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如吃茶去

算了,不如吃茶去

最近睡不好,忙不完,每天夜裡兩點鑽進被窩,一早七點又被鬧鐘吵醒,簡單洗漱,睡眼朦朧,開車出發公司。

接下來,我需要在這擁擠又易怒的城市道路中極度剋制,屹立不倒,強挺近一個小時。

這是上班高峰期很多上班族的大清早,也是我的日常。

一路上,看到有人因違反交通規則和協警激烈理論的,看到電車相撞車主打起來的,也看到各種不顧別人死活而橫衝直撞的。

這是每個星期幾乎都會看到的情景,已感覺淡漠,一秒鐘的視線都不願再浪費在這些破事身上。

心裡只默唸:不如吃茶去!


算了,不如吃茶去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此情此景,只有想到吃茶去的典故,才能讓我稍許冷靜。


唐代高僧從念禪師,人稱趙州和尚,每次話前總要說“吃茶去”。

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從遠方來到趙州,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

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

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

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

這個僧人說:“我曾經來過。”

趙州禪師說:“吃茶去!”


這時,旁邊的監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 趙州禪師稱呼了這位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禪師也說了聲:“吃茶去!”


算了,不如吃茶去

到過的吃茶去,未到過的也吃茶去,憑你今生今世今地今時,在做些甚,要做些甚,我就喚你“吃茶去”,佛家講的“頓悟”就藏在這句“吃茶去”裡。

在從念禪師看來,一句吃茶去,道盡這世間萬千;與吃茶而言,其它不過是空無一物,毫無意義。

想起這眼前一幕幕爭吵,想到吃茶去的故事,不由覺得,人生本就有諸多不如意,為了那一二爭執,不如抱著吃茶去的心態生活。

無關宏旨的事,不去在意,不與爭辯,不求高下;無關生死的事,不去憂心,不與相抗,不求明白。

算了,不如吃茶去


所有的破事,兩個字——算了;三個字——吃茶去

萬事空忙,不如吃茶去。

秋日晴暖,不如吃茶去。

悵惘迷惑,不如吃茶去。

……

希望在今後的路上,多一些“吃茶去”的心態;希望在朋友圈裡,多一些“吃茶去”的朋友。

算了,不如吃茶去


將為您不斷呈現有靈魂有韻味的普洱茶事,一起把茶言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