不變的穿著

那七八十年代的西裝,

唱著那七八十年代風格的歌曲,

奇怪的是他的歌放在哪個時代聽

都有種“小清新”的感覺,

毫無違和感。

01 人這一輩子,要經歷一場告別

六十一甲子,九轉一輪迴。

從2018年最後一天的南京,

他就開始了將持續一整年的告別演出。

63歲的他,

這一年的巡演滿載著他一生的音樂故事。

他於去年9月27日發佈了告別公開信,

他的告別信沒有煽情,沒有修飾,

僅僅是以“兩張手寫紙”的照片發佈出來,

足見樸實無華,情真意切,

一如他每次演唱會的現場一樣樸素。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多年以來,他所有的演唱會場

幾乎找不到任何宣傳海報,

他在世界各地舉辦演唱會,

每次他都特意招呼主辦方

“不要漲票價,不要排場,簡單樸素就好”,

這是他一貫的低調作風。

2019年的2月8日,

費玉清在臺北的告別演唱會上,

他仍然幾度哽咽。

他說:“放下這隻麥克風,我可能會彷徨。

但是一旦決定要退出演藝圈,

我就會退得乾乾淨淨,

像路人甲和路人乙一樣。”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從十七歲開始唱歌的他,

幾乎是馬不停蹄。

歌壇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他卻沒有什麼變化,甚至有點“呆板”。

但是有很多的人,

卻喜歡進入到他這種抒情的情緒當中,

同他共悲喜。

以後的演藝舞臺上,

他也永遠不會再出現了,

這每一個巡迴演出的舞臺,

都將是一個永別。

02 女有鄧麗君,男有費玉青

1973年,

他還是那個叫張彥亭的少年,

在臺北的狄斯角西餐廳駐唱了一個月之後,

便服兵役去了。

2年後,他結束兵役後,

再次回到臺灣,重拾夕日愛好,

他參加了臺灣中視的“星對星”歌唱比賽,

摘取了冠軍,清麗的嗓音,

脫俗的唱風,立刻獲得了注目。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當時“海山唱片”的總導演劉家昌聽完他的演唱後,

便立即簽下了他做基本歌手,

此時他也從了姐姐的藝名費玉綾,

叫費玉青。劉家昌大膽預測:

臺灣歌壇抒情歌曲,

女有鄧麗君,男有費玉青。

兩年後,他又更改藝名為“費玉清”,

意思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此後他的演藝之路走得可算是順風順水。

他與生俱來的獨特氣質,

傲立寒雪,自成一派,

成為中國風的代表唱將。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他在1980年發行的中國風專輯

《變色的長城》和《夢駝鈴》

都被納入臺灣流行音樂100張最佳專輯中。

也是在那一年他擊敗了

連續三屆壟斷臺灣“金鐘獎”的劉文正,

斬獲了“金鐘獎”。

自此連續6年,

他成為臺灣“金嗓獎”十大最受歡迎歌星,

與蔡琴、葉佳修、劉文正等巨星分庭抗禮,

成為整個七十年代臺灣最著名的“金嗓歌王”。

如果說演藝圈裡十年一次浪淘沙,

他是一個經歷了四次浪淘沙,

卻依然在舞臺上屹立不倒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這便是他的難得之處。

03 一生未婚,是一生的傷痛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他又有顏值又多金,為什麼一生未婚?

正值事業的黃金期,

他便遇到了一生摯愛。

這是他一生的傷痛,

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藝術之路。

費玉清和日本女星安井千惠雙雙墜入愛河。

然而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

結婚永遠都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他們在臺灣舉行了訂婚宴,

可就在訂婚宴上,

安井千惠的家人忽然提出讓費玉清放棄國藉,

入贅到日本的女方家。

這個提議在費玉清這裡是不可能的,

不能入日本國藉,

似乎是觸碰到了他的底線。

他心灰意冷而又決絕地離開了訂婚的宴席。

既然愛情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那就給彼此自由。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他寧願用餘生望著她,

也不會忘記她。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他所有的歌中,

不乏“思念、等待、送別、真情·····”的字眼。

如舒婷的《致橡樹》所說: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既然枝高就不攀了,

給自己保留最後的尊嚴。

選擇放棄摯愛後的他,一直保持單身至今。

他也曾說過:“說出口的愛,

哪怕在錯過之後,也無法輕易改變。”

看來只有心懷深情才能唱出深情的歌。

04 《千里之外》永不過時的聲音

大陸歌迷第一次領略到費玉清的風采,

《一剪梅》在大陸開始播放的時候。

其中費玉清就有一批媽媽級歌迷。

“真情像草原廣闊,層層風雨不能阻隔;

總有云開日出的時候,萬丈陽光照耀你我······”

聽他的《一剪梅》,

你彷彿置身於雪花飄飄的冬日,

看見伊人站立雪中,

還有縷縷梅花的香氣撲鼻而來,

那種廣闊的真情,那種自由的心靈。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迷戀費玉清的媽媽級歌迷中,

有一位叫葉惠美的臺灣本地人。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艱難地獨自撫養兒子,

堅持讓他練習彈鋼琴,

最終兒子成為華語音樂在21世紀的

第一個自己唱歌自己譜曲的偶像級歌手

——周杰倫。

周杰倫的媽媽就是費玉清的忠粉,

因此周杰倫一直期望能和費玉清合作,

以完成媽媽的夙願。2008年春晚上,

周杰倫費玉清合唱了《千里之外》,

R&B的流行風與中國風的巨大反差融合在一起,

竟然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催生出一種叫做“混搭”的時尚風。

有網友打趣說:

“聽了費玉清和周杰倫的《千里之外》,

耳朵都會懷孕十個月。”

而成名於上個世紀70年代紅於80年代的費玉清,

竟然通過這首歌又迅速地吸引了大量年輕歌迷。

新生代的歌迷這才發現

他們本以為過時的上世紀的那個聲音,

現在聽起來竟然有種強烈的震撼,

純粹且美好。

05 頑童小哥,一本正經的搞笑

費玉清總是如他的歌聲一般,

不緊不慢,不慌不張。

卻可以一本正經的“騷包”逗翻全場。

費玉清剛開始跨行做主持人就很成功,

這可能與他的主持人哥哥的耳濡目染有關,

他主持《龍兄虎弟》中頭炮就模仿陳小云的《愛情恰恰》,

整個爆笑全場。

他略帶誇張地生動表演,

直接帶動了節目收視率的節節攀升。

他模仿周華健唱歌,

再加上那如“大猩猩”一樣的動作,

在舞臺走來走去,

連周華健本人都捧腹大笑。

模仿蔡琴,

他也能抓住蔡琴的典型動作,

提著裙子從臺階走上來,

唱歌時的眼神非常自信,

像學校的教員一樣。

在場的蔡琴笑到“崩潰”。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當然他在模仿別人的時候,

他自己也在被模仿。

他唱歌時的精典POSE是:

立正,站好,仰著脖子,看著屋頂,

脖子扭來扭去,活像一隻長頸鹿。

在參加《天籟之音》節目時,

楊坤說:“小哥,你要是唱歌的時候,

能把你的頭低下來就是最大的突破。”

費玉清堅決的說:“那就突不了破了。”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似乎觀眾不覺得他

那一套保持了幾十年的動作就是缺點,

反而是優點,是專屬於他的特徵。

其實細細想來,他的歌沒有年代感,

而且和哪個年代的歌曲都能搭在一起唱,

還能唱出別一番風味。

這也許與他不僅是一個悶騷男,

還是一個毫無代際感的頑童小哥有關。

06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當然繁華背後,

當費玉清親手寫下“退出”聲明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

這個舞臺上能口吐蓮花的小哥,

內心有著難以逾越的坎兒。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2010年母親的逝世,

他很久都沒法從傷痛的情緒中走出來,

2014年演唱會他因思念母親而淚灑舞臺,

演唱會的前排座位上

也特地留了一張空位給天堂的母親。

2017年他因演出再一次錯過與父親的最後一面。

他的餘生不止是傷痛,

還有將要伴隨他終生的遺憾。

在那封親筆信裡,費玉清這樣寫道:

“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我知道是我該停下來的時候了,停下來我才能學習從容品味人生。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在這許多年的歌唱歲月當中,

費玉清對歌唱始終樂此不疲、一往情深,

巡演結束後他的理想生活就是放慢腳步,

拾拾花、弄弄草,恢復到從前,

他還沒有踏入到演藝圈的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

此時此刻的費玉清,

已為他的歌唱生涯

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讓人不覺心生敬佩。

07 願萬千梅花,只為你一人飄香

也許詩人艾青的《我愛這片土地》

最能表達費玉清在演藝圈的這段心路: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每一個地方,每一場巡演,

他都深情哽咽,

只因他深深愛著他這份

堅持了四十年的藝術沃土。

費玉清:今昔一別成絕唱,道一聲珍重

重拾往日的感動,驀然回首,

大家驚喜地發現歌壇還有一位歷經

幾度世代交替而不會隕落的“老歌之星”。

致敬費玉清:

願萬千梅花,只為你一人飄香。

願在告別費玉清的時候,

我們也能充實的獨處,放下浮躁,

安靜的做喜歡的事,

堅守心靈的那一片淨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