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paceX已對其“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降落傘連續進行了13次成功的安全測試,為其進行首次載人飛行掃清了一大障礙。

SpaceX由埃隆·馬斯克於2002年創立,旨在幫助降低太空運輸成本,最終目標是幫助殖民火星。而“載人龍飛船”則是SpaceX幫助美國宇航局(NASA)開發的用於宇航員往返於國際空間站的飛船,由此SpaceX獲得了高達42億美元的合同訂單。
維基百科用四個“第一”對“載人龍飛船”進行了深刻描述:它是第一款由私人企業開發併發射進入近地軌道並返回地球的宇宙飛船,是首款為國際空間站進行貨運補給的私人航天企業宇宙飛船,是目前唯一有下行運輸能力的貨運飛船,也是目前唯一實現重複使用的貨運飛船。
但這款飛船此前一度面臨涉及降落傘和推進系統的主要技術挑戰。馬斯克說,“搞定降落傘問題是一項相當艱鉅的工程任務”,並宣稱載人龍飛船的降落傘將擁有比阿波羅時代所使用的降落傘“高出一倍的安全係數”。
降落傘是載人飛船返回時重要的減速裝置,它不僅可以降低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還能保證返回艙下降姿態穩定。通俗地講,降落傘的目的就是在中低空打開後,將返回艙比高鐵還快的速度減至到普通人慢跑的速度,讓航天員安全著陸回家。
因此降落傘對於航天飛船成功著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最近的測試中,SpaceX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段經過編輯的簡短視頻,視頻顯示載人龍飛船的降落傘系統由四個降落傘組成,其中一個降落傘故意不展開,以證明即使出現部分故障,該系統也能幫助飛船安全降落。

此次用於載人龍飛船的第三代降落傘使用新型超強纖維Zylon代替尼龍,Zylon屬於聚合物材料,最初由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實驗室SRI開發,主要用於製作降落傘,強度約為尼龍的三倍。
到目前為止,載人龍飛船已經連續順利完成了13次“跳傘”測試,達到了之前規定的至少10次成功測試要求。
據馬斯克之前在twitter上預告稱,如果後續進展一切順利,載人龍飛船可能會在12月被批准將首批航天員送入太空。
不過這與最初的時間表相比,已經往後推遲了不少。其中,今年4月載人龍飛船的意外爆炸事故曾引起NASA局長的憤怒。
2019年4月中下旬,載人龍飛船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靜態試點火的過程中發生爆炸。有報道稱,太空艙幾乎完全被毀。
(載人龍飛船爆炸|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爆炸產生的橙紅色濃煙,在至少五公里開外的海灘上清晰可見。
據外媒體透露,這起事故是由一個洩露的組件導致的,而這一個小故障再次導致載人龍飛船首次商業飛行時間推遲。
一而再,再而三的飛行延誤終於觸發了NASA局長的的雷區。在一次聯合會議中,NASA局長怒懟馬斯克:在成本和進度方面,我們一直要求務實些,給出一個更加現實的飛行計劃,這不僅是針對Space X,對於其他的合作商也是如此。
閱讀更多 前瞻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