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蟲蟲
寶寶的睡眠和餵養是密不可分的,但很多媽媽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就是希望通過餵奶解決寶寶的睡眠問題,結果恰恰相反,寶寶越睡越短,越吃越少,夜醒無數,無奶不睡。解決頻繁夜醒就像走出一個迷宮,最後的BOSS是如何處理醒來後的寶寶,但在此之前你也需要完成:瞭解“故事”背景,準備遊戲“裝備”,排出可能影響你“通關”的因素。 Game begins
“故事”
一個諮詢案例,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
小小媽媽:當我女兒4個月的時候她會在晚上吃2-3次夜奶,都說孩子越大越能睡整覺,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她開始頻繁的醒來,在她7個月大的時候每晚要醒4-5次。現在她已經10個月了,由於前陣子回老家探親,孩子便秘夜醒更是多到1-2個小時就要起來,而且每次醒來必須要吃母乳,不吃就哭。
夜間頻繁餵養大寶寶是否真的需要?
對於日夜需要照顧寶寶的媽媽們來說夜裡餵奶時讓寶寶在此入睡最快捷最容易的安撫手段了,但也可能為以後寶寶頻繁夜醒埋下伏筆。其實我們發現母乳餵養的寶寶在這方面比人工餵養的寶寶夜間醒來對母親的要求更高,並不是母乳餵養不好,也和母乳的營養無關,更不是媽媽們對寶寶不夠盡心,而是寶寶可能混淆了”夜間吃奶“和“夜間睡眠”的關係。要求你多餵養他來安撫她,幫助她完成和過度到下一期睡眠週期中。頻繁夜間醒,需要喝奶,漸漸的這只是一種習慣,其實並不是大寶寶們真正的生需求。
那麼奶睡是不是就一定不好?
答案:因娃而議!
對於那些能夠吃著奶睡著,晚上都睡的很好的寶寶,特別是小月齡還沒有涉及到長牙階段的寶寶,你就完全沒必要改變,恭喜你,你有一個性格溫天生睡眠能力強的寶寶。如果你沒有,那麼就用行動改變,寶寶少量的哭鬧雖說是在所難免,但媽媽和寶寶可以從這種長期疲勞中解脫出來,也不至於寶寶的消化系統負擔過重,同時保證寶寶在白天的飯量。
“裝備”
什麼原因導致大寶寶依賴吃奶的情況變得更糟,做好改變前的準備!!!
1.一些生理因素,比如寶寶有腹絞痛,脹氣,溼疹便秘等,打亂了寶寶原本的夜間睡眠節律。但當疾病好轉時,夜醒不一定能跟著改善。
改變:這個時候建議你就診兒科醫生,先幫助寶寶解決生理上的病痛
2.環境和家庭影響。
改變:給寶寶提供一個舒服的入睡環境,特別是當寶寶小月齡的時候,儘量減少外出旅行探親,優先寶寶睡眠
3.沒有一貫的睡前程序,作息混亂,白天小睡不合理,寶寶入睡前過度疲勞。
改變:參考表1.0,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此表只作為參考
圖1.0
4.進入大運動發展期,爭分奪秒練習。
改變:大運動對睡眠的影響源於寶寶發育不成熟且正在學習新技能,白天幫助寶寶多加練習
5.分離焦慮:通常會在6-15個月的寶寶出現,寶寶渴望和媽媽一體的,晚上反覆醒來查看媽媽是否在身邊,害怕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
改變:讓寶寶逐漸明白看不見的東西仍然繼續存在,白天可以親子互動躲貓貓,多用心陪伴
6.入睡習慣和環境發生變化,寶寶在淺睡眠起來後希望得到入睡時一樣的待遇“環境一致”。
改變:習慣對改變需要循序漸進,不能簡單粗暴。想要徹底改變這種吃睡的睡眠聯想,處理起來需要幾個星期或者一個月,為了這個完成的計劃,你的睡眠可能也要在這段時間被打斷,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通關
就像你的床頭擺了一塊巧克力一樣,你可能也會希望晚上起來吃兩口,所以房間裡不要擺放奶瓶或者和能引起吃奶聯想的任何物品,確保寶寶在入睡前吃飽。在這個期間建議從第四關可以更換寶寶其他的照顧者參與進來。但過程有講究,照顧者必須先取得寶寶同樣信任,從陪寶寶白天玩耍開始,再到幫助寶寶餵食,最後才是參與到哄睡夜醒裡。一個關卡成功後穩定三天即可進入下一關,建議夜間醒來和入睡同步進行。如果寶寶的入睡方式沒有那麼糟糕,你可以直接跳過之前的幾關。
媽咪們請做好筆記
1.奶睡或者抱著搖晃伴有節律的拍你的寶寶,寶寶睡著了
2.媽媽抱著搖晃,溜達有節律的拍寶寶, 讓他入睡
3.媽媽抱著寶寶,坐在床上,不搖晃,輕拍, 寶寶睡著了
4.寶寶不被抱起,媽媽或其他照顧者輕拍,面對面一同躺下摟著寶寶,(如果是分床的寶寶,照顧者拿一把椅子坐在小床邊,俯下身子,)寶寶睡著了,注意不要有眼神接觸
5.媽媽或其他照顧者沒有輕拍,摟著寶寶,不要眼神接觸,只是把手搭在寶寶身上,寶寶睡著了
6.媽媽或其他照顧者在寶寶旁邊裝睡,寶寶睡著了
7.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嘗試在寶寶躺下的時候,假裝自己很忙,讓寶寶等一下你,逐漸拖延寶寶等待的時間,沒準哪一天你一轉頭,你的寶寶已經睡了!


曾瑩Zoey
一般寶寶夜醒都會發生在3歲以下,而1歲以下的寶寶更為常見。造成寶寶夜醒的因素很多,例如是不是肚子餓了沒吃飽、被子蓋多了熱醒了、白天睡得太長晚上精神太興奮,又或者是不是受到驚嚇了等等,這就要大人要一個個排除法,看寶寶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如果寶寶頻繁夜醒甚至煩躁、哭鬧,那麼寶爸寶媽們就要考慮到疾病因素了。
1、鼻塞:寶寶鼻子有鼻粑粑阻塞了,或者其他情況如鼻竇炎、感冒等情況引起的鼻塞。
2、消化不良: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夠完善,對食物的消化能力較弱,如果白天吃得太多,晚上可能因肚子脹氣而無法入睡。
3、中耳炎:還在哺乳的寶寶特別容易因嗆奶,奶液經寶寶的咽鼓管逆流入中耳,就容易引發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中耳炎會讓寶寶耳痛、發燒。若寶寶煩躁不安、抓耳撓腮、夜醒哭鬧不止也有可能是因為患了中耳炎。
4、長牙:1-3歲正是寶寶長牙齒的階段,而且出牙的時候牙齦就會腫痛,所以寶寶在這階段特別喜歡咬手或者咬一些物品,出牙的不適感也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
綜上所述,這就需要父母多多觀察,及時發現問題並幫助寶寶,讓寶寶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健康成長!
紫丁香k
關於寶寶頻繁夜醒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1.寶寶哭鬧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注意觀察。看是不是餓了、困了,還是該換尿不溼這些,或者肚子不舒服,像新生兒常見的脹氣等等。所以建議寶媽們在寶寶睡覺前一定要餵飽他,要不然晚上會有的是折騰。
2.有的寶寶困了他也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所以要時刻觀察他,看是不是一直揉眼睛或者哭鬧不好哄的情況。
3.新生兒最常見的脹氣,這個也是最麻煩的問題,如果確定是脹氣的話,一定要堅持每天做排氣操,益生菌也是必須要準備的。
4.尿不溼滿了也是導致他頻繁夜醒的關鍵,所以家長們還是細心觀察吧。
成都艾一
一般來說寶寶6周~4個月,一般夜醒3~4次;4個月~8個月,夜醒1~2次;9個月~1歲,夜醒0~1次都算是正常。
許多原因都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寶媽可別再誤會寶寶了
1.撐著餓著都不行。
當餵養過飽或者是餵養不足時,就很容易引起寶寶睡覺時出現易醒睡眠不踏實等症狀的。
2.缺乏微量元素。
尤其是缺乏維生素D或者是維生素b1,缺乏色氨酸時,也容易引起寶寶出現晚上易醒,睡眠不踏實等症狀的。
3.寶寶出牙了(牙痛)。
前幾個月還很天使的寶寶,到五六個月大忽然夜醒增多,而且出現咬人或煩躁的情形,多半是受出牙痛的困擾,這種難受通常會持續幾個月,或者間歇性的發作。
4.分離焦慮。
與爸爸媽媽分床睡或不在一個房間睡,會讓某些敏感的寶寶沒有安全感。還有一種情況是,媽媽擔心晚上餵奶影響爸爸的休息,而讓爸爸在其他房間睡,有的寶寶就會因此感到焦慮。
5.繞蟲感染——寄生蟲。
繞蟲感染家長們不容易發現。因為寶寶感染繞蟲後是不會影響寶寶身體健康的。而且繞蟲是在寶寶深度睡眠以後從寶寶肛門處爬出。雌性繞蟲在寶寶入睡後從肛門爬出,在肛門附近產卵。此時,寶寶會覺得奇癢無比,於是出現了驚醒的現象,還可能伴有大哭不止的表現。
6.熱了冷了也不行。
被凍醒好說,但是當寶寶熱醒的時候,寶媽需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穿蓋過多,此外睡衣和床品不舒服也會造成夜醒增多。
家長應根據天氣的變化,給予適當的冷氣或暖氣,對於冬天沒有暖氣的房間,寶寶入睡的時候可以用熱水袋把被子弄暖和了再放進被子裡睡也比較好。
7.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泌尿系感染等疾病也容易導致寶寶睡眠質量差,出現睡眠不踏實易醒等等。
8.溼疹。
溼疹會讓寶寶的皮膚出現泛紅、脫皮、瘙癢等症。在夜晚,寶寶的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對瘙癢可以說十分的敏感,由此導致夜醒。
9.其他疾病:
中耳炎、腸胃炎、或是疝氣等這些疾病的因素,也有可能是造成寶寶身體不適時,所哭泣的原因。
解決方法:如果寶寶不吃、不睡、體重不增加、行為異於平常,或哭泣聲不像發脾氣,而像疼痛、發燒等原因所引起的,這時候應該要儘快去醫院。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辣眼睛的大腦斧
得看孩子多大才好給出更好的建議,我估計這娃月齡不大,小月齡的寶寶夜醒無非是餓了,基本上兩個小時小寶寶就要吃一次母乳,孩子是喝母乳的吧,要不就是尿了不舒服孩子敏感,所以醒了檢查尿不溼看看,有時候是熱了,還有一部分小月齡的孩子腸絞疼,肚子不舒服所以容易醒,再有小月齡寶寶不適應外界環境,會有驚跳反射沒有安全感也會容易醒,總之寶媽和家人們多細心關注和分析寶寶的需求,寶寶舒服了自然睡眠質量就提高了!
A高級催乳師彭老師
寶寶夜醒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大概有9個!
1.餓了
2.尿了
3.寶寶在猛長期
4.寶寶學習翻身,爬行等大動作時
5.寶寶出牙
6.分離焦慮
7.白天受到驚嚇
8.屋裡太冷或太熱
9.寶寶身體不適
寶媽要分析寶寶夜醒的具體情況,才能幫助寶寶解決夜醒的問題!
寶媽枕邊書
如果是嬰兒,不外乎憋尿和肚餓,或者本來就是精力旺盛型的,我們這有個雙胞胎女孩每次睡覺就是兩個小時。
另外,嬰兒睡覺不要刻意營造完全安靜的環境,平常怎麼就怎麼。
花生日記高級運營商
餓了或者睡得不舒服,要不然就是身體不適
凌寒獨自開ling
寶寶晚上頻繁夜醒可能是和缺鈣有關係,可以給寶寶適當補鈣,服用點魚肝油,建議去醫院做微量元素檢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