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爾特根·托特·辛特·揚斯 Geertgen tot Sint Jans 1460-1495年 尼德蘭畫家

蓋爾特根·托特·辛特·揚斯(Geertgen tot Sint Jans,1460-1495年)出生於萊登,受到過老迪裡克·鮑茨 (Dieric Bouts the Elder)和雨果·凡·德·古斯的藝術影響,他短暫的一生基本都在哈勒姆度過。揚斯的作品中,充滿著一種北方特有的樸素和幻想的情趣,在極為自然簡樸的空間中,隱藏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他所塑造的各類宗教人物,大都帶有一種北方樸實的農民形象特徵。其創作風格受到過前輩藝術家鮑茨的影響。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小幅油畫《曠野中的施洗者約翰》。揚斯是一位很有獨創力的藝術家,是繼博斯之後另一位著名的北方畫家,其創作風格受到過前輩藝術家博斯的影響,甚至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畫派的最早奠基人。
揚斯是一位注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的宗教畫家。他定居在哈勒姆,是當地約翰騎士團僧侶的一個成員,早年曾隨一位布魯日書籍插圖畫家學畫。其藝術貢獻主要是描繪祭壇畫,在他的這個長串名字中,辛特·揚斯,就是聖約翰的意思,這是他的外號。這位畫家僅活了28年,生命雖短暫,然而他給荷蘭繪畫以新的啟示。
《曠野中的施洗者約翰》
油畫 約作於1480年代 約42×28釐米 現藏於德國柏林國立美術館內
畫面上的人物衣著簡樸,鬚髮蓬散,在破舊的長衫下露出了一雙赤腳,畫家刻畫了一位典型的尼德蘭農民形象。他還精心地畫了樹木、動物和飛鳥作為畫面背景,風景優美,展現了一片很開闊的曠野,籠罩著靜謐、平和的氣氛。他的另一幅油畫《耶穌誕生》描繪的是耶穌誕生時的夜景,以小耶穌的身體作光源照亮了聖母的面龐和一部分畫面,另一部分畫面則隱沒在夜色之中,增加了宗教神秘感,同時畫面上出現了強烈的明暗對比,這一特色在17世紀的荷蘭繪畫中得到了充分發揮。而《荒野中的聖約翰》,完全像一個陷入困苦憂愁的老實農民,在為自己的前途進入無盡的思緒中,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普通的自然景色,唯有約翰和可愛的羔羊頭上放射出的光芒,才使人聯想到幾分神秘。晚年的揚斯更注意畫面的藝術處理,按變化統一的美學原則組合畫面。
《基督降生》
約公元1293-1301年 材料:大理石 存藏處:聖安德魯斯教堂
這幅畫無論從色彩處理,還是從構圖特點來看,都與以前的作品不同。他以耶穌誕生在馬槽裡為主題,把畫面的光源處理在耶穌這個嬰孩身上。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法,來描繪周圍的情景。夜色朦朧,耶穌就像發光體那樣照亮了四周一切。但能見度很弱,除了聖母,一切都是影影綽綽,極難辨認。這種富有獨創性的繪畫構思,啟發了後來他的一位同鄉畫家倫勃朗,從而到17世紀又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北方畫派。 聖經上說,耶穌是出生在伯利恆一家旅店的畜廄裡的。誕生時只有約瑟、馬利亞與牧人在場。畫家在這裡只畫出了馬利亞的上半身形象。左側的天使與聖女身影只提供了一部分受光面輪廓。背景處一片漆黑。遠處隱約還可見到牛與驢子的頭部。約瑟的身影更是微弱,只在馬利亞身後顯露出一張臉的輪廓,整幅畫上唯有馬槽的明光與周圍人物的臉面部是清楚的。這種色彩具有一定的神秘效果。所以後來法國的拉圖爾也如法炮製,為他自己找到了一種繪畫風格,在技巧上可能比揚斯更成熟些。這裡的聖母臉部表情是呆板的,由於驚訝而顯出木然感,給人以惶惑不安的印象,這與畫家的其他一些宗教祭壇畫在風格上是一致的。揚斯雖曾是揚·凡·艾克的弟子烏瓦特的學生,在藝術上受波茨和古斯的影響更多些。他比較注重形象的內心表現。
閱讀更多 聞是書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