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央廣網11月3日消息(李小軍 錢希鵬 張進榮)基層建設有很多“特色菜”,也有不少“家常飯”,連隊後勤“八大員”就是這樣的“家常飯”。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後勤力量都是部隊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野外駐訓場上的後勤“八大員”你見過嗎?

軍械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班長,我的這把手槍老是卡殼,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看看,沒什麼大問題,交給我吧,以後記得多愛護保養自己的槍支,這樣發生故障的機率就會減少。”在射擊場下,發生了這樣一段對話。槍是軍人的第二生命,那麼軍械員就是屬於槍支的專屬“醫師”。

衛生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戰爭片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炮火紛飛中,衛生員在戰場來回穿梭,將身受重傷的戰友從“死神”手上拉回來。但是,和平年代,沒有槍林彈雨做“背景”,我們衛生員能不能像英雄聯盟遊戲裡的“超神”一樣,練就戰場“絕技”?

“ 通氣、止血、包紮、固定、搬運……說實話,我走上衛生員這個崗位也有3年了,每當我看到戰友身體不舒服便會想要主動上前幫助他們,我覺得能夠幫助戰友是我最大的幸福。”衛生員張鑫這樣說道。

駕駛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顧名思義,駕駛員就是駕駛汽車或者裝甲車等運輸工具的戰士。在野外駐訓中,“房車”就是特戰隊員們的宿舍,作為“房車”司機則需要每天都對“房車”進行安全檢查、車輛檢修,目的是為了給戰士們提供一個安全宜居的住宿環境。駕駛員陸游說道:“戰友們能在我負責的‘房車’上安心入睡,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司號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司號員”是我軍初創時便存在的一個崗位。每一名司號員並不是只會吹號這麼簡單。他們必須牢記每一種號譜,衝鋒號、集結號、防空號等,都是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不僅如此,他們在我軍士兵中也有特殊的地位。戰場上,每當這些號手矗立於高處,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吹奏起嘹亮的衝鋒號,指戰員都會在衝鋒陷陣中更加熱血沸騰。駐訓場上的“司號員”每天迎著初升的朝陽,吹響嘹亮高亢的起床號,他們被戰友們親切地稱為“活鬧鐘”。號角連營催人進,抖擻金甲映朝陽!

放映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入伍以後,王志願報考了士官學校影視文化專業,為了儘快獨立上崗,除了勤奮地向老班長學習外,他還每天都擠時間捧著教材學習、上機實際操練。

“崗位職責考驗大,使命任務要求高。”在駐訓場上作為放映員,王志願不滿足於放好每一場電影,他通過學習和鑽研,掌握了服務部隊的多種技能。後來,每當野營拉練、演習、駐訓的時候,王志願都發揮著鼓舞士氣、調節氛圍的重要作用。

炊事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作為後勤保障的一個重要元素,炊事員的作用非同小可。可口飯菜的背後,是我們炊事員的艱辛和付出。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野外駐訓,無論颳風下雨還是氣候冷暖,他們都與菜刀、菜板以及那三尺灶臺為伴。

每天早晨,當戰友們還在夢鄉中,炊事員就悄悄地起床了,圍繞著自己的三尺灶臺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由於早餐要求種類多,他們要在四點半左右起來煮稀飯、和麵、做饅頭,準備早餐各類配菜,待開飯時,戰友們就能吃上豐盛的早餐啦!

理論宣講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上能接天線、下能接地氣”,在特戰隊員的眼中,理論宣講員周水兵就是這樣的存在。每當訓練之餘,他都會為大家分享最近學習的新文章。“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

通過“語句分析、事實論證、故事融合”的宣講方式,周水兵第一時間走進官兵生活,走進訓練場一線。“我非常喜歡宣講員這個崗位,能把理論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教給身邊的戰友。”

新聞報道員

野外最強“輔助”!盤點野外駐訓的“後勤八大員”

在軍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是記者,卻幹著記者的工作;他們是歷史的記錄者,更是時代的守夜人;他們穿梭於基層一線,遊離於戰友之間,把部隊的強軍風采真實反映出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報道員。他們沒有記者證,卻像記者一樣扛著攝像機,穿梭在各大活動現場,白天訓練熱火朝天、晚上休息加班加點。他們,文能提筆寫新聞,武能拿槍打勝仗,為他們點贊!

作為新時代“八大員”,為部隊教育深入推進搭建了新平臺、提升了新動力、注入了新生機。在後勤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共擔強軍事業的最強“輔助”,真正把部隊建設成一支“政治思想特別堅定、軍事素質特別過硬、作風紀律特別頑強、完成任務特別出色”的雄師勁旅!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