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光地火的壯美,九天逐夢的燦爛。一次次火箭壯美升空的背後,都離不開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面對高風險、強壓力、長時間的現實考驗,他們用犧牲奉獻託舉一顆顆“爭光星”順利升空,他們就是航天發射場的“刀尖舞者”——火箭燃料加註操作手。

加註前的準備
加註前的準備
加註前的準備
加註前的準備
10月5日,高分十號衛星已經屹立在了發射平臺上。初秋的晉西北高原深夜寒氣逼人,面對瑟瑟冷風,火箭加註手們準時走上崗位,開始了長達12小時的連續工作。加註的展開,預示著高分十號火箭進入臨射狀態。
操作手正在為火箭加註燃料
火箭燃料加註操作手魯福浩說:“這裡是液氧閥門間,是離火箭最近的一個地方,面前的這些是加註管路和閥門,現在燃料正陸陸續續通過這裡注入火箭,我負責的工作是時刻關注閥門動作和管路氣密性,確保不出現任何問題。”
液氧從儲罐流入管路
火箭燃料很多都是危險物品,還帶有強烈的腐蝕性。每一次燃料加註都需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防毒面具,嚴格按照規程進行操作。如果加註操作不當,溢出的氣體會給人體造成損害。
對加註管路進行清潔
加註庫區是火箭燃料的中轉站和動力所,也是整個加註系統內設備最多、工藝流程最複雜的地方。無論是否有發射任務,崗位人員每天都要反覆對這些密密麻麻的管路、閥門進行吹除和氣密性的檢查,以保證設備處於良好狀態。而到了液氧轉運的時候,他們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液氧從儲罐流入管路時,會增大管路壓力,如果不及時採取控制洩壓措施,將造成管路破裂,影響發射進程。
軟管排放殘液
加註操作手黃威說:“當燃料往箭體輸送的時候,作為現場一線操作手,我們必須緊盯實時參數狀態,準確無誤的向遠程指揮反饋現場各種信息,一旦發現問題,迅速做出相應處置。”
撤收加註設備
前期各項工序完美銜接,魯福浩和他的同事們將一直堅守在這裡,為高分十號注入騰飛的動力,直至臨射前15分鐘才能撤離。
夜下塔架
“走過多少風雨從來不說,身影隱在黃陵溝壑……”正如這曲耳熟能詳的《榮光捧給祖國》所唱的一樣,加註人雖然身處大家看不到的偏遠山溝,但他們的征途是星辰
大海,他們的使命是追星護箭,他們的心向往浩瀚太空……來源 | 我們的太空作者 | 路 俊、鄭逃逃、遊宗澤素材 | 陸 興、劉橋明、許春雷編輯 | 桑 戰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閱讀更多 我們的太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