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開了2
一百畝地,看起來不是特別多,但在如今變幻莫測的市場、難以摸到種植方向的大環境下,能夠承包下一百畝地來搞種植,應該也是屬於家裡有礦的樣子。
總的來說,承包費可能佔了一半的成本,各地情況不同,如果減去土地流轉補貼,每畝地的承包費可能在500元以內,100畝地就是5萬元。然後是人工、種子、肥料、農藥、水費和其他雜項費用,每畝地的總投入可能會接近1000元,一季農作物從播種到收穫動輒幾個月,說起來壓力還是挺大的。
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那麼如果有一百畝地,種什麼前景比較好呢?
這裡以個人可能不太成熟的意見提供兩個方向:保守的穩妥型、激進的搏一把型。
一、保守的穩妥型
如果想穩妥一點,不求賺多少錢,可以選擇大眾化的品種,畢竟穩定勝過一切。
1、首選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土豆等
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屬於中國三大主糧,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麥和水稻的市場相對穩定一些,玉米從目前來看,價格略有上漲,市場行情看好,土豆有說可能會成為第四大主糧,而它的百搭屬性也使得它的市場很龐大,無論是做為糧食、飼料還是工業生產如澱粉、葡萄糖、酒精等,用途都非常廣泛。這幾種屬於不怎麼會犯錯的品種。
2、其次是各類綠葉蔬菜,如大白菜、菠菜、生菜、上海青、萵筍等
綠葉類蔬菜的生長期比較短、接茬靈活、轉化率快,產量高,市場消耗也大,是比較傳統和穩定的種植類別,一般情況下種植風險較小。
不過也需要根據當地市場情況進行品種挑選,既容易銷售也方便儲存和運輸,比如在北方,大白菜的消耗量大,就可以選擇種植大白菜。
二、激進的搏一把型
如果想通過那一百畝地實現人生價值,拼搏一回,就選擇經濟價值高的品種,人生難得幾回搏嘛。
1、首選香椿、葡萄、大蒜等
香椿是一個新興事物,如今也可以說是種植明星之一,市場價格高,利潤可觀,不過它的保鮮期和食用期比較短,如果大規模種植後集中上市,可能會對價格造成一定的衝擊,儲存和運輸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需要提前對市場有個考量並且做好銷售渠道。
葡萄做為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水果,也是受到大家歡迎的一種水果,市場需求大,不過前期的投入也比較大,需要2-3年才能開始有收益,另外品種要選擇好,才能獲得好的回報。
大蒜的外號叫做“蒜你狠”,是因為它時不時的來一波高價行情,它是家家戶戶幾乎每餐都離不了的一種調味類作物,銷路一般不愁,但起伏的市場價格讓人猶如坐過山車一樣,比較刺激。
2、其次是花生、芝麻、油菜等
花生、芝麻和油菜不單單可以直接食用,也是榨制食用油的基本品種,如今食用油價格的節節攀升也帶動了它們的價格水漲船高,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範圍,花生也是製作各種零食的好原料,需求較大。
【總結】無論選擇種什麼,最主要的是對市場進行一個全面的考察和判斷,不要盲目跟風,因為等你發現今年種這個很賺錢的時候,基本等於大家都發現了,然後一窩蜂的都去種,結果後來市場飽和了,價格一落千丈,砸自己手裡了。
一百畝地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既然幹上了那就要以一種長期發展的眼光去做,而不能只注重短期效益,這樣才能獲得長久穩定的回報。
一曲煙雨
在農村承包一百畝地種什麼前景好!利潤怎麼樣!這個問題問的出了太多80-90後的心聲了!出生在廣東農村的我,從小便在家幫爺爺奶奶幹農活出身對於這些還是有點了解 !在農村一百畝種前景好的還是很多的! 1:種番薯!2:種西瓜!4:種青椒!5:種稻谷!6:種各種蔬菜!7:生花生!8:種生姜!9:種甘蔗還有很多可以種的!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產品的銷路還是不怎麼擔心!種什麼前景好的!具我瞭解種番薯還是不錯的!我村去年外包200畝地出去給人家種番薯!今年清明節我回去聽村裡人講有老闆以5000元一畝的價全買了!當時村出租地是500一畝!請本村5個村農管理和打雜!工資大慨是月2000。肥料和其他的我不怎麼清楚!但不管怎樣年收入20萬不成問題!其他現在在農村手上有百畝地還是有搞頭的!但自己也要去了解要種植品種的價格動向!
奶爸阿輝
我們這邊的土地以前自己種植小麥,像我家的18畝土地除去所有種植成本,一年的純收入也就5000元左右,這點收入,說的難聽點,剛夠我家5口人的口糧。最近幾年土地被當地種植大戶以每畝500元的價格承包種上了紫花苜蓿,一共能收9000元的地租,反倒省去了很多麻煩。照目前紫花苜蓿的價格來看,種植前景和利潤要遠遠大於種植小麥。
在我們這邊的農村承包100畝地種植紫花苜蓿,據我瞭解一年的純收入能達到15萬元左右,總體來看,前景和利潤相當不錯。
紫花苜蓿屬於多年生豆科類牧草,平均壽命長達5~7年,營養豐富、產量高、適口性好,被譽為“牧草之王”。種植一畝紫花苜蓿的成本僅需500元,不僅管理簡單,還能為種植戶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不光如此,當地有關部門前三年每年給種植大戶一畝地500元的補貼,光這筆補貼就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種植大戶前期資金不足的問題。
這邊的苜蓿全是水澆地,長勢良好,產量高,一畝地的紫花苜蓿每年可收割3~4茬,能產鮮苜蓿草6000~8000公斤,據統計,一畝紫花苜蓿能飼餵15只左右的羊或者3~5頭牛。
紫花苜蓿的管理也很簡單,只要按時割茬、澆水、打藥、施肥,基本上不需要專門的看護。近幾年牛羊價格高,紫花苜蓿的價格也一路走高,種植大戶從中獲取了不菲的利潤。
以我們這裡的實際種植效益來看,承包100畝地種植紫花苜蓿前景很不錯,純利潤能達到一年15萬。也許在有的人眼裡看來這些錢並不多,但對於靠土地吃飯的種植戶來說,能做到這個收入已經心滿意足了。
西北郭郭
承包田,現階段是很容易的事。在退租、拋荒越來越嚴重的當今,只要你出合理的價格(我們這裡一般是300一400元一畝)。那麼,租下田後到底種什麼呢?我這裡有一個低投資(10萬元足夠),利潤達10萬以上的成功案例可供南方朋友參考、北方朋友借鑑。
種水稻泰優390。
泰優390,系三系雜交遲熟晚稻,株高105.2釐米。做晚稻種植,時間在118天左右。做早中稻種植,時間在128天左右。它具有如下特性
1,抗性好:葉廣溫4.8度,穗頸瘟6.7級、稻瘟病抗性綿人合指數4.7。白葉枯病抗性6級,稻曲病抗性6級。因而適合種植的區域很廣。
2,米質好。出糙率81.6%,精米率73.%。是國家一級大米,具有軟、香、微糯的特點。精米在市場上的售購價在2.5元一2.7元之間。新谷價格一般超過140元每百斤。由於種植的人還不多,到年底時收谷價一般會在170一180元每百斤。大米在市場上出售價在2.5一2.6之間。
3.市場銷售不用擔心。因為是剛推出的優質大米,市場很活躍。大米加工廠大都與當地的賣種穀的有聯繫。買種穀時達成推薦銷售協議就夠了(賣種穀的很樂意推薦,這可增加店裡的生意)。如若你自己加工成精米到市場上賣則利潤更高。
4,再生稻產量高,一般會有400左右。
5,利潤分析
①,投入
a,種穀,因為是機插,種穀需3斤一畝。成本為38元X3二108元。
b,犁田80元一畝、插30元每畝、收割70元一畝。三項為180元每畝。
c,化肥70元每畝、除草劑6畝一畝,統防統治70一畝(其他品種要100元一畝),小計146元每畝。
D穀子烘乾費每斤0.1元,每畝130元。
E,雜工費用200元一畝。
f,租金,400元一畝。
G,再生稻開支,300元一畝。
共計開支為:1464元。
2,收入
a,中稻收入160元/百斤Ⅹ13=2080元
b,再生稻收入,250元/百斤X4二1000元。
總收入為3210元。
3,純收入3210一1464=1746元每畝。
當然,這種收入是基於精耕細作,懂高產種植和合理用工、精打細算的前提下才能獲得的收成。就算是粗放式種植管理,每畝的純收入也可達到1000元的純收入。一百畝田,你的收入你知道了。
還有一個小巧門告訴你:種穀、農資、田租是可以待穀子賣掉後再給錢的。看你會不會談了。
北方的朋友,你能否從這個案例中找到商機麼?!
職業農民蔣大叔
在農村承包一百畝地種植什麼前景好,利潤怎樣?這個要看你是旱地還是水地。
是旱地的話我建議你種植以下作物:
一、百合,這個是對肥量需求比較大的一種作物,比較適合於旱地種植。由於其可以藥、食同用,所以比較受市場歡迎。種植的好的畝產量可以達到1800~2000斤,以地頭收購價5元/斤算,一畝地的毛收益可達一萬元左右。
二、絲瓜種植,這個主要是要有好的銷路。小編老家這邊成片種植絲瓜的種植戶很多,主要是對接廣東深圳的大型超市。加上規模化種植還有地方政策補貼,一百地的純收益也有4000~5000元。
是水田的話我建議你種植以下作物:
一、蓮子種植,種那種又產蓮子又產藕的,順便在裡面套養一些魚或泥鰍之類的增加收入。這個在小編當地比較流行,一畝田只要產幾十斤白蓮,基本上就可以回田租本了,而泥鰍和魚的收益基本上都是隔外的,效益的話養殖的好也可達到4000~5000元/畝。
二、水稻套養小龍蝦,這個也是目前比較經典的模式,只不過這個投資會比較大點,一畝田前期得投入3000~4000元。從第二年開始,投資相對較小了,畝利潤也可以達到3000~5000元/畝,比較適合準備長期搞蝦稻套養的養殖戶。
總之,在農村承包一百畝地搞種植,是一個非常枯燥無味又辛苦的事情,沒有資金,又沒有技術的人,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因為目前許多行業正面臨洗牌階段,對於所產生的行業風險巨增。
壞男人說小龍蝦
在農村承包一百畝地種植什麼前景好,利潤怎樣?
說到種地,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種植玉米、水稻和小麥等。然而,從獲利的角度來說,承包土地種植這三種糧食作物是不賺錢的,一年下來收入,估計趕不上打工。所以,需要創新,尋找一種更能夠產生效益的種植項目。比如種植馬齒筧——蔬菜之中的藥材。
馬齒筧種植前景
馬齒筧,在我們村裡屬於一種野菜。它的嫩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很高,征服不少的消費者。此外,剛才在上面提及,馬齒筧是一種蔬菜中的藥材,它可清熱解毒,可消腫抗菌,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把它當做蔬菜食用的原因。
那麼,種植馬齒筧,當作一個產業去發展如何呢?一是,馬齒筧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耐旱也耐澇,常見於菜園、農田、路旁等地,人工種植具有可行性;二是,馬齒筧的價格比水稻、玉米和小麥等糧食價格要高很多,新鮮的馬齒筧收購價格可以達到2元/斤,菜市場上零售價在4~6元/斤,幹品的話,可以賣到10元/斤。
馬齒筧種植效益
馬齒筧種植容易,一次種植可以多次收割,畝產量可以達到6000斤。成本投入大概在8000元左右。成本高,主要是來自於肥料支出,因為每次收割之後就需要施肥,確保收割下一批。照此計算,直接出售新鮮的馬齒筧,單價是2元/斤,總產值可以達到12000元,減去成本之後,可獲利4000元。
那麼,承包一百畝土地,每畝帶來4000元的利潤,一年總共可以獲利40萬元。當然了,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計算,要真正能夠實現,得需要解決一個大問題,就是銷路的問題。因為,一兩畝的馬齒筧銷售容易,但是100畝的馬齒筧就難說了。所以,在種植馬齒筧之前,先要了解一下當地市場,確保有一定的銷售門路之後,在進行投資。
好了,以上關於在農村承包一百畝地種植什麼前景好,利潤怎樣?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板藍根
板藍根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板藍根生長環境的選擇 板藍根對溫暖氣候較為適宜,適合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及腐殖質壤土中生長。
2、整地 地塊前茬要避開十字花科植物。秋、冬季將土深翻30釐米,然後畝施農家肥(充分腐熟)2000~3000千克,再將土耙細。翌年再翻1次,播種時耙細整平作畦,畦寬約90釐米。
3、播種 分春播和夏播,春播時間為3~4月,夏播時間為7月上中旬。播種時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釐米順畦開溝、溝深3~4釐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覆土2~3釐米,播後稍加鎮壓,畝播種量1.5千克左右。氣溫18℃~20℃時6~8天出苗。夏季播種可適當將行距加大,播種時間不宜過晚,否則幼苗生長細弱,抗病力差,影響種子產量。
4、田間管理 幼苗期及時除草,苗高5釐米左右鬆土除草,按行距6~8釐米定苗,乾旱時可在早晚澆水,6~7月畝追施過磷酸鈣7~10千克也可追施人糞尿。雨季注意田間排水,避免爛根。夏季播種在入冬前澆1次透水,結凍前後畦面蓋土防寒,以利幼苗越冬。春季返青前除去防寒土,在開花之前適當追肥和灌水,種子快成熟時因花序較重容易倒伏,可搭架將果穗架起。
5、病蟲害防治 ①、霜黴病:清潔田間減少病源,不能連作,同時要避免與十字花科植物輪作,發病初期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65%的代森鋅600~800倍液噴霧;②、蚜蟲:可採用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7~10天噴1次,連噴2~3次;③、菜青蟲:小面積發生可人工捕殺,在面積發生時可用敵百蟲噴殺。
6、採收 春季播種可收2次大青葉,第1次在6月下旬,第2次在9月下旬與根部兼收同時進行。將葉片全部割下,挖出的根去淨泥土,曬乾分級包裝出售。
1、秋季板藍根常見病害及防治
秋季是板藍根病害的多發期,病害嚴重時會影響其產量和質量。防治板藍根病害必須對症下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將板藍根秋季易發生的幾種常見病害的症狀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霜黴病 症狀:危害葉部。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發病初期僅葉背出現灰白色霜黴狀物,葉片無明顯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進一步發展則成綠色小圓斑,以後變為褐色枯斑,嚴重時褐色枯斑連成大斑,病葉邊緣變褐乾枯,直至整個葉片乾枯死亡。此病田間溼度大、溫度高時易發生。防治:大雨過後及時開溝排水,保持畦溝流暢;對過密的枝葉應摘除,保持田間通風透光;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灑葉面,每7天一次,連噴3~4次。
根腐病 症狀:危害根部。發生時鬚根和主根根尖先受害,呈黑褐色,至根系維管束呈褐色病變。後期整個根部腐爛,地上部植株萎蔫,最後逐漸枯死。此病生長中後期易發生。防治:中耕追肥時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增強植株抗病力;發病初期用5%石灰乳澆灌一次病穴,並用50%退菌特600倍液噴灑病區1~2次;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拿出田外,集中燒燬或深埋。
菌核病 症狀:危害莖葉部。葉受害時初為水浸狀青褐色病斑,後全葉腐爛,僅留葉脈。莖受害時皮層腐爛,莖杆破裂成亂麻狀,佈滿菌絲,莖內外及葉片有黑色鼠糞狀菌核,以莖基部近土表處菌核最多,後期全株枯萎變黃死亡。此病重茬地、乾旱地易發生。防治:播種時實行輪作,減少病菌傳播;天氣乾旱時注意及時澆灌,以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宜;發病初期用5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噴灑莖葉,每5天一次,連噴3~4次。
2、板藍根秋季要防病
秋季是板藍根病害的多發期,現將板藍根易發生的幾種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霜黴病 危害葉部。植株下部靠近地面的葉片先發病,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發病初期僅葉背出現灰白色霜黴狀物,葉片無明顯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進一步發展則成綠色小圓斑,以後變為褐色枯斑,嚴重時病葉邊緣變褐乾枯,直至整個葉片死亡。此病田間溼度大、溫度高時易發生。
防治方法 ①大雨過後及時開溝排水,保持畦溝流暢;②對過密的枝葉應摘除,保持田間通風透光;③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灑葉面,每7天一次,連噴3~4次。
根腐病 危害根部。發生時鬚根和主根根尖先受害,呈黑褐色,至根系維管束呈褐色病變。後期整個根部腐爛,地上部植株萎蔫,最後逐漸枯死。此病生長中後期易發生。
防治方法 ①中耕追肥時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增強植株抗病力;②發病初期用5%石灰乳澆灌一次病穴,並用50%退菌特600倍液噴灑病區1~2次;③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拿出田外,集中燒燬或深埋。
菌核病 危害莖葉部。葉受害時初為水浸狀青褐色病斑,後全葉腐爛,僅留葉脈。莖受害時皮層腐爛,莖杆破裂成亂麻狀,佈滿菌絲,莖內外及葉片有黑色鼠糞狀菌核,以莖基部近土表處菌核最多,後期全株枯萎變黃死亡。此病重茬地、乾旱地易發生。
防治方法 ①播種時實行輪作,減少病菌傳播;②天氣乾旱時注意及時澆灌,以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宜;③發病初期用5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噴灑莖葉,每5天一次,連噴3~4次。
3、板蘭根種植技術
??植物特徵:高30—35釐米。根入藥為板蘭根,葉入藥為大青葉。
生長習性:對土壤要求不嚴,冷暖地區一般土壤都能種植。怕積水,喜陽光。可連作。?
栽培管理:用種子繁殖,春播和夏播。春播:3—5月間,選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土壤,按行距6—7寸,劃半寸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腳踩一遍,或用大鋤連續推兩遍,摟平澆水。一般在18度左右,7—10天出苗。夏播:6月至7月間,方法同春播,4—5天出苗。?
田間管理:苗高2寸左右定苗,株距1.5寸左右,小滿至芒種節,每畝可追施酸銨1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埋土後澆水,夏至小暑節進行割葉,割葉後4—5天澆水時,可追尿素10公斤。?
採收: 在10月間地上部枯萎後刨根。一般春播的應在立秋至霜降時採挖,秋播的宜在霜降後採挖。根據各地經驗,秋末採挖的質量優於春季採挖的,因此應提倡秋季採挖。採挖時先在畦旁開挖60釐米深的溝,然後順序向前刨挖,去泥土,曬至7~8成幹,紮成小捆,再曬乾透。以根長直、粗壯,堅實、粉性足者為佳。在北方6月下旬苗高18~20釐米時可收割一次葉子,割時留茬3~5釐米,待苗子重新生長可再割一次葉。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每年可收葉3次,曬乾即為藥用大青葉。
加工:採收後抖淨泥土,在蘆頭和葉子中間用刀切開,分別晾曬乾燥,除去黃葉和雜質,即為商品板藍根和大青葉。
4、板藍根春播的季節小點撥
目前中藥材板藍根在市場上看好,現在又到了板藍根春播季節,那麼,板藍根在春季如何栽培呢?
一、選地、整地板藍根是一種深根性植物,主根長可達40—50釐米,所以應該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種植。播種前探翻土地20—30釐米,沙土地可以稍微淺一些,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然後打碎土塊、耙平作畦,一般畦寬1.5—2米,高約二十釐米。
二、播種板藍根應該在三到四月份播種。播種時先在畦面上按20—25釐米行距劃出兩釐米左右深的淺溝,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一釐米左右,稍加鎮壓、乾旱時要適當澆水。溫度適宜時,播種後7—10天就可以出苗,每畝用種量1.5—2千克。
三、田間管理苗高7—10釐米時應結合中耕除草及時間苗,最後按株距6—8釐米定苗。定苗後,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適當追一次人糞尿或化肥,平原多水地區或多雨季節,四周應加開深溝以利於及時排水,避免爛根。如遇伏旱天氣可在早、晚澆水,一定不要在陽光下暴曬。
四、採收與加工春播板藍根,可收割2—3次葉子,第一次在6月中旬,苗高20釐米時進行,留茬2—3釐米以利發新葉;第二次在8月下旬進行,伏天高溫季節不宜收割,以免引起成片死亡。收割後的葉子曬乾,即成藥用大青葉。以葉大、少破碎、乾淨、色墨綠,無黴味者為佳。板藍根應於入冬前選晴天採挖,挖時務必深刨,以防把根刨斷。起土後,去淨泥土和莖葉,攤曬至七八成幹,紮成小捆,再曬乾就可以出售。
5、板藍根栽培技術
1.選擇好品種
我國各板藍根產區由於長期栽培。形成了很多地方品種,如河北、江蘇和浙江三省栽培的菘藍,在植株形態、葉片大小、色澤,以至果實種子的形狀、大小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小果菘藍產於我國新疆,中亞、伊朗、巴基斯坦亦有分佈;長圓果菘藍產於我國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蒙古也有分佈。功用與菘藍基本相似。
2.選地、整地、施肥
菘藍喜歡溫涼的環境,耐寒冷、怕澇漬,宜選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播種前一般先深翻土地20~30釐米,沙土地可稍淺些。施足基肥,基肥以廄肥、綠肥和焦泥灰為主,然後打碎土塊,耙平。在北方雨水少的地區作平畦,南方作高畦以利排水。畦寬1.5~2釐米,高約20釐米。
肥源充足的地方,在間苗時施清水糞。割第二次葉後,重施糞肥,以利根的後期生長。
3.繁殖方法
採用種子繁殖,4月上旬播種,常用寬行條播或撒播。播前把種子浸溼、晾乾,隨即拌細沙進行播種。每畝用種量約1~2千克,播後7~10天出苗。長江以南產區,如遇茬口安排困難,可在麥收後進行夏播。
4.田間管理
出苗後,應抓緊時機,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同時按株距7~10釐米定苗。多雨季節畦溝加深,大田四周加開深溝,以利及時排水,避免爛根。如遇伏天干旱天氣,可在早晚灌水。
南山農場主
如果有一百畝地,地理位置好夏天不被水淹,可以考慮種二十畝的無花果,當年種植當年就掛果,當年就有收益,一畝地可以栽220棵樹苗,秋天或春天栽,非常好管理,下圖是我果園出的無花果和樹苗
靖美園藝
我們這裡是平原地帶,對於承包100畝地的話現在應該有一定的難度。既對於我們這裡的土地來說因為在剛開始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是把我們村裡的所有的土地都分級別了,既有土壤肥沃的和肥力比較差的,一家一戶都得分有好的和不好的地塊,這就是造成了我們這裡的土地比較分散。
現在隨著大田農作物的價格行情走勢不是太高,進而導致了大規模承包土地的種植戶出現了很多跑路的情況發生。針對於我這幾年在家種地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在種植一種農作物之前首先得對於其這一年內的價格行情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我們這裡的農作物是一年兩熟,承包土地的時間點在秋收以後,所以種植的農作物分為秋種和夏種。
秋季種植可以選擇的有小麥,大蒜和大蔥。夏季農作物的種植比較多花生,紅薯,玉米,朝天椒以及其它的蔬菜類。
100畝地的種植屬於大規模種植了,所以我絕對應該這樣做比較合理一點在大蒜價格行情走勢比較低的年景,可以選擇依種植大蒜這種經濟農作物作為突破口。100畝地可以種植50畝地或者直接就是100畝地,(投資的資金的到位)按照今年大蒜的價格行情來看,一畝地能夠淨賺5000元錢還是可以的,夏季農作物的種植可以選擇種植花生,蒜茬花生在我們這裡的優點還是比較明顯的:易於管理,產量比較高。蒜茬花生可以選擇在大蒜收穫以後犁地起壟,這樣的話可以直接噴施封閉性的除草劑,進而減少了花生的田間管理工作。並且花生的收穫現在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收穫,有專門犁花生的設備,也有大型自走式花生摘果機。這樣的話就大大的節約了投資成本。最重要的是蒜茬花生的產量可以達到每畝地900--1000斤.花生的價格基本上穩定在2.0元每斤左右。
豫東小農
1.農家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農家樂的模式並不陌生,這種項目專門針對遊客而設定,提供吃穿住行等一體化的遊玩體驗。通過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滿足遊客的需求,而這種方式也包括觀光型模式、民間藝術型模式、餐飲型模式,讓遊客充分體驗到農村風光的樂趣。
2.公共基建和休閒一體化
這種模式主要存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規劃一大片土地作為農村生活的體驗場所。在這裡有著生活的一切基礎設施,也有風和日麗的鄉村景色,更是環保和自然的結合場所。這裡的規劃主要由政府所主導,通過對生活最基本需求的建設來引領農民的建設之路。這裡可以是休閒場所也可以是度假聖地。
3.吸引市民的加入
由於城裡人並沒有一畝三分地,而他們有些人也想體驗種地的感覺。於是這種模式就此產生,通過招租的形式把自家的土地出租出去由市民自己打理,或者可以依照市民的需求幫他們種植。
4.打造品牌理念
想要提升農家園的價值,那就要先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特色,依靠自己的特色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經營者可以通過門票和出售自己的產品來增加收入。
5.新農村的旅遊業發展
隨著新農村口號的提出,如今的農村也建設的十分有特色。因此可以通過發展旅遊的項目將農村打造成度假聖地,這樣的模式也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6.技術性模式
現在農村旅遊業很火,可以建設一個專門的技術性農園,通過對農業的講解和教育並現場學習種植的技術來吸引大家的目光。也可以引入新型的農業科技園,為未來的農業發展構想新的藍圖。
7.休閒度假觀光團
隨著休閒養生概念的提出,很多城裡人都學會到農村去養生。畢竟這裡最不缺的就是新鮮,不管是吃還是玩都講究新鮮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