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發點
所有頂級的戰略思考方法,本質上都是“時空尺度”的切換。讓我們從眼前熟悉的尺度裡跳出,看到更大時空下的動態規律——有時,我們在“點”上努力十分,都不如在“面”上努力一分帶來的影響大。
1⃣️為什麼剛才這個點讓我有啟發?它在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點讓我有啟發,是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思考問題更多地會關注當下。比方說,為了達成一個目標,我可能會找尋達成的方法,一旦發現某一條路可行,就會著手去做。
而不是先窮盡所有的可能性,多問自己幾個“還有呢”“還有呢”,直到把所有可能的路徑、資源都優勢組合完畢,再從中挑出一條合適的路子。
說得好聽是“英雄之旅”的靠自己路線,其實仔細想想,是不懂得借勢,也不曉得資源整合完全可能爆發更多的潛力。
而無論是成甲老師分享的微觀尺度的眼前原因,還是中觀尺度的中期原因,或者是宏觀尺度的長期原因,最後都是為了解決“在複雜情境下,如何避免短視,並做出長週期對整體有效的的策略”的問題。
2⃣️我能夠把這個啟發點用於3個不同的事情/場景嗎?
要給別人建議或者自己要做決定前,先摒棄最先出現的3個點子,用天時地利人和、短期中期長期的視角,畫流程圖/思維導圖,梳理所有的可能性。
001 客戶來源
短期:朋友
中期:轉介紹
長期:公開平臺分享
002 研究領域
長期: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中期:相關領域的paper
短期:自己做決策的過程覆盤
003 孩子教育
長期:希望孩子一直對世界抱有好奇心,也知道如何探索感興趣的領域
中期:每年review他的興趣,過去一年的成長,未來一年的規劃
短期:鼓勵他從各種渠道找尋問題的答案,思考如何做到更好
3⃣️我能用這個啟發點賺錢嗎?
思考互聯網保險對於傳統線下保險從業人員的利弊,利用互聯網沉澱一些不容易過時的保險理念。
4⃣️這個啟發點有沒有其他類似的知識/思維模型?
理性決策
戰略地圖
假於物
共生
5⃣️下一步我可以馬上做什麼?列行動清單。
每天寫一個決策覆盤,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維度思考它對於自己的意義。
閱讀更多 牛牛的Annie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