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明明是高配版装置,为何一些人一上车把自动启停给关了?

演尽了世间所有的繁华


现如今的自动启停功能,已经算不上高配版功能,随着排放、油耗规则变得日益严苛,自动启停功能正逐渐变得普及,过去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才能看到的启停,现在随便一辆车几乎都有配备,已经逐渐变得普及化;过去的启停功能、一般可以手动关闭,而现在很多车上的启停功能、根本无法手动关闭,所以这个题目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


现实就是,除了一些高端车型配备的启停功能具备开关,可以手动选择关闭、而其它一些低级别车型的启停功能根本无法关闭,换句话说想关闭也不可能,因为没这选项;随着油耗及排放规则未来更加严苛,未来的所有车型启停功能恐将都无法关闭,这就是个趋势;而讨厌启停、选择关闭的朋友无非有如下理由,启停根本不省油、启停造成磨损、启停伤电池(及启动机)、启停影响驾驶感受!

启停是否省油?

启停功能是省油的,很多朋友认为启停功能不省油的理由是,每次发动机点火需要燃油的加浓喷射?启动时的确会存在燃油加浓,但仅仅存在于冷启时,发动机温度低、燃油雾化水平低,所以需要加浓来保持雾化程度;比如平时喷10毫克汽油百分百雾化,当温度低、雾化程度降低至50%时,那就加浓、喷射20毫克汽油就能确保10毫克完全雾化了!而启停功能的生效建立在发动机的热机状态(冷机启停功能是不介入的),热机状态下启动、燃油是根本不加浓的,所以启停功能还是比长时间原地怠速要省油,一般原地怠速超过八秒、停机状态就更省油了!


频繁启停是否会造成发动机磨损?

其实也不会,发动机磨损最严重、就是出现在冷启的那一瞬间,之后等机油覆盖了各个零部件表面、磨损就大幅度降低了;而启停功能在冷机状态是不启动的,一般会在水温50度以上的时候才会激活;要知道机油温度是高于水温的,所以此时的机油状态良好、流动性也非常不错,所以在这种热机条件下,即便发动机频繁启停、也不会造成磨损,零部件表面早已经覆盖油膜了,总不能停机那几秒、就全流回油底壳吧?机油彻底回流至少要停机十几个小时才可以!


启停伤电池、启动机

启停真的不伤电池、启动机,这一点已经有无数的老师解释过了,启停功能的启动机、电池都是强化过的,所以不是随随便便启动几次就会损坏的;Aam电池不必多说了吧、足以承受启停功能的摧残,我们会担心电瓶,而主机厂的工程师更担心,我们点子背、最多损失一千多元买电瓶,而一旦大批量损坏、主机厂损失的则是口碑,那赔的可就是大钱了;所以强度都是有保证的、都是经过耐久度测试的;当电瓶电量不足、被系统检测到时,启停功能后果被屏蔽掉,剩余电量顶得上一块全新的普通电瓶!


启停功能影响驾驶感受

目前12伏启停的确影响驾驶感,这也是鄙人喜欢关闭启停的原因;部分车型为了压低成本而在逻辑方面处理不够,所以这启停是该停的时候不停、不该停的时候频繁的停,而且12伏电压系统力量太小,每次启动时、都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就是猛的一抖,所以很多朋友讨厌这种感受;或许未来智能停缸、或48伏系统普及后,这样的感觉会好许多;更大的电压会让启动变得更加顺畅、平稳!


上述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上车关启停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对这个功能的不认可,其次就是担心发动机磨损、担心电瓶提前报废、担心启动机承受不住,而最后一类朋友则是实在受不了它频繁介入的感觉;还是那句话,现如今的启停功能已经普及、成为标配,已经不再是过去那般豪车专享了;现在少数车型的启停功能可以自主关闭,但未来则像全部无法关闭过渡;过去的启停是应付规则,现在的启停功能则是在执行规则;所以也别抱怨主机厂弄这玩意,都是在严苛的环保规则下、不得已而为之!


非专业车评


简短一点点儿,我来说一下。因为我的车带自动启停功能,从买车到现在五年了,我只是在最初好奇的时候,使用过两次,然后一直关闭。我认为这个功能完全是个卖车的噱头,是给不懂车的新手准备的。在城市里遇堵车的时候,车停不了一两分钟就得反复的打火启动,伤车费电,一点儿都不实用。


老董闲趣


目前很多车型都会配备自动启停功能,国产车型10万左右领域甚至成了标配,自动启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更好的控制尾气排放,但是大部分车型的自动启停功能效果并不是很好,对驾驶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人不会使用自动启停功能


第一:自动启停会有顿挫感

很多车型在踩刹车后会自动熄火,这也是开启了自动启停功能,但是在松刹车踩油门的瞬间,会有很强的顿挫感,会很影响车型的驾驶感,有的车型控制的好顿挫感不强,有的车型顿挫感很强,所以很多人上车就会关闭自动启停


第二:很多车型配备自动启停,却没有自动驻车功能

很多车型配备了自动启停,却没有自动驻车,所以在等红灯或者堵车时,需要一直踩着刹车,所以这样的自动启停属于名存实亡,便利性并不高,反而增加了驾驶步骤,很多车主并不适应,也导致车主更愿意关闭自动启停功能

第三:踩油门很突兀

很多车型自动启停开启后,再次踩油门启动,车会往前冲,加速很突兀,不仅影响了驾驶感,还会有一定的危险,很多人并不适应,导致出现追尾和刹停的情况出现

总结:自动启停功能是一项方便的功能,但是很多车型的自动启停并不完善,使用并没有增加便利性,所以很多车主并不愿意使用这项功能


色彩车圈


自动启停挺好的啊,我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至于说大部分人一上车就关掉了,不知道这个数据怎么得来的。我觉得多数人应该习惯了这个功能,因为你每次开车都要增加一道程序,估计大多数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说自动启停不好的,估计也是人云亦云的居多,这个功能真没用处的话,不可能那么多厂家都配上这个功能。说不好的原因,大致就是费电池、不会真正节油、伤启动电机之类的。

费电池拿来说真是无语了,电池多少钱,几百千把块吧?几年本来就该换一个,你多用一两年又能节约多少呢?何况能不能多用谁说得清楚?

不节油也不好比较,我2.0涡轮的,除跑过一次青海外,每天市区郊区跑,3万多公里了,平均油耗8.8升,朋友不相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节约出来的,没法比较。

至于伤启动电机,我不知道启动电机多少钱一个,不过厂家宣传好像自动启停的电机是单独的,可以用几万次(记不得了,不一定正确),那会有什么影响呢?

既然汽车设计了这些功能,而且也没有厂家统一减掉这些功能,那就说明是受大众肯定的。别去听那些吹毛求疵的车评,还有所谓的专家瞎说,从逻辑上说,真没用的话,早就会被取消了。当然,可能也有一些厂家技术不过关,自动启停反应慢,或者还有其它什么缺陷,导致体验不佳。反正我用着完全没感觉,几乎体会不到它的存在。


徐德文5分钟科学频道


关于自动启停系统,说多了都是泪!如果自动启停是一项可以选配的项目,90%以上的车主会选择不要该配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该配置太过鸡肋。


自动启停

自动启停装置,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停车等待(比如等红绿灯)时,车辆发动机会自动关闭,当车主踩油门开车时,自动启停又重新开始工作。自动启停推出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省油。

随着油耗法规的日趋严格,工信部为了降低车辆油耗,使出了大招(企业平均油耗),2020年企业平均油耗必须将至5.0L。大部车企为了降低油耗,无所不用其极,按照现在的技术,车辆油耗的改善已经非常困难,大部分车企都在通过降低车辆重量,提升传动系统的效率,降低车辆的阻力等方式进行改善,但是这种降低油耗的方法已经被用烂了,油耗不能得到改善,所以,现在开始逐渐使用自动启停方式降低油耗,自动启停对车辆油耗的影响大约可以降低2%左右。



自动启停省油,但不省钱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动启停虽然可以降低油耗,但是自动启停成本费用也很高,车辆维修保养费用也变得更高,用一些老车主的话,省得那些油钱,不足以支付维修保养费用。对于一辆10级家用轿车,仅自动启停成本就要在2000~3000元之间,就这样的费用,估计我们要跑个10万公里,才能回本。


现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大约8个油,自动启停百公里节油大约0.16L,10万公里可以节省160L油,按照油价7元计算,节油费用在1120元,我们的车跑到报废估计才能回本,并且现在的汽车,电池都是5年一换,自动启停车辆电池容量较大,价格也较高,这也导致车辆保养费用变得更高。

对于自动启停,还有一个鸡肋特点,车辆停车,发动机熄火,车主踩油门,发动机启动,这种控制方法,也导致车辆起步时,会有振动,并且发动机应答性也有延迟,大部分人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都会选择关闭自动启停功能。


汽车概况


自动启停在历经数年后,已经是普及率较高的配置之一,现在不能算是什么高端配置,多数车型都把她作为标准配置了。不过,这个系统无论怎么演变,都无法摆脱鸡肋的处境,很多人从最初的尝鲜到后来的上车必关,也没有耗费多少时间。

说他是鸡肋,其实自己也是深有体会的。自己的车有这个玩意,最初感觉挺好玩,挺高端,可随着出行时间的延长,我发现她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关于省油一说,恐怕只是心理作用吧。刹车踩下去立马熄火,松开刹车立马点火,可现在路口特别多,于是乎你会频繁的熄火、点火、熄火、点火......



稍微懂一点汽车常识的人都知道,频繁的点火对于电瓶极为不利,对于发动机来说间歇性运转更没有好处,省油效果如何,我自己测算过,没啥区别,甚至会因为频繁点火而费油。你说,不关了他,任由她不停的哆嗦哆嗦,谁受得了,关键是还没有啥鸟用!也就只有长时间停车还能凑合用一下。


现在,自动启停被很多车企列为标准配置,一方面是吸引眼球,一方面可以赚取更多利润,因为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作文章,消费者也只关注这些表面的东西。最后大家用的多了,发现确实是鸡肋产品,也就失去耐心了,干脆关闭她,省的闹心。


猫眼看車


说不节油的,这是9个月等灯的节油量,说伤电瓶的,好像不用启停你就不用换电瓶一样,各种功率的电器往车上就装好像就不伤电瓶一样,停启电池用4到5年没问题,家里的老别克启停5年还没换电池,照样用得爽爽的,就现在这油价两年就节出一个新电池,亏了吗?说磨损发动机的,好像你怠速就不磨损发动机一样,怠速还带自动积碳噢,想想你每年怠120升油,会有多少积碳,开心不?红灯120秒后热启动对发动积机磨损来说毛都不算,停了还没噪音,等灯听歌都爽得一逼,说启停时车抖的,说一刹就停机的,那是你技术不到位,不会用,不会开,轻刹不到位,技术到家车停下来了发动机你让他停就停,不停就不停,会看右脚技术,都是开车技术惹的祸,没技术给你台飞机开也是白瞎。总结来说,能给你高配的车装上这东西,自然有它的好处,至于能不能获得好的体验,完全看懂得多少还有技术。



Mr1943


刚出来启停功能的时候,还是在宝马的广告上看到的,当时觉得这真是一个牛叉的高科技,太省油了。

可当自己开上宝马后,很快就觉得,这功能就是鸡肋。

因为在北京开车,堵车简直是家常便饭,而堵车时行车状态就是走走停停,起步,刹车。

正是因为嫌累,才从手动换成了自动。

可是,自动启停这个功能,是只要车一停,发动机就ready,你一抬刹车,又得马上点火,刚点火没走一米,又得停下。

万一停时间长了,你想挂N档歇会,结果发动机马上有启动了。你要想在发动起ready状态下,松开刹车,就只能挂P档。

但是,大家知道,在路上挂P档不但麻烦,也是非常危险的,万一被追尾,那可太毁车了。

所以,与其这么闹心,不如给关了。

后来,我刷了隐藏,将自动启停给设成默认关闭了。

终于,世界清净了。


大鹏故事绘


自动启停明明是高配版装置,为何大部分人一上车把自动启停给关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深有体会呀,我车子也有自动启停,我上车之后也是直接关闭的,后期我打算直接用电脑把这个功能关闭了。

什么是自动启停?

自动启停功能通俗一点的讲,就是当你在等红灯或者长时间踩刹车的时候,电脑由此控制发动机启动和停止的功能。当我们遇到红绿灯的时候,踩刹车,车辆自动熄火,松刹车,车辆自动启动。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出于环保的理念,由于车辆日益增多,只有靠这些科技来大幅度降低油耗和排放水平了。

为什么大家一上车就关闭自动启停功能?

1、从我个人角度出发,自动启停功能大大影响了我的驾驶体验。当我在等红绿灯时,车辆启停工作,熄火,绿灯时松刹车启动,每当这个时候,心理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仿佛车子坏了。这个我还能忍受,最最主要的是当堵车的时候,不关闭自动启停功能,你会有抓狂的感觉的。

2、自动启停功能需要平凡启动和熄火,所有厂家都保证对于发动机和起动机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对于这点我想说的是,发动机短时间的热启动倒是还行,因为这个时候油还在发动机各个零件上,但是起动机就不一样了,起动机的启动是有寿命的,频繁启动绝对会伤害起动机的。

3、带有自动启停的车,对于电瓶要求相当的高。带有自动启停的电瓶上面都有AGM或者EFB的标志,其中EFB应用于日系车比较多,并且自动启停功能电瓶相当的贵呀,正常普通电瓶以6-QW-60为例,基本价格在300到400,而如果带有启停,价格基本不会低于一千,而奔驰C级还有一个控制自动启停的辅助蓄电池,价格大概在700多。

4启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省油,而我自己车长测发现,基本没有省下多少的油,油耗还在10个左右。

总结

自动启停在我看来是最鸡肋的功能,最初目的是为了节能减排,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而且大大影响了我们的行车体验,所以在用车过程中,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主动关闭这功能。我打算直接用电脑刷机,直接关闭这个功能,不然每次上车关闭很是麻烦。


陈先森说车


启停功能是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用不习惯启停功能,对车辆来回的启动感觉到烦躁,或者觉得启停,停下之后再启动喷油多并不省油,还有担心频繁启动损伤起动机、电池,这些原因造成很多人不喜欢启停功能,甚至一上车就关闭。

有些驾驶者时刻注意油耗就会觉得,等红灯或者堵车时启停能省不少油,停车后发动机关闭没有噪音振动还挺舒服。


启停这个功能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对企业和驾驶者省油是主要的,只是带来的再启动的损耗和震动是不好的,一下针对大家对启停的不信任、怀疑的方面解释一下。

启停停止后在启动时喷油那么多,能省油吗?

车辆短时间停止后再次起动时,由于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温度,起动阻力较小。而且在起动时,发动机飞轮是通过起动机的帮助进行起动的,此时启动发动机消耗的油量仅相当于怠速0.7秒的耗油量,所以理论上停车超过0.7秒就都有节油效果。

自动启停的开启在堵车、等红灯的时候对油耗有利。

德国博世公司之前针对发动机启停技术试验,得到的结论是:节油率在8%-15%左右,越拥堵、排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有过类似测试,结论是节油率达到7%以上。在现有的国五油耗认证模式下,启停开启和不开启油耗的差距大概在10%左右,对油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不差钱的可以不必在乎。

下面对一些启停不好的地方说一说,有的确实有问题,有的则是已经在厂家的考虑之下,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但是启停的开启会带来驾驶感受比较差,这是事实

启停时的抖动和噪音是比较受诟病的,有时在收费站取卡的时候,轻轻一脚刹车启停就工作了,再启动时的发动机的振动和声音,这对于驾驶者是不好受的。这方面是现在一直改善的出发点之一,企业也在努力减少这方面的影响。

长时间熄火对发动机不利

如果遇上严重堵车,发动机停止工作的时间较长,燃烧室温度降低,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物会形成积碳,附着在气缸内壁。这会令油耗变高、动力变弱。对此一般启停功能的持续是有一定时间的,大概3~5分钟左右会自动启动,不同厂家逻辑不同。

频繁启动对发动机、电池和起动机的影响

有些人考虑到发动机磨损不是一般发生在启动时候吗,频繁启动不是会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频繁的启停发动机确实是对发动机磨损要大一些这话不假,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发动机的磨损大都发生在冷车启动时。汽车发动机的磨损有80%以上来自冷启动时的瞬间,正常怠速运行磨损占20%左右。发动机启停时是在热车状态下,发动机内部主要靠油膜润滑,鉴于自动启停的时间都很短,此时的发动机温度还很高,机油粘稠度较小,流动性较强,发动机部件上还是保留了很多机油 ,在热启动那么点时间里不会有损伤。

有的人会说频繁启停对起动机、电池都不好,这确实是,但是有启停的车辆,起动机和电池都是加强的,起动机工作数到车辆报废基本没问题,电池的耐久性也是比正常的好高很多,可以满足启停的消耗。

频繁的启停对于起动机消耗是很大的,如果是以前的起动机,那么它的寿命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为了适应启停功能,配备的起动机寿命在几十万次启动,基本上与车辆寿命差不多。


电池上,为了适应启停功能,电池都使用了加强型号的电池,并且电池负极安装了电池传感器,一方面是检测电池的状态,确定能否满足启停的正常工作条件,电量在85%以上启停才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方面是合理的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这对电池的耐久是有利的。电池一直充电,并且同时消耗电量,这对于电池的性能下降的会很快,而电池传感器控制电池电量在90%左右,停止充电,用电池能量为车内电器工作,电量85%以下,这时为电池充电,车内电器的消耗由发电机提供。

什么时候不合适使用启停

堵车高峰期,走走停停,停车时间太短的话,启停作用不大而且频繁启动感受不好,这时可以选择关掉。

在坡道上临时停车,启停系统起动较慢,容易在松开刹车时,发生车辆滑动导致危险发生,此时不要开启。一般坡道上有的车辆ECU会禁止启停的工作。

涉水路段关闭,经过积水路段时,如果中途停车发动机关闭,重新启动发动机,容易导致发动机进水。

如果在开空调的情况下,蓄电池负担较大,为了给下一次启动积蓄电量,发动机可能会在刚停下没多久就启动。此时也尽量不要开自动启停功能。

更主观的是在自己不喜欢、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都可以不使用。

启停的产生是国家法规和企业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论汽车专业性方面,再没有什么比汽车企业更加专业了吧,他们专业研究汽车、开发汽车,大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基本上比实际技术落后5~10年,在政策认可,企业研发的情况下,一项技术的产生是存在其意义和作用的,理性的看待是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