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部分不如意,都是在跟自己較勁。
快樂是自己選的,煩惱是自己找的。
凡事多往好處想,自然會豁然開朗。
不為難自己,生活才更容易快樂。
做人不可太過執著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
蘇軾前半生春風得意,年紀輕輕便名動京城;
後半生顛沛流離,不是被貶官,就是走在被貶官的路上。
人生多歧路,那就順其自然,多一點隨性,少一點執著。
被貶黃州時,蘇軾淪為毫無實權的小吏。
為了一家人的生計,索性扛起鋤頭做農夫。
俸祿微薄吃不起肉,那就就跑去買別人不屑吃的豬肉。
就算生活窘迫,他也還有閒情逸致,專門寫了一篇《豬肉頌》: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世界上許多的不開心,只是因為太貪心。
生活本沒有那麼難,不要對自己太過苛責。
決定快樂多少的不是環境,而是心境。
無論富比王公還是貧如乞兒,無論美酒佳餚還是粗茶淡飯,都應愛惜所得與擁有,知足而惜福。
蘇軾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只有舍掉一些無意義的執著,才能活得更加平實快樂。
不必為他人的眼光而活
某日飯後,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裡藏些什麼?”
侍兒們紛紛奉承,有的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有的說滿腹都是識見。
唯獨侍妾朝雲說中了他的心思: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
蘇東坡捧腹大笑,連聲稱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有的人快一點,有的人慢一點,不必勉強自己迎合別人。
莊子說,雩樹的小枝彎彎曲曲,樹幹結皰又多,是無用之材。
但正因為如此,誰也不去砍它,它反而得以存活下來,長成了參天大樹。
不為難自己,與其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不如接受真實的自己。
不必逞強,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活,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這不是向命運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允許自己犯錯,原諒自己並加以改正。
承認自己“做不到”,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得意時不輕狂,失意時不沮喪。
你會發現,人生既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糟。
也許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同樣也會有看不完的鳥語花香。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如此才能享受到生命的美好。
閱讀更多 速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