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作者|宁镜诚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史玉柱很经典的一张照片

1997年年初,史玉柱因为修建巨人大厦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一度濒临破产,他自己也身背2.5亿的巨额债务,整天被投资人催着还钱。

要知道,1995年史玉柱还名列《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8位,短短两年时间,人生就遭此巨大的起伏,一般人的心脏肯定是受不了。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史玉柱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在《大败局》里这样评价史玉柱:

他的身上流淌着一股天生的充满草莽气息的豪赌天性,而这正是创业型企业家必备的一种禀赋。

这句话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史玉柱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家却又遭此大劫的原因。

一.靠借来的4000块起家,在30岁那年,史玉柱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3500万

史玉柱其人酷爱打游戏,都说“三十而立”,如果把史玉柱的一生比作是一场游戏的话,那么他的前30年无疑是开挂般的开局。

1980年的第一天,香港无线电视台推出的《上海滩》一经播出就一炮而红,彼时意气风发的周润发在剧中饰演许文强,这部剧中快意情仇的江湖复仇故事打动了整整一代人。

而就在那一年,18岁的史玉柱凭借安徽怀远县总分第一的高考成绩顺利进入浙大数学系,谁也没想到,这个小伙子在10年后的深圳IT领域,掀起了另一番风云。

1984年大学毕业后,史玉柱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抽样统计离不开计算机,而具体的抽样调查又要借助优秀的程序来实现。

就这样,在自己尝试性地写了一个程序,帮助单位把之前二三十人忙活一年的活,现在用两三天就轻松搞定之后,史玉柱顿时觉得,这个东西有搞头。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1988年,已经在深圳大学软科学专业读了两年研究生的史玉柱,偶然之间听了一场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的讲座,就是那场讲座点燃了史玉柱内心创业的火种。

靠借来的2万块起家的万润南,一心想要创办中国的IBM(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当天他演讲的题目叫做《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

史玉柱正是受到了万润南创业经历的激励,才下定决心要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

就是在那一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顺利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文讲师。

马云自己也没有料到,19年后,自己会和史玉柱在一个名叫《赢在中国》的栏目中有了深交,且两者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马云和史玉柱

1989年,研究生毕业的史玉柱揣着借来的4000元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虽是第一次,但他的眼光却十分老辣。

基于当时个人电脑刚进入中国,市场上缺乏汉字输入法打字软件的痛点,史玉柱顺势编写出了一款文字处理软件一一M-6401。

产品已经有了,史玉柱扶了扶眼镜,陷入沉思。

因为他深知,光产品好没有用,不走到消费者中间去,一切都是白搭。那么怎么做才能让消费者知晓?

答案就是一一打广告。

史玉柱第一次出手,他身上的豪赌天性就暴露无遗。虽然他坚信M-6401是个好东西,但是市场到底认不认可,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于是,身无分文的史玉柱只身跑到北京,找到了《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的主任贺静华,并提出自己要刊登一则价值8400元广告的要求。

前提是,广告见报两周后他再支付广告费。

史玉柱赌的,就是自己能在半个月内凭借广告宣传,将产品卖出去。至于如果没卖出去要承担的后果,他压根儿没有考虑那么多。

史玉柱咬咬牙心想:先干了再说!

很快,1989年8月4号,《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则名为“M-6401,历史性的突破”的半版广告,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史玉柱就接了3笔订单,汇款金额共计一万五。

紧接着,订单不断涌来……

8月份挣了4万;

9月份突破了16万;

10月份史玉柱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赚到钱的史玉柱并没有畏手畏脚,相反,此时的他做了两件事:

其一,加大广告投入。10月份,史玉柱直接在《计算机世界》砸了100万元做广告,宣传力度加大的同时,M-6401的销售额也一路猛增;

其二,市场上出现了竞争对手一一金山汉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有尽快研发新一代产品,于是史玉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5个月,研发出了新一代产品M-6402。

也是从这款产品开始,史玉柱才正式把它称之为“巨人汉卡”。

一直这么单兵作战不是办法,于是1991年的4月,史玉柱在珠海注册成立了“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至于为什么起名叫“巨人”,他是这么解释的:

“IBM是国际上公认的蓝色巨人,我用‘巨人’命名我们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巨人”这个名称被史玉柱沿用至今,这其中不仅包含了他对这家企业的期许,也蕴藏着当时的一批企业家想要挑战西方巨头的行业垄断地位,替民族和国家争一口气的决心。

公司成立后的4个月,史玉柱相继投入了80万研发基金,开发出了升级版的M-6403汉卡,为了吸引客户,史玉柱又研究出了“新玩法”。

他向全国的电脑销售商发出邀请,并承诺他们,只要订购10块巨人汉卡就为他们报销往返的路费,这种推销方式直接帮助史玉柱引来了200多名电脑经销商。

巨人汉卡的全国销售网,就此铺开。

1992年,巨人集团的M-6403汉卡年销售额突破1.6亿元,净利润高达3500万元,这一年,史玉柱刚好30岁。

也是在这一年,早已创办华为的任正非开始了C&C08机的研发,正是凭借这款产品,华为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日后,华为对于IBM财务管理模式的学习,也奠定自身成功转型的基础。

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有了像IBM这样的巨头,才在无形中一直鞭策着当时像任正非和史玉柱这样的企业家,拼了命地在后追赶。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IBM公司

没有那些强悍的对手,就没有如今这些拔地而起的民族企业,但民族企业的成长注定是一部辛酸史,背后有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血泪和教训。

因为很快,史玉柱就尝到了苦头。

二.巨人大厦,史玉柱的涅槃之地

1993年,IBM、英特尔等IT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刚刚起步的同类型企业和它们相比实力悬殊,纷纷跌入低谷,苦苦挣扎。

史玉柱见此情形,被迫提出了多元化的扩张的应急措施,开始进军保健品行业。

1995年,巨人集团共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高达1.2亿,自此巨人开始用电脑、保健品、药品营销“三条腿”走路。

虽然我本人至今对于其推出的保健品功效存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史玉柱在应对外部冲击的应变能力方面,完全称得上及时有效。

史玉柱的“多栖发展”战略帮助他登上了95年《福布斯》内地富豪榜第8名的位置,但是于1994年年初开始动工的巨人大厦却出现了问题。

因为巨人大厦打桩时,地下20米处意外出现了断岩,如果巨人大厦要修到72层,地基必须打牢。随后,光打桩这一项,多花了史玉柱1.5个亿,公司一年的收入就这么没了。

而原本依仗的保健品业务,也因为频繁将其赚取的现金投入巨人大厦之中,导致保健品业务本身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这只“现金奶牛”一挤不出奶,巨人顿时陷入困境。

硬撑了一年之后,1997年年初,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彻底停工。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巨人大厦烂尾

巨人大厦的烂尾,让史玉柱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投资人踏破了史玉柱的门槛,要他还钱,巨人集团名存实亡,原先100多名员工走到现在仅剩20多人。

身欠2.5亿巨款的巨人集团,就此轰然倒下。

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史玉柱的这段经历,我们会发现,巨人大厦虽是史玉柱兵败之地,但也正是他的涅槃重生之地。

史玉柱在多年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巨人大厦烂尾时他的心境:

成功的时候人往往学不到东西,但失败的经验教训总是令人印象深刻。

就在大家以为史玉柱就此销声匿迹的时候,仅隔两年后,也就是2000年,史玉柱出现在了央视的《对话》栏目中。

他当着好友以及主持人的面承诺,将由他个人还清这2.5亿的债务,等到债务还清之后,再重新来过。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史玉柱在《对话》栏目中

不得不说,史玉柱在这一点上做得是真爷们,因为如果公司如果申请破产,他本人是没有必要去偿还债务的,而且了解事情经过的人都知道,这本就是不是史玉柱一人酿成的错误。

但谁也没想到,参加完节目后,通过朋友借助的50万选择再度创业的史玉柱,依靠日后席卷全国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又闯出了一片天地。

2000年年末,史玉柱注册成立了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开始在珠海收购当年巨人大厦的楼花,此举正是在偿还当年巨人集团欠下的巨额债务。

柳传志提及史玉柱还债的经历后,称赞说:

“摔了跟斗的人,甚至饿了肚子,知道钱有多金贵,拿到了这个钱以后,还想到先把该还的账还清,然后再重新起步。我觉得他就有做大事的这种潜质。”

再次创业成功,我们不知道史玉柱在沉寂的那两年到底做了哪些努力或是挣扎,个中滋味远远不是我几百字可以概述的,但我们知道:

一个跌入谷底的人能够再次爬起来,并且再次创业成功,这其中的意志和坚持必是常人所不可及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宝贵经验。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三.剑指网游,不再单独行动,而是拉着朋友一起“玩”

随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响彻全国,爬出谷底的史玉柱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彼时新兴的网游市场。

从2003年开始,史玉柱迷上了打网游,不过大佬打网游和我们玩游戏可不一样,他在打游戏的时候一直紧盯着游戏领域这块巨大的蛋糕。

终于,一年后史玉柱行动。他找到了《英雄年代》的开发团队,历经一年时间开发出了一款基于“永久免费”概念的网游一一《征途》。

这款用免费模式运营的游戏,在2008年4月28号那天吸引了210万玩家同时在线奋战,即便到了凌晨2点,仍有数万人在电脑前为之痴狂。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史玉柱打破了游戏行业原有的规则,依靠“永久免费,靠卖道具赚钱”的新模式在游戏领域赚得盆满钵满。

据征途公司内部消息,游戏运营的头5个月,其销售收入就已超过了1亿,平均每个月2000万。

那些之前唱衰史玉柱,认为他是游戏行业“门外汉”的人,此时开始一个个忙不迭地研究起《征途》火爆的内在逻辑。

与其说是内在逻辑,不如说史玉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把握人性的企业家,在游戏中玩家为了虚荣心,不惜花费999元买游戏里的999朵虚拟玫瑰花,只为了在游戏公告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总是轻易得到了,就不肯珍惜,但做一套15星的装备往往需要十几天时间,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后,玩家又开始炫耀自己的装备……

可以这么讲,史玉柱不是在打造一款游戏,他是在打造一套深谙人性的系统,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戏,基本上都逃脱不了这一点。

借助游戏的浪潮,2007年11月1号,史玉柱旗下的巨人网络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敲钟的史玉柱,身价也随之突破了500亿。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上市当天

同时,史玉柱行事也不再像往常一样高调,而是开始低调做事。

他不再选择单兵作战,而是拉着身边的其他大佬们一起:

比如2010年4月,由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共同创办的云锋基金,史玉柱也是共同创始人之一,上文我们提到过,他和马云自2007年一起参加过《赢在中国》后就一直交好;

2014年4月,史玉柱又和马云旗下的云煌投资及谢世煌共同成立了杭州云溪投资合伙企业,除此之外,他还和柳传志、冯仑等人关系都不错。

毕竟,这么多人一起合作,出差错的风险会小一些,不得不说,经历了巨人大厦烂尾事件之后的史玉柱,行事更为稳当低调,也更加务实了。

时至今日,史玉柱虽然已经不再如马云这般叱咤风云,但根据2019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胡润百富榜单显示,史玉柱和女儿史静二人仍以38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72位。

今年已经57岁的史玉柱,其人生用“跌宕起伏”来形容显得一点都不为过。

四.史玉柱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跌倒之后的坚守

通过对史玉柱创业经历的研究和复盘,这里有两点启示包括方法论和大家分享:

1.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内心边界”

湖畔大学的梁宁曾说过,人的真实状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他的“存在感”和“恐惧”,而区分两者的边界,就是一个人的“内心边界”。

史玉柱以及后来的马化腾,他们都依靠游戏赚得了财富,但为什么好多人对二者的评价不高?

就是因为游戏仅仅满足了人们的“存在感”,让玩家在虚拟的世界里有一种“爽”的体验,而玩家之所以能够持续玩游戏的深层原因,就是一个个微小的“爽”感叠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让人上瘾。

相对于让人找到“存在感”的产品,可以让人抵御恐惧的产品则更为正能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现如今我国的医疗和教育事业,为什么市场份额巨大?就是因为前者缓解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家对于自身缺乏竞争力的恐惧。

为什么之前热映的《都挺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唤起了人们内心对于原生家庭的重新认识,也让那些害怕回忆过去的人慢慢试着去换一种角度理解自己的父母。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都挺好》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扩大自己的内心边界,不断克服内心边界外的恐惧?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样可以逼迫我们上进,进而挖掘出我们的更多潜能。比如通过教育,克服了我们对于自身缺乏竞争力的恐惧,虽然过程比较艰难,但结果是令人奋进的。

恐惧让人不断追求安全感,与其称之为恐惧,不如把它叫做危机意识。

所以我们在扩大内心边界时,可以按照以下4个步骤,依次施行:

①写出自己要达成的目标

注意,这里需要我们写下一个具体的行动目标,比如“今天我要看20页书”,而不是笼统的结果性目标,例如“我要变得博学”;

②找出我现在在做哪些和目标相反的行为

比如“我经常在看书的时间玩游戏”,或者“我压根没给自己留看书的时间”;

③分析这些行为带来的好处

比如看书可以增加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提炼信息的能力,能让我更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利用写稿的方式变现,尽可能挖掘一些隐秘的好处。比如:

坚持看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和谈吐。

④问问自己,我们内心的重大假设是什么

比如你不想看书,冷静下来问问自己,原来是我们觉得看书在短时间内无法给我们带来经济或是实质性的好处,所以我们就在“看书”和“无用功”之间画了等号。

仔细想想,自己当初的想法多么荒谬!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读书

2.从小事着手,磨炼自己的意志力

史玉柱读大学的时候,每天坚持从浙大跑到灵隐寺然后再跑回来,往返18公里,就这么坚持了四年。

这份坚持,是常人所不可及的。

但一个人坚持的秉性,并不是一日炼成的,而是需要我们日拱一卒,通过长年累月的重复方能培养起来,这份经过岁月打磨的意志力,终会派上用场。

就像巨人大厦烂尾后,又东山再起的史玉柱,又比如参加了7次考试,才考中秀才的曾国藩,后来又参加了3次会试,这才高中进士。

“草莽英雄”史玉柱:别人是白手起家,我是欠债2.5亿再出发

曾国藩

如果曾国藩中途选择放弃,中国近代史恐怕得改写。

所以,从小事着手,比如每天背30个单词;每天看50页书;每天做40个俯卧撑……

日积月累,我们不仅在某一方面会大有长进,自己的意志力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毛选第一卷,收录了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实践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如果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把每一步都落到实处,那么出成绩,都只是时间问题。

一一END一一

Reference:

1.巨人史玉柱:绝无仅有的巨人传奇故事,来源前瞻网

2.史玉柱一个人,作者刘韧

3.大逆转:大败局之后的复活密码,作者陈润

[关于我]:宁镜诚,职场领域创作者,专注于职场领域的研究和实操。关注我,每天和你分享一些不一样的成长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