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時光荏苒,前一瞬間還站在深秋楓林似火的院子裡,可一恍惚,方知那是與秋的道別。

漫天的楓葉就這樣帶著對藍天與枝丫的眷戀魂歸大地,於是還沒來得及細品深秋之韻味,十一月的初冬便已悄然到來。

在時光的輪轉裡,席慕容說:"山依舊,樹依舊,我腳下已不是昨天的水流"。其實不只是"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就連山與樹木也在季節裡悄悄地變化著。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似乎沒有太多時間去細細感嘆與回味曾經,過去的,錯過了的,都鐫刻成了記憶。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每一個季節,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也都有它的與眾不同,人又何償不是?"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吹雪",當走過了一程山,涉過了一程水後,不妨停一下,用心去細品這十一月初冬之美,去給自己發現一個喜歡她的理由。

於是在十一月裡行走,我把眼眸用心去擦拭,漸漸地便融入了這季節的懷抱。原來喜歡上一個季節,只要改變沉浸於過往的心,努力向前看就好。

驀然發現,愛上一個季節也如此簡潔,就如當初與伊相見時,雙眸互視的那刻怦然心動,這就是初冬的脈搏,細微卻足以把握。

喜歡初冬的簡單素潔而不過分喧譁。萬物在這一季開始安靜了,春美在於它的熱鬧盎然,夏美在於它豪邁奔放,秋美在於它的成熟穩重,而冬則在於靜寂簡潔。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我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南方的小山城,對於南方來說,未到十二月末,則很懷疑此時是否已入冬季。

但至少日短夜長,卻又令人深信不疑了。或許有人認為南方少了雪冬是不完美的,但也正因此才有它獨特的魅力。

南方小城的十一月,天氣仍舊是響晴的,偶或有一兩點小雨,那也只算是為了給青黛的遠山畫眉。此時正適登樓,看一場小雨後的青山多嫵媚,料其見我應如是。也還適合穿件長袖襯衫,便可在初冬裡自由來往,而這若在北國是不合時宜的了。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這一季節裡陽光也暖和,正因有了這樣的天氣,早上往來的小路,紅色與白色的紫荊夾道競放,每次路過都不禁駐足仰望。

甚至會坐在樹下倚著它的樹幹,彷彿於悠悠的花香中,竟可以聽到風與花葉的竊竊私語。

初冬的風還很輕,輕如薄紗;很柔,柔如三月的東風。輕輕搖曳的花枝,似是與微風做了某個約定,明知將要凋落,但也要用餘生再飛舞一次。

風於是輕吹著,花瓣如雨,白的如雪紛飛,紅的似蝶起舞,在空中各自打了個旋後便鋪滿了小徑,唯美了大地,也唯美了一個淺淺的冬季,而身上也沾滿了素潔的花絮,拂了一身還滿。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南方的初冬,不僅有花雨的飄零之美,而且還可以邂逅一陣鏗然有聲的葉落。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南方的樹,除楓葉飄零的輕盈之外,大多樹木的葉子都很難做到如此輕盈,但"靜"卻是南北相通的,一種是無聲的靜,一種是有聲的靜,而南方的葉落應屬後者。

而作為榕樹之鄉的南方,它們四季雖不至於只剩光禿禿的枝幹如劍般指向天空,但在冬天裡肥厚的葉子也免不了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因此,"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又護根″,在每一棵榕樹底下總躺著一圈泛黃的葉子。倘若有風的午後,校道行人少,陽光穿過密實的葉縫,散落的光點影影綽綽。

若十分幸運,你會發現風的熱情,讓還未來得及道別的葉子紛紛落地,一聲聲與大地相遇的聲音顯得悽美而決絕。

恰逢這一場葉與枝的訣別,午後的時光似乎也變得莊嚴肅靜了。腳步於是變得小心翼翼,生怕將它們驚醒,而此時的風與陽光也正剛剛好。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畢竟也是冬天了,到了夜裡還是有些微寒。於是夏天裡蓄滿陽光味道的罩衫也可以派上了用場。走在小城初冬的夜裡,心裡暖暖的。

路邊亮如白晝的街燈,驅散夜的陰霾,燈下的小攤點,各自三五張方桌小凳排開,也已是座無虛席了,還有燒烤的煙熏火燎中帶著的焦香,或是杯子相碰時的歡呼聲,火鍋咕嚕咕嚕沸騰的歌聲相互交雜便成了小城冬日裡常見的場景。

當然時光不可以相負,每個人都要給自己多一些微笑,這樣冬天縱有陰寒,心裡也溫暖如意,更何況在南方呢!

在靜謐的冬夜裡,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夏天的時候總嫌書房窗太小,恨不得把窗開到極致,但冬天卻發現又剛適合,僅留一條窗縫,以便讓窗外蜇伏的蟲聲可以流進。

或於此時沏一壺濃茶,或看一本好書,或各給身在遠方的朋友發一條信息,道一聲:"珍重"。時光緩緩,卻也安然。

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在這初冬的時節裡,歲月淺淺,此刻正好。不管過去多麼美好或輾轉,你我都要保持一份對生活的憧憬。

畢竟你只有為生活賦予詩意,生活中那些昔日忽視的點滴場景也才能報予你情趣。待明白,原來所謂的詩與遠方,不存在於物理的距離,而在於心與生活的距離。

歲月無常,願我心依然,素箋之下:“初冬淺淺,且自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