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場中的老員工都不願意帶新員工,連主管都不願意多教,為什麼?

小枝職場


在職場中老員工不願意帶新員工,連主管都不願意多教,這種現象是非常多的,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這背後是有跡可循的!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大家心裡有心知肚明

第1個原因就是大家心裡都有一個認知,叫做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所以說很多時候老員工為什麼不願意帶新員工呢?因為他害怕這些技能,這些經驗都傳授給新員工了,那麼新員工的工作能力提升上去了,超過他們了,就會對他們的利益造成威脅。

人都是以利益為導向的,既然教會新員工毫無好處可言,那為什麼要給自己平添一個競爭對手?所以綜合分析下來之後,這些老員工甚至是主管都不願意去帶新員工。

保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保護自己的價值

第2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保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以此呢來保護自己的價值。

我經常講在一個公司裡工作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你要保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什麼叫做不可替代性呢?就是這份工作你可以做得很好,換了你別人都做不到你做的這種程度,簡單來說就是這份工作少了你不行。

那麼當你有了不可替代性之後,公司肯定會非常看重你,因為你這個人一離開他公司,整個就運轉不了了。所以說這個不可替代性非常的重要,它決定了你在公司的價值。

那麼老員工如果說教會了新員工,那麼很顯然是把自己的價值體系給破壞掉了,這種不可替代性也就不存在了,因為新員工完全可以代替你了,你就處於一種危險的局面之中,因為公司隨時可以把你換掉,那麼老員工都不是傻子,他肯定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

各人自掃門前雪,沒人想沒事找事

第3個原因就是大家都有一個思維叫做,個人自掃門前雪,大家都不想沒事找事。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公司上班,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可能大家都很忙,所以說很多人他們是不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抽取出來,浪費在教別人上面。

另一方面教別人又沒有一絲一毫的利益可圖,那麼所以說很多人他們不會做這種無利可圖的事情,還搭上自己的時間。

沒有看到教別人背後帶來的潛在好處

最後一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他沒有看到教別人背後所能夠帶來的潛在好處。

很多人其實都有一個誤區,覺得教別人教會了徒弟,就餓死了師傅。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教徒弟,你要有一個竅門,你可以把傳統的經驗,也就是你不教別人也會教的這種經驗,傳授給你的徒弟,然後把一些重要的不可替代性的技能,你得保留起來,這其實就建立起了一個競爭壁壘,你還保證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因為你教會了這個新人,那麼這個新人對你是心存感激的,所以說以後在一些工作上,他可能會對你有更多的支持,而且領導看到你這麼樂於助人,也會對給你的印象加深。

所以說很多人他們的目光有點短淺,他們根本沒有看到帶領新人背後的利益,所以他們選擇遠而避之。

那麼到底要不要帶新員工?說點我的建議

1.學會觀察人,懂得知恩圖報的,完全可以教他

那麼要不要帶新員工呢?你第1點要做的就是學會觀察人,你要去審視一下這個人他的品質是怎麼樣的,他有沒有一顆知恩圖報的心,他是否是上進的。

如果說這些條件他都符合,那為什麼不去教他呢?你教會了他,你是有這個人情存在的,那麼在以後你遇到什麼問題,他都可能會支持你幫助你。你要知道路還長,以後指不定誰輝煌,也許你此時的善果,以後能給你幫上大忙。

2.在教授新人經驗的時候,要選擇性的教,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壁壘

教授新人肯定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但是你在教授新人的時候,要有選擇性的教,要建立自己自己的競爭壁壘。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都知道“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個道理,那麼如何去教會徒弟卻又不餓死師傅呢,其實就是學會有選擇性的教。

我們可以把一些基礎的,傳統的一些能力傳授給新人,但是要把自己的核心技能,一些不可替代性的技能保存下來,這樣你即便教會了新人,但是公司還是缺少不了你,你這個位置還是沒有人可以替代得了。

3.通過教人,建立更多的人情關係

我經常說職場的水很深,我們老話也說“欠錢,都不要欠別人人情。”因為錢好還,但人情難還。

那麼我們在職場,我們其實是可以通過教育新人來建立我們的人情關係,因為大家都不願意教新人,我們去教了,其實我們就跟他有了這個人情關係。

那麼你的人情關係越多,你能掌控的其實也越多,背後支持你的也越多,你無形中又多了一層競爭力。

總之,在職場裡我們要不要去帶新人呢?我的建議是,你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去教授新人,但是你要有選擇性的去教,你要講究方法,並且通過教授新人,建立更多的人情關係,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做鋪墊。

作者 :王心傲,《銷售局》系列書籍作者,職場老司機,成長型學習博主、nlp、心理學、權謀學研習者,喜歡讀書、寫作。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暗黑的操控策略,幫助你逆襲人生,歡迎關注我,一起成長!

王心傲


本人恰恰是小主管一枚[捂臉]。

在目前公司接近做了10年,熬了這麼久,這兩年打算生娃,也不是很順暢,最近宮腔鏡檢查,發現息肉問題。當時電切了息肉,第二天就去上班了。結果這次十月份的調薪除了我,其他都有!!!聽一個下屬說,經理開會直言,XX(我的名字)要休準備生娃,誰等同於於一個XX(我的名字)了!

教新人我10年來,並沒有所保留,如今心拔涼拔涼的[淚奔]

最近又整一個新人,號稱有兩年工作經驗,其實入這行,相當於0經驗。上週新同事寫個東西,通常寫了,我都會寫上書面意見,供其修改。讓新同事改第一次前,寫了書面意見,還口頭講解。改了我再來看,一看就沒聽進去,好吧[摳鼻]理解!你是新人,我再書面意見寫第二次,範本都給找好了,照葫蘆畫瓢吧!結果第二次改了,還不行。寫加上改三次,還沒達到要求。週五下班前我終於忍住不說了狠話“我們有許多工作用做,如果這樣來回改幾次,耽誤大家的時間………”

具體說啥忘記了,反正沒飆髒話,但語氣肯定是發火了,說了這人也一聲不吭[笑哭][笑哭][笑哭]

招人是來幹活的,不是來拖後腿的!

今天打算直接同經理講,要我帶新人,現在還要搭半個人手的時間去帶新人,肯定影響進度,咋算?


瓷郡


帶了幾個新人,起初他們對我很尊敬,我真的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後來休產假了,再後來五個月後回來上班,結果那新人就跟不認識我一樣,愛答不理。總而言之,用著你的時候嬉皮笑臉,用不著的時候就陌生人,我的心,拔涼拔涼的,只怪自己沒有早些看透這種人~



SJ571766739


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這是基本人性問題,責任在企業,不在老員工。馬雲說過:“我們永遠不能忽視人性。”馬雲這一句話就說透了人性。職場提倡職業精神和契約精神,企業要對員工講契約,員工才會對企業講精神。老闆是為了賺錢,員工難道不為養家?

情滿四合院裡有一個扎心橋段。飯店老闆看大廚傻根工資太高,就買通傻根的徒弟頂替師傅。傻根被辭職後,飯店生意一落千丈。原來傻根給自己留了一手,以前買調料都是傻根親自買。徒弟學會了炒菜的手藝,可沒摸到買調料的門道。老闆跪求傻根回來,工資翻番,傻根對老闆和徒弟的做法特別寒心。

前不久,某公司老闆的心裡也是火燒火燎的。秋招了一批應屆生,分給老員工帶。性子直的老員工直接拒絕帶徒弟,聰明的老員工表面不吭氣,實則帶新人敷衍了事,任由新人放養。師帶徒是企業的優良傳統,過去的企業,師徒關係都是一輩子的恩情。現在的職場,為什麼老員工不願意帶徒弟、教新人了呢?過來人、內行人說出這3點實情,寒心了,扎心了,戳到人性根子了。

【一】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原來師傅對徒弟是至高無上的,古訓是“先當孫子再當爺爺”。現在職場,人與人之間淡漠了,師徒感情抵擋不了利益之爭。現在的新人學歷高、知識新、學習效率高,又缺乏感恩之心,很快就能學會業務,馬上就想超越師傅,取代師傅升職加薪。

因為現在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新員工想快速賺錢買房買車、養家餬口,踩著師傅的肩膀往上爬,覺得理所當然,絲毫沒有敬畏之心。企業更加追逐利益,誰性價比就用誰,過河拆橋的現象比比皆是,讓老員工早就寒了心。

【二】費力不討好。

公司培訓機制不健全,也是為了減少投入,降低成本,一股腦把新人的培訓職責,甩給老員工,實實在在增加了老員工的工作量,影響了工作效率和績效,甚至影響了績效獎金。企業又不給老員工待遇,不增加薪酬,還美名其曰“這是老員工的天職”,用職業道德綁架老員工。有良心的企業,給師傅一定帶新人補貼。無良企業讓師傅與徒弟簽訂“師徒協議”,帶不好徒弟,師傅還受處罰。這是捨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做法,寒了老員工的心,乾脆應付了事。

【三】缺乏對師傅的尊重。

老員工願意帶新人,那是情分,不帶新人,也是本分。光用道德綁架師傅,不給師傅實惠,徒弟還不尊重師傅,老員工憑什麼毫無保留地教徒弟,職場上誰比誰傻呀?尤其是現在的新人,缺乏過去的徒弟心態,不懂尊重師傅的規矩。新人做錯事,就埋怨師傅,哪個師傅願意白白背黑鍋。

企業也不尊重老員工,新入職的新人,甚至起薪都比老員工高,老員工憑什麼把一二十年的經驗拱手相讓。老員工受到不公平待遇,心理不平衡,摸摸良心說話,換作你會手把手教出白眼狼嗎?

對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的問題,企業負有主要責任。一是要給師傅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單單是施加責任和壓力;二是要給師傅吃下“定心丸”,用協議約束企業,教會徒弟,不會踢開師傅,讓老員工有實惠、有榮譽、有保障,才能實現老員工、新員工和企業的三贏局面。


職場火鍋


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新員工容易不聽指揮



一般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職場經驗淺薄,心氣很高,做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可能還有點瞧不起老員工,不虛心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不聽招呼,不聽指揮。

二、新員工學習能力參差不齊



即使不是應屆生,有一定的工作經歷,剛接手新工作肯定是不適應的。學習能力強的還好,萬一遇到學習能力差的,教了好幾遍也不會,做事容易出岔子,搞不好老員工還要擔責任。

三、怕威脅到自己


俗話說:徒弟出名,餓死師傅。好好教你吧,怕你學好了超過Ta,威脅Ta的位置。不好好教你吧,傳出去也不好聽,畢竟領導在那看著呢。所以乾脆就不帶,不惹麻煩,還能保全自己。

四、老員工精力有限


現在企業裡,一個蘿蔔一個坑。人人都有自己的事兒,老員工拖家帶口的,事情多,沒有時間帶。

五、有的新員工頭鐵虛心學習不等時間

有的新員工很好學,是好事。但是總有一些人不分時間地點的問問題。本來是休息日,還給師傅打電話問,耽誤人休息,人家能願意嗎?


溪望之情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下面2點。

一、你們彼此利益沒有捆綁

在沒有利益捆綁之下,他們花大量時間教會你,對他們有啥好處?其實落到實處的好處一點都沒有。

竟然沒有好處,人家自然就不會帶你玩。

除非你做到下面兩點:

1、給拜師費。

利字當頭,當你能主動給點拜師費,那麼人家看在這份上,就會開金口教你。

知道這點,是因為我們公司就有一些思維另類的新人,就做到了這點。

2、主動把業績與他們捆綁住。

比如,以前我以前試過的,凡是他們帶我期間,比如再這3個月內,我開一單,他們能拿多少比例提成。或者說,我有單子搞不定,請他們出馬,再分成。有這種分成,人家也會有動力教你。

二、公司沒有“老帶新”這項具體的規定

公司沒規定,那就代表他們沒義務帶你。

以前,很多公司會有具體規定,比如老帶新。現在這種做法,越來越少。

我記得我剛進銷售公司,公司當時有明確規定。在新人入行3個月內,主管需要主動帶帶他們。超過3個月,就可以不帶了。

當時由於公司有這項規定,那些主管沒辦法,就必須花點時間教咱們新人。

現在,因為你這家公司沒有這項規定,所以就沒辦法。

總結:

以上是這個問題的2點分析。

如果,你真的想讓老員工願意帶你,你可以主動一些,需要你主動付出。

比如,上面提到的利益捆綁、教拜師費,或者你可以主動請他們吃飯,或準備好問題,在飯局上請教他們,這樣他們願意教你的概率就更大了。

另外,現在網購這麼發達,各種各樣休閒零食都有,你也可以主動的去網購一些,屯在辦公室,時不時“孝敬”下他們。隨著你們關係越來越好,他們怎麼樣也會給你透露一些方法。

好,希望以上分析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以老帶新是很多企業非常好的傳統,直到現在很多國企一直延續這個好的傳統,能夠讓老員工把他的技能和經驗傳授給新員工,讓新員工熟悉工作,掌握技能,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但現在這個好的傳統在不少單位卻無法延續,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單位對老員工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單位比較重視單位的效益和發展前景,往往忽視老員工的價值,把老員工安排在基層崗位一干就是很多年,導致老員工不但沒有地位,待遇也不高,嚴重的傷害了他們的感情。

老員工工作多年,已經對單位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再加上他們年齡大了,都想著有個穩定的工作,一般不願意跳槽,單位就利用老員工的這些心理,讓他們幹工作卻不怎麼增加待遇。

第二、新員工對老師缺少感恩之心。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比較自我,人情觀念也比較淡薄,就是老師認真的教徒弟,徒弟也不一定好好學,老師教徒弟累的不輕,徒弟去卻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什麼都學不會。

另一方面,很多徒弟對這個老師也沒有什麼感恩之心,認為單位安排的他跟老師學,老師就應該理所當然的把他這個徒弟教好,和老師根本就沒有師徒之情,更提不上感恩啦!

第三、單位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現象。

由於單位比較重視年輕人的發展進步,認為單位的發展要靠年輕人,所以要求老員工要把各方面的知識對新員工都要傾囊相授,讓新員工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更好的為單位工作。

年輕人有思想、有學歷,再掌握了核心業務技能,老員工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單位一旦對某個老員工不滿意就有可能把他辭退,導致教出徒弟、餓死師傅,讓老員工感到心寒。

老員工是一個單位的財富,他們的經驗是年輕人都不具備的,單位在重視新員工的同時也要重視老員工,讓新老員工齊心協力為單位的發展不斷做出貢獻,在單位形成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這樣才有利於單位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姜懷坦


職場中的老員工都不願意帶新員工,連主管都不願意多,真實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大家平時工作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對於跟自己沒有關係的人,很多人是懶於去幫助的。

一般工作了幾年的人,自己的事情都很多,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情,可能都要加班加點。在沒有完成自己的事情的情況下,可能就更懶於去幫助別人了。

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手把手教別人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累。

有小孩的人可能都會知道,如果你要輔導你的小孩作業,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火,因為怎麼教都不會。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會有情緒,更別說是外人。

當然,從人性的角度,老員工不願意帶薪員工,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沒有這樣的義務。

2、怕教會了徒弟餓壞了師傅

有些公司會存在這樣的情況:

老師傅是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而且,公司有很多問題,都只有他能解決。在這種情況,他的能力和經驗就成了他立足於公司的本領。如果這個稀缺性沒有了,那他就失寵了。

有些公司想招一些學徒,跟師傅學東西,如果徒弟全部都教會了,那師傅的飯碗可能就丟了。

所以,從個人利益的角度,有些老師傅是不願意把全部的本領都教給徒弟的。

有些老員工有這樣的心理:我很不容易熬過來了,這樣輕易就把本事教給你,恐怕有違做人的準則啊!

畢竟,有些苦,是必須要自己去嘗試的。

3、公司沒有相關的制度和獎勵

當然,有些老員工不願意帶新員工,主要是因為公司沒有這樣的制度和獎勵。

在一些公司,是有師徒制的。一個新員工進來之後,就會安排一個老師傅帶著他,讓他快速融入公司的環境。

而且,老員工帶新員工,是有補貼和獎勵的。

所以,這對老員工來說,既是一種榮譽,同時,還可以拿到錢,那無論如何,都會去做了。


因此,公司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要制定相關的制度,並給予一定的獎勵,只有這樣,才能帶動老員工帶新員工的積極性。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為什麼職場老員工不願意帶新員工,連主管都不願意多交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有以下三個方面誰為你解疑答惑。

第一:大家都很忙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大家都很忙沒有義務為你去耽誤時間。每天大家工作量都是一定的有時還會增加,自己做會耽誤五分鐘,可能教會你要花費兩個小時。這也就是老員工或者領導不願去帶你的原因。要求我們新員工,就像電視劇拜師傅一樣。主動示好,多請教,多溝通。有時也要採用一定手段,和前輩交朋友。讓他在下班之餘或下班外的時間去教你。

請記住,也請永遠記住,這不是你爸媽,沒人願意花費時間去教怎樣去做事。要感恩感謝的態度,多付出時間多努力,這是我們工作前三年應該有的態度。

第二:容易出現失誤

雖然老員工有義務去帶新員工,員工每次請教老員工也會認真解答。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很簡單的事情請教一個老員工。他正在忙,雖然為新員工去解答了,但是他模模糊糊。操作起來容易出現失誤,而這一旦出現失誤,領導就會產生問責。那老員工就避免不了這種尷尬,好心解答變成了懲罰。這種情況很多見,也就成了老員工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帶新員工的原因。除非這中間有利益分配,不然老員工很難去用心盡力去帶新員工。

第三:不懂得感恩

有些時候也並非全部是老員工的問題,很多新員工碰壁之後,急於求助。老員工也並非因為去帶你而減少工作量,也就導致老員工帶新員工面前形象不太好。雖然有時候也盡心回答,但只要有一個問題沒有認真回答。就可能會信員工內心埋怨,這也是很常見的現象。所以我們在抱怨的同時,就說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

別人為什麼要幫你?

這是我基於客觀工作經驗分享,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和我交流。

我是【職場橙事團】橙子,關注我每天學點職場乾貨,助力職場成功!



橙子速錄


職場老員工和主管都不願帶新員工,從企業戰略的高度講,這樣的企業其存續是危險的;從員工和主管的角度講,在Lily看來屬於職業高度不夠的表現

為什麼老員工和主管不願帶新員工?

通常老員工或主管不願帶新手無非基於下述原因:

1、覺得自己管理能力不足,害怕帶不好新手。Lily認識一位95年做銷售的朋友,其業績在公司前茅,公司曾有意為她安排一位徒弟,她卻說:我自己性子很急,而自己也夠有經驗,害怕帶不好別人。不少職場人都會有類似心理,因為擔心做不好,願意再等等。有職場研究報告表明:每個人都會上升到不適合自己的崗位上,最好的辦法是及時調整改進,在實踐中完善自我。

2、覺得帶新人會佔用不少精力,付出與收穫並不成正比。職場常有90後、95後“不好管理”和“愛裸辭”的風評,而往往帶新人是一件費心力、不討好的事情。對於深諳職場規則的老人們,往往會有顧慮。

3、害怕被取代。這樣的情形多見於技術、專業型崗位,這樣的崗位或許技術壁壘不高,但實踐可操作性強,帶出一位新人便意味著多一位比自己性價比高、比自己精力狀態更有優勢的競爭對手。

老員工不願意帶新手,在Lily看來反映了員工職業思維仍需重塑

職場有一句話叫做:二流主管,帶出三流團隊。意思是說,一位平庸的管理者往往會選擇比他能力差的下屬,其下屬也會效仿,最後會團隊運作和人才培養會進入惡性循環狀態。

所以,老員工不願帶新人,其實也會阻擋自身成長。

1、因為不曾有帶新人的實踐,便無法感知站在領導者角度看問題、思考解決方案的機會。便少了自身管理經驗的積累。

2、中國古話有云“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也越來越進入到需要團隊合作的時代。不願帶新人,往往沒有自建團隊的意識,若想自己未來發展更好,擁有自建團隊的先機其實也很重要。

3、職場“莫欺少年窮”,往往後起之秀的成長速度極快,不願帶新人,我們也許會喪失優質潛力資源的機會。

老員工不願帶新人,也折射了企業激勵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好的企業制度能讓團隊自成長。但往往大多數企業不太願意在培養新人中下太多成本。其結果便是,老員工帶新人並無自主激勵機制。

為什麼海底撈的店長成長體系和企業管理方法一直為大眾推從?因為它建立了店長和分店長之間的正向利益關係。讓培育新人於管理者和新人都有益。

老員工不願帶新員工,其主要原因無外乎便是付出和收穫並不成正比,甚至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結語

老員工不願帶新員工,職場上挺常見,究其原因,老員工、新員工和公司都有原因所在。想要改變這種現象,最好的辦法便是請多站在三方角度建立獲益機制。



我是lily,專注職場百態,歡迎關注、評論、點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