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姚明進入籃協,中國籃球開始受到更多球迷的關注(看直播),作為中國籃球人才的主要輸出地---CBA,最近幾年開始令大家逐漸改觀,比賽的內容也不斷豐富。本賽季對於CBA來說可以說是發展的關鍵一年,由於男籃世界盃的失利,讓很多球迷寒心,而由於夏天制度的改革,又讓球迷有了更多的期待。
11月1日,萬眾矚目的揭幕戰,遼寧隊vs廣東隊如期而至,在開場提前1小時預熱階段,直播間就湧進了200多萬人,可見這場對決的關注度相當高,首先廣東作為上賽季總冠軍得主,他們的主體陣容基本沒有什麼大變化,而對面的4強遼寧隊卻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的主力小外援由史蒂芬森頂替了哈德森,從個人能力上以及名氣上講,史蒂芬森無疑是超出其他人一個級別的,因此這場對決也被譽為“準冠軍預演戰”,遼寧能否具有挑戰廣東的能力呢?

簡單回顧一下比賽
對於這場比賽,我總結三個關鍵詞:節奏變化,心態變化,團隊的勝利。
- 節奏變化
開場進行到8分42秒時,易建聯接任駿飛分球扣籃得手,這是廣東隊得到了首個進球,也就意味著在此前長達3分多鐘裡,廣東隊一分未得,除出手生的原因,其實有一個關鍵原因就是遼寧隊針對性的打法。
本場遼寧隊沒有選擇讓史蒂芬森首發,而是讓剛剛復出的韓德君和巴斯一同首發,而且在首節前半段可以看到遼寧的進攻很謹慎,除了一次快攻之外,幾乎每一球都壓低節奏,打到內線巴斯和韓德君的強點上,而這樣的節奏極大的限制了廣東隊的進攻,在長達5分鐘內,一直沒有找到破解之道,但在5分鐘後,當遼寧隊換上史蒂芬森後,遼寧開始掌控的節奏悄然回到了廣東手中,登場不久史蒂芬森就率先帶動節奏,一個不講理三分命中,連續快攻攻籃成功,轉瞬間他的得分就突破了個位數,但此時回看廣東隊,他們不僅沒有因此被沖垮,反而多點開花,威姆斯也進入自己熟悉的進攻領域,兩邊開始大打對攻戰。

而這樣的節奏變化其實是遼寧後期無法逆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高速攻防期間廣東隊打出2波14比4和11比2,這讓他們拿到絕對的領先優勢,當史蒂芬森幡然醒悟開始猛烈反擊時,發現他的進球總能在下一回合被回應,遼寧隊徹底在跟著廣東隊節奏走了,這也是籃球場上比較淺顯,但很難控制的東西,誰掌控了比賽節奏,哪一方就有取勝的更大優勢。
- 心態變化
這個心態主要還是遼寧隊,他們在首節因為史蒂芬森突然帶節奏,導致球隊的主導打法出現了分歧,到底是讓史蒂芬森持續倫,還是其他球員更多的參與呢,第一節末端史蒂芬森卻是打的很興奮,多次嘗試高難度扣籃,並且在易建聯頭上完成了暴扣,這樣的表現雖令人振奮,但球員之間好像並不太願意看這樣的打法,於是在第三節史蒂芬森沒有接到什麼球,整個第三節只得到2分,最後雖強行將得分提到34分,但為時已晚,遼寧隊在心態上還沒有整理好,幾次關鍵球還是無法交到史蒂芬森手中,並且可能意識到要關注隊友,史蒂芬森也主動傳了幾個球,導致全隊意見有點不同步,最後追分階段反而失誤連連。
顯然如果從開局的佈置上,遼寧隊準備的足夠充足,但在比賽深入後,對於己方球員心態,安排上還是沒準備好。
- 團隊的勝利
回顧全場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廣東隊5人得分上雙(馬尚-布魯克斯27分、任駿飛19分、易建聯16分、趙睿10分、威姆斯14分),遼寧隊4人得分上雙(史蒂芬森34分,巴斯20分,郭艾倫12分,韓德君10分),雖說上雙人數相差不大,但很明顯的可以看出廣東隊更加整體,而遼寧隊多依賴兩名外援的單打,全場廣東隊以21次助攻力壓遼寧的12次助攻,並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廣東這邊的助攻大多集中在馬尚-布魯克斯,威姆斯和趙睿身上,而反觀遼寧隊先發球員兩名助攻掛0,角色球員廣東隊杜潤旺和曾繁日分別拿到6分,徐傑也拿到5分,而遼寧隊除了叢明晨受傷前的2記三分,賀天舉拿到1分,高詩巖0分,雖然史蒂芬森的個人能力遠超在場的所有人,但在廣東這邊他們顯然打的更整體。
超級外援的對比
經過比賽回顧,大家也可以清晰的看出,本場勝利的決勝點還是在兩名外援身上,馬尚-布魯克斯和史蒂芬森的對決。但綜合全場,不得不說馬尚-布魯克斯做的要比史蒂芬森要好很多。
馬尚-布魯克斯串聯隊友高光時刻
---第二節開局階段,馬尚突破至罰球線,急停吸引包夾後,用一記極其隱蔽的傳球助攻杜潤旺在籃下完成空籃。
---第二節節末,廣東隊迎來反擊的機會,前場馬尚和易建聯二打一,要說這球巴斯的防守位置不上不下,馬尚完全可以自己進攻,但當看到易建聯已經到籃下後,直接一記高拋助攻阿聯空接。
---隨後,又是馬尚在吸引防守,眼觀六路發現徐傑的位置,後者輕鬆命中三分。
---第三節還剩3分13秒時,也就是廣東隊開始擴大比分之際,馬尚再次找到空切的任駿飛。
---第三節還剩34秒,利用擋拆之後吸引兩人注意,馬尚再次找到任駿飛位置,助攻其命中3分。
---在比賽最後遼寧追分的階段,馬尚還是沒有過多的依賴個人進攻,保持給易建聯創造出得分的機會,一舉奠定比賽的勝利。
再反觀史蒂芬森和隊友之間的練習,唯一可以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那個突入內線後,空中將球回給籃下巴斯,助其造成殺傷,此外史蒂芬森的大部分進攻都是和隊友沒有太多聯繫,並且在比賽半場結束前,當隊友開始進攻時,史蒂芬森一直站在左側45度未動,讓場上直接變成了4打4。
總結
對於兩名超級外援來說,或許可以說兩者風格不同,但要知道史蒂芬森在NBA也是多次拿到12次助攻,並且他的定位一直是“全能型”球員,不僅可以進攻,可以防守,傳球也是沒問題的,上賽季在洛杉磯湖人場均16.5分鐘內可以拿到2.1助攻,就各項能力看來,他絲毫不弱於馬尚-布魯克斯,但在比賽的呈現上,卻過於沉浸在個人進攻中。
其實說白了這也是很多球迷對於CBA外援的印象,砍分,一人單打,但這種模式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在證實對於本土球員無益處,反而在國際比賽中出現關鍵時刻不敢打的情形,因此從揭幕戰的比賽中看,馬尚-布魯克斯無疑是給CBA找到“破局之道”,當超級外援開始更在意隊友,開始串聯球隊時,雖然不能收穫超級得分數據,但球隊卻可以贏得更輕鬆,並且對於本土球員的成長有更大益處。
今天夏天,當CBA出臺“工資帽”(自2020-2021賽季開始,初始工資帽的基準值為3600萬元,緩衝值為1200萬元,初始工資帽上限為4800萬元,下限為2400萬元。)時,其實就是在透露一個信息,必須以球員進步為主,當球隊薪資不夠的前提下,不能再花大價錢籤大牌,在揭幕戰也體現了一點個人單打在團隊面前還是顯得杯水車薪,而在無法靠一人帶動一整隊時,發掘年輕人就成了重重之中,從揭幕戰中廣東隊曾繁日,杜潤旺,徐傑的表現來看,當外援們敢於把終結機會給他們時,他們還是有自信可以得分的,而這也會產生正向的良性發展,那就是當給年輕球員更多機會時,他們潛意識的就會更加認可自己的價值,知道上場就可以有出手機會,那麼勢必在場下訓練會更加認真,而這種正向的良性影響,也會反饋給球隊,在關鍵時刻一名角色奇兵,或許就會影響勝利的天平。
因此從宏觀上來講,CBA的未來的目的是為了發掘更多優秀的年輕人,讓聯賽的中堅力量更多,那麼在使用外援上,用一些類似於馬尚-布魯克斯這樣的外援,不僅可以幫助球隊更加輕鬆取勝,還可以讓球隊年輕人成長更快,而類似於蘭斯-史蒂芬森這種類型的打法,不僅讓球隊很難取勝,反而還會影響球員心態。當然這種變化是要需要時間慢慢積累,當廣東隊依靠這個模式再奪冠後,必然會引起其他各支球隊的注意,畢竟不論從比賽本身還是商業價值上,多發掘本土球員的能力,才是最佳答案。
閱讀更多 俗事解於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