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資產 (三)
【知識要點一】原材料的概念及內容
1、實際成本法:“原材料”科目反映企業的實際成本
適用範圍:適用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少的企業
2、計劃成本法:“原材料”科目反映企業的計劃成本
適用範圍:材料收發業務較多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準確的企業。
【知識要點二】
1、實際成本法下購進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賬單、材料同時到達: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賬單已到材料未到:
發票賬單到達時: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材料驗收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賬單未到材料已到:
材料按暫估價值入賬: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下月初,用紅字沖銷原暫估入賬金額
預付貨款採購材料:
預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材料並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補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實際成本法下發出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生產車間領用】
製造費用 【車間一般耗用】
銷售費用 【銷售部門領用】
管理費用 【行政部門領用】
研發支出 【研發部門領用】
委託加工物資 【發出加工材料】
貸:原材料
【知識要點三】計劃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1、計劃成本法下購入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收到發票賬單:
借:材料採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驗收入庫的原材料: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超值差異):
借:原材料 【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貸:材料採購 【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節約差異):
借:原材料 【計劃成本】
貸:材料採購 【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2、計劃成本法下發出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
按照所發出材料的用途: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貸:原材料
結轉節約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
貸: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結轉超支差異: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3、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 :
(1)計算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X100%
(2)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和實際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1+材料成本差異率)
(3)計算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和實際成本
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X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X(1+材料成本差異率)
【知識要點四】委託加工物資
發出委託加工物資: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等
支付加工費、運費等:
借:委託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支付消費稅(收回後直接銷售):
借:委託加工物資
貸:銀行存款
支付消費稅(收回後繼續生產應交消費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銀行存款
加工完成驗收入庫:
借:庫存商品等
貸:委託加工物資
【知識要點五】庫存商品
毛利率法: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額X100%
銷售毛利=銷售額X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售價金額核算法: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X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X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知識要點六】存貨清查
1、存貨盤盈:
審批前: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審批後: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2、存貨盤虧:
審批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非自然災害】
審批後:
借:原材料 【殘料價值】
其他應收款 【應由負責人賠償或保險公司賠償的】
管理費用 【一般經營損失】
營業外支出 【自然災害等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
在文中評論後,私信小編,輸入關鍵詞【學習】
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試學課程15天!
閱讀更多 出納學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