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安全
強化考點1 氧化性固體
(1)概念
氧化性固體是指本身未必可燃,但通常會放出氧氣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質燃燒的固體。
(2)危險性
氧化性固體的危險類別分為三類,第1類的危險性表現為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或作為強氧化劑起作用;第2、3類的危險性表現為可能加劇燃燒,或作為氧化劑起作用。
強化考點2 有機過氧化物
(1)概念
有機過氧化物是指含有二價—O—O—結構和可視為過氧化氫的一個或兩個氫原子已被有機基團取代的衍生物的液態或固態有機物。同時還包括有機過氧化物配製物混合物。有機過氧化物是可發生放熱自加速分解、熱不穩定的物質或混合物。
(2)危險性
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類別分為7類:
A類的危險性表現為遇熱可能引起爆炸;
B類的危險性表現為遇熱可能引起燃燒或爆炸;
C、D、E、F類的危險性表現為遇熱可能引起燃燒;
G類的危險性表現為在實驗室試驗中,既絕不在空化狀態下起爆也絕不爆燃,在封閉條件下加熱時顯示無效應,而且無任何爆炸力。
強化考點3 金屬腐蝕物
(1)概念
金屬腐蝕物是指通過化學作用會顯著損傷或甚至毀壞金屬的物質或混合物。
(2)危險性
降低金屬材料的強度、塑性、韌性等力學性能,破壞金屬構件的幾何形狀,增加零件間的磨損,惡化電學和光學等物理性能,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甚至造成火災、爆炸等災難性事故。
強化考點4 急性毒性
定義:急性毒性是指在單劑量或在24 h內多劑量口服或皮膚接觸一種物質,或吸入接觸4h之後出現的有害效應。
分類:根據經口、皮膚接觸或吸人途徑的急性毒性劃入5種毒性類別之一。急性毒性值用(近似)LD50值(經口、皮膚接觸)或LC50值(吸入)表示,或用急性毒性估計值(ATE)表示。
強化考點5 皮膚腐蝕/刺激
定義:皮膚腐蝕是對皮膚造成不可逆損傷;即施用試驗物質達到4h後,可觀察到表皮和真皮壞死。皮膚剌激是施用試驗物質達到4h後對皮膚造成可逆損傷。
分類:
①類別1為皮膚腐蝕性,分為1A、1B和1C三個子類別。
②類別2為皮膚刺激性。
③類別3為導致微弱皮膚剌激。
強化考點6 嚴重眼損傷/眼剌激
定義:嚴重眼損傷是將受試物施用於眼睛前部表面進行暴露接觸,引起了眼部組織損傷,或出現嚴重的視頻衰退,且在暴露後的21 d內尚不能完全恢復。
眼剌激是將受試物施用於眼睛前部表面進行暴露接觸,眼睛發生的改變,且在暴露後的21d內出現的改變可完全消失,恢復正常。
分類:
①類別1為導致嚴重眼部損傷。
②類別2A為導致嚴重眼部刺激。
③類別2B為導致眼部刺激。
強化考點7 呼吸道或皮膚致敏
定義:呼吸過敏物是吸入後會導致氣管過敏反應的物質。皮膚過敏物是皮膚接觸後會導致過敏反應的物質。
分類:
①呼吸過敏物分類
第1類呼吸道致敏性物質:類別1A(高發生率);類別1B(低度到中度的發生率)
②皮膚過敏物分類:第1類皮膚致敏性物質。
建築施工安全
強化考點1 基坑崩塌前主要跡象有如下幾種:
(1)周圍地面出現裂縫,並不斷擴展。
(2)支撐系統發出擠壓等異常響聲。
(3)環梁或排樁、擋牆的水平位移較大,並持續發展。
(4)支護系統出現局部失穩。
(5)大量水土不斷湧入基坑。
(6)相當數量的錨杆螺母鬆動,甚至有槽鋼鬆脫現象。
強化考點2 基坑安全措施:
(1)開挖深度超過2m的,必須在沿基坑邊設置防護欄杆且在危險處設置紅色警示燈,防護欄杆周圍懸掛“禁止翻越”“當心墜落”等禁止、警告標誌。
(2)基坑內應搭設上下通道,以滿足作業人員通行。作業人員在作業施工時應有安全立足點,禁止垂直交叉作業。
(3)基坑內及基坑周邊應設置良好的排水系統,並滿足施工、防汛要求。
(4)基坑周邊距基坑邊1m範圍內嚴禁堆放土石方、料具等荷載較重的物料。對周邊原有建築物、公共設施等應設置觀測點,安排專人負責,及時觀測,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採取措施。
強化考點3
橫向水平杆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
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杆,宜根據支承腳手架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問距不應大於縱距的1/2。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杆。縱向掃地杆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於200mm處的立杆上。橫向掃地杆亦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杆下方的立杆上。當立杆基礎不在間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杆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杆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杆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0 mm。
強化考點4 腳手架需要驗收的階段有:
(1)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
(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每搭設完6~8m高度後。
(4)達到設計高度後。
(5)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風或大雨後,凍結地區解凍後。
(6)停用超過一個月。
強化考點5 腳手架常見的安全隱患有如下多種:
(1)腳手架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或方案未經審批。
(2)腳手架連牆件的設置不符合規範要求。
(3)杆件間距與剪刀撐的位置不符合規範要求。
(4)腳手板、立杆、縱向水平杆、橫向水平杆材質不符合規範要求。
(5)施工層腳手板未鋪滿。
(6)腳手架搭設前未進行交底,未組織腳手架分段及搭設完畢的檢查驗收,或驗收記錄不全面。
(7)腳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勻,荷載超過規範要求。
(8)通道及卸料平臺的防護欄杆不符合規範要求。
(9)腳手架搭設人員未經專業培訓上崗作業。
強化考點6 暗挖地鐵車站結構形式選擇原則:
(1)安全可行性原則;
(2)工期可控性原則;
(3)經濟合理性原則。
強化考點7 各類風險按照風險損失進行分類,可分為:
(1)人員傷亡風險。
(2)環境影響風險。
(3)經濟損失風險。
(4)工期延誤風險。
(5)社會影響風險。
其他安全
強化考點1 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
(1)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
(2)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勞動組織不合理、安全組織結構不合理。
(4)安全檢查不到位,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 。
(5)安全規章制度、責任制、操作規程沒有或不健全、不落實。
(6)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對危險源辨識分析能力不夠。
(7)安全生產投入不到位或沒有。
(8)應急預案沒有或者不完善,沒有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9)現場安全管理混亂,缺乏監管或監管不到位。
(10)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範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到位。
強化考點2 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範圍
(1)停產、減產損失價值。
(2)工作損失價值。
(3)資源損失價值。
(4)處理環境汙染的費用。
(5)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
(6)其他損失費用。
強化考點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強化考點4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2學時。
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於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6學時。
強化考點5 機械設備可靠性設計要點
(1)確定零件合理的安全係數。
(2)儲備設計(冗餘設計)。
(3)耐環境設計。
(4)簡單化和標準化設計。
(5)提高結合部的可靠性。
(6)結構安全設計。
(7)設置齊全的安全裝置。
(8)人機界面設計。
強化考點6 壓力容器主要安全操作要點
(1)嚴禁超溫超壓運行。
(2)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或工藝操作規程。
(3)對壓力容器應做到平穩操作。
(4)不拆卸壓緊螺栓。
(5)要堅守崗位。
(6)堅持壓力容器運行期間的巡檢。
(7)認真填寫操作記錄。
(8)“跑、冒、滴、漏”處理。
(9)壓力容器的緊急停止運行。
閱讀更多 來學寶典建築考試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