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超級英雄電影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
漫威的《復仇者聯盟4》,兩度打破影史票房紀錄。
先是《泰坦尼克號》。
再是《阿凡達》。
成功躍居世界影史總票房榜第一名。

《復仇者聯盟4》
相比之下,隔壁DC自從《海王》之後就寂寂無聲。
是嗎?
不。
因為他。
他是誰?
Joker。

《小丑》
蝙蝠俠的頭號死敵。
DC最偉大的反派。
IGN評選的史上最偉大漫畫反派角色第一名。
“你要不說,我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厲害。”
《小丑》
擁有這麼多頭銜,這麼高的熱度。
DC卻始終沒有交代清楚他的來源。
不過這一次,想必不會讓影迷們失望。
因為他的獨立電影要來了。
——《小丑》。
《小丑》
日前,DC獨立電影《小丑》曝出完整版預告和三張官方海報。
並且定檔2019年10月4日於北美上映。
能否超越《海王》的成績呢?
不得而知。
不過在觀看了預告片之後,小嗨覺得,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小丑》
在眾多關於小丑起源的說法當中,有一種,幾乎已經被大眾接受。
他原本是化工廠的工程師。
夢想著成為一名喜劇演員。
可在這兩方面都沒能成功。
《小丑》
迫於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夥同兩個罪犯偷偷潛入化工廠。
結果蝙蝠俠出現,及時制止了犯罪。
同時也使得小丑不慎跌入一桶化學藥劑當中。
這個可憐人,從此變成了DC世界最危險的人物。
《小丑》
不過這次的《小丑》預告片,完全顛覆了這種說法。
以至於有些超級英雄迷可能會失望。
因為片中沒有超級英雄,沒有犯罪。
甚至沒有打鬥場面。
可正因如此,才讓人更加期待。
《小丑》
在你問為什麼之前,我想先問。
小丑為什麼能夠在這個超級英雄氾濫的年代脫穎而出?
因為形象?
因為能力?
因為神經?
都不是。
因為瘋狂。
《小丑》
他的超能力,就是他的瘋狂。
是他第一次向我們證明,反派,同樣可以讓人愛到骨子裡。
我們喜歡的是他的故事,他的人。
而不是讓人眼花繚亂的場面。
這一次的故事,才是小丑正確的打開方式。
不信?且往下看。
《小丑》
在電影裡,小丑有了新的名字。
亞瑟·弗萊克。
在他的世界裡,沒有化工廠,沒有懷孕的妻子,沒有蝙蝠俠。
他只是一個被社會逼瘋的可憐人。
《小丑》
亞瑟說:我的母親總是告訴我,一定要裝出笑臉。
她說我有一個使命,為世界帶來歡笑。
於是,亞瑟這樣做了。
在公交車上逗孩子笑。
在大街上裝扮成小丑的樣子,取悅別人。
《小丑》
他用微笑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回饋給他的又是什麼?
是路人的訓斥。
“請你不要再騷擾我的孩子。”
也是街頭小混混的毒打。
“有什麼好笑的?”
他的善良,他的堅持,得不到這個世界任何的良性回報。
《小丑》
他求助於阿卡姆州立療養院。
也就是漫畫中小丑結識哈莉·奎茵的阿卡姆瘋人院。
只是這一次,沒有小丑女。
甚至他的心理醫生也開始放棄。
所以亞瑟又說:是我想的太多,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瘋狂?
《小丑》
沒錯,亞瑟心中的堅持,動搖了。
當一個人的堅持一次次被粉碎,夢想一次次被摧殘,會怎樣?
會瘋狂。
於是,亞瑟將自己偽裝在了小丑的假面之下。
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不能發自內心地去笑了。
《小丑》
最諷刺的是,變成瘋子的他,反而成為了眾星捧月的大明星。
就像《喜劇之王》裡的魯伯特一樣。
魯伯特痴迷於脫口秀,堅信自己擁有喜劇天賦。
從威脅電視臺,到通過綁架偶像來獲得表演機會。
他們同樣瘋狂。
只是命運不同。
一個收穫成功,一個墮入深淵。
《小丑》
除此之外,我想影迷們更加關心的是演員能否完美演繹出小丑的個性與瘋狂。
《黑暗騎士》裡的希斯·萊傑,一人獨挑大樑。
不僅瘋狂,更專注於對文明的挑戰。
兩個字,經典。
四個字,淋漓盡致。
《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這次,是傑昆·菲尼克斯。
為了飾演好這個角色,他減重至少47斤。
當然了,外形只是次要,演技才是首要。
在預告片中,他僅用兩個動作的變化就讓人歎為觀止。
毫不誇張。
《小丑》
一個是走路的姿勢。
還是普通人的時候,他彎腰駝背,走路低頭。
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個loser。
化身成小丑之後,他昂首挺胸,自信十足。
妥妥的winner。
《小丑》
另一個則是小丑的標誌性動作——笑容。
還是普通人的時候,他笑起來天真無邪。
如孩童般燦爛。
成為小丑之後,人前職業假笑,人後表情瞬間冰冷。
《小丑》
包括他的日漸消瘦、喃喃自語、肢體動作越來越不協調。
都在一步步預示著小丑的誕生。
這還不夠嗎?
我想,足夠了。
《小丑》
起碼,他讓我再一次愛上了小丑的瘋狂。
不管你期待與否。
反正我很期待。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
閱讀更多 high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