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最近身邊的朋友以及用戶,都在熱烈的諮詢,這個所謂的4.025%的年金險到底是什麼東西?另外,身邊不少代理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說有一款收益很高的年金險月底就要下線了,到底應不應該去搶購?

熟悉崔偉的朋友都知道,雖然我從事家庭理財行業已經超過10年了,但我很少向朋友推薦理財型的產品,無論是銀行、證券,還是保險產品。主要原因在於,理財產品既然是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自然就存在更高的風險。遠不是一個大機構背書所能解決的問題。

前期有不少朋友理財賺了不少錢,也有更多的朋友理財虧了不少錢。就以崔偉身邊的朋友,就有前同事,辛辛苦苦省了幾十萬,前幾年因為”錢寶“事件一夜虧空,也有好朋友,在其他行業賺了上千萬,結果進入P2P投資,千萬資產血本無歸。俗話說的,你看重人家的利息,人家看重您的本金,這話一點不假。

所以說,即使身邊這麼多朋友向我諮詢4.025%年金險產品,我並沒有因此而隆重推薦,只是從產品的角度,由團隊成員做了講解,上個雙休日,我又認真考慮了這個問題,如果這類產品真的是難得入手的機會,我應該站出來,告訴大家利弊,讓大家來決策,如果這類產品真的是個噱頭,我也應該站出來,告訴大家,不要入坑。

思緒既定,不說二話,來篇長文,我將從如下幾個問題,來幫大家一起分析這個該不該買的問題。

  • 值得買嗎?
  • 產品收益率高不高?
  • 為什麼不用港險產品來替代?
  • 為什麼不用餘額寶來替代?
  • 怎麼挑選這樣的產品?
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值得買嗎?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叫年金險?

簡單的說,年金險是一種可以提供定期、有保障的現金流的保險產品。通常是讓您一次性或分批交保費,到了約定期限,按年或按月,連本帶息返還給您。

接著,我來介紹一下誰適合買年金險?

產品再好,也有適合人群。俗話說,先人身,後理財,這一點務必要明白。如果您家連重疾險、醫療險等基礎保障都沒有做完,我建議您立即公眾號留言”健康“,下面的文章就別看了。

說實話,我覺得這類4.025%的產品,還真的是值得買的。

有三個原因:

  1. 這個4.025%的收益,在我看來,並不低。
  2. 這個收益是完全有保障的,只要保險公司不倒閉,合同上寫的收益,是100%能拿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還沒有保險公司倒閉過)
  3. 這個收益是長期的,能一下子保證我們幾十年收益率的穩定。
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產品收益率高不高?

低利率環境下,4.025%的收益,真的是不低了。

低利率環境這個詞,上次熱門還是在2016年,中國國債收益從14年到16年下降了約2%,這也讓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保險公司很是緊張,保監會2016年發佈76號文,將萬能險的評估利率上限由3.5%下降到3%。

近期”低利率環境“再次來勢洶洶,銀保監會也沒閒著,19年8月,銀保監會發文,宣佈將長期年金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由之前的4.025%降為3.5%。

等市面上之前存量的4.025%預定收益的年金險全部售罄,從2013年開始的4.025%的保單,也將永久性的退出歷史舞臺。

4.025%的年金險,如果扣除去保險公司在這份保單上的成本,客戶能拿到的大概是年化3.7%~3.9%左右,這個收益在前幾年也許大家都瞧不上,畢竟,大家也許還記得,餘額寶,以及各種寶寶,之前都是6%左右的收益率,可現在看看,大概收益都是在2%~2.5%左右。

另外,隨著全球經濟增速的放緩,利率水平進一步降低,市面上那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還將進一步下跌。至於有些朋友和我談及的P2P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8%,問題是您敢買嗎?真的膽子大的話,好走不送,祝您好運。

所以,我覺得現在年金險能提供的收益,已經非常有吸引力,至少對我這樣的”上有老下有小“,擔不起半點風險的中年人而言。

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港險產品可以替代嗎?

有不少朋友說,香港保險中,很多美元的儲蓄險產品,收益都是能達到6%以上的,對比看來,年收益不足4%的產品,毫無競爭可比性?

真的是這樣嗎?朋友,您肯定是沒有仔細查看這些儲蓄險的投資標的,以香港某邦的充某未來3為例,產品投資標的40%~70%是股票資產類產品,以香港保某的特級某升2為例,產品投資標的60%是股票資產類產品。

股票類資產,預期收益高,可知風險也高,您看到的那些儲蓄險,大多都是分紅險,這些分紅收益都是不確定的,有可能比計劃書的展示高,也有可能比計劃書的演示低,只有產品的現金價值的增長是保證的,但這類產品的保證收益率通常只有1%左右。

還有不少朋友說,但我看這些港險產品收益率都是很有可能達到6%以上的啊?!

”很有可能“這個詞”很有意思“,您怎麼定義很有可能呢?可能就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試問,誰敢給您打包票呢?

比如說,近十年來,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接近10%,未來投資的年化收益率很有可能達到10%,但您敢把大筆資產投資美股嗎?美股的收益率就肯定好於美元分紅保險產品嗎?

所以說,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切勿將預期收益和保證收益做對比,因為我們需要看這兩類資產背後的投資標的。這種4.025%的年金險,代表的是收益保證的確定性,即使最終收益比不上那些預期收益高的風險投資資產,這類產品存在,對於我們這個年齡,這個層次的家庭來說,有著必不可少存在的地位。

快下線的4.025%年金險,值得買嗎?

短期理財能替代嗎?

最近有不少自媒體推薦債券基金、寶寶類產品,說年金險投資期太長了,一下子要鎖定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我們還是應該選擇短期,投資更靈活的理財產品。

其實回答很簡單,因為這筆錢,我們是準備用來給寶寶十幾年後的教育金,是給我們幾十年後的養老金。

這樣來看的話,短期收益的不穩定,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煩惱。試想,您今天投資了5%的一年期產品,到期後你把錢取出來,要麼你會把這筆錢用掉,要麼你需要繼續投資,那時,很有可能您會發現市場上連3%的短期理財產品都找不到了,這就出現了”再投資風險“,也就是後面的投資達不到預期結果而產生的損失。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關注“崔偉說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