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陶
美國目前的債務規模已經達到22萬億美元,如果美國一起還肯定還不起,但是美國的債務是分短期債務和中長期債務的,也就是說美國不需要一次性還清,而是根據債務的具體到期時間還就行了。截至目前,美國國債還沒有出現本息支付違約情況,也就是說美國都是按時付息還本的。
2018年美國的GDP總量是20.5萬億美元,債務與GDP的比重是107.3%。雖然美國的債務總量非常巨大,但是這個比重其實並不高。我們來看一下日本的情況就知道美國為何不高了,日本2018年GDP約為5萬億美元,而日本截至到2018年末的債務約10萬億美元,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200%,而日本經濟依然正常運行。
國際公認的債務警戒線是債務佔GDP的比重達到100%,但也並不意味著達到這一警戒線就會出現問題,只是說債務風險比較高而已。美國雖然債務高達22萬億美元,但是美國的經濟體量也是非常大,而且美國的經濟目前處於穩健增長,總體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好的。2018年美國利息支出為3100億元佔到財政預算的7.4%,美國還是有能力還本付息的。
美國國債收益率比較穩定,而且流動性很好,適合資產規模比較大的主權性基金投資,受到國際社會的青睞。如果美國國債風險非常高的話,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國家和企業去購買,畢竟美國國債是以美國國家信譽作為擔保的,一旦美國還不起國債,那也就意味著美國信用的喪失,會帶了連鎖反應,後果非常嚴重。
銘蘇先生
看了以上網友的回答,覺得有點好笑,基本都是不懂得財務的人,而且一邊倒的支持美國,哪怕美國的債務已經超過危險的邊緣,仍然閉著眼睛對美國投贊成票。
先不說美國的這種以國家信用做擔保到處舉債在國家財政上是否合理。我記得前幾年從國外(以美國為首)刮來一陣風,說中國的地方政府的債務過於龐大,已經超出了能夠正常償還的界限,是典型的債務危機。於是乎國內的這個專家,那個專家都跟著這股風一起唱衰中國,那個勁頭和現在幫著鼓吹美國的債務沒有任何風險一樣起勁兒。
國家舉債屬於財政預算方面的知識,所以必須要懂得什麼是國家預算,尤其是先要知道我國的財政預算常識。
國家預算與老百姓的家庭財務收支大體相同,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大體平衡。國家的收入和支出的關係,一般是收入<支出,因為用錢的地方太多。收入入不敷出怎麼辦?我國一般有以下幾種解決方式:1、對內發行國債;2、多發行鈔票;3、壓縮支出;4、對外發行國債(近幾年才有)。
預算是法律,在每年3月份的人大會上確定。我國的基本財政政策是基本的收支平衡,避免赤字預算(即:預算一開始就是支出大於收入。這個政策在後面很重要!),保持穩定的財政政策。
國務院下設的財政部是國家的總會計,負責預算的制定和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就是總出納,負責鈔票的管理和發行。注意:財政收入與流通的鈔票之間的關係並非是二者相等的關係。國家鈔票的總數量=市面流通的數量+各商業銀行的儲備+人民銀行的儲備+人民銀行計劃發行的數量+海外的數量。
人民銀行投放市場的貨幣數量,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以及當年國家預算的需求決定的。
我國的財政政策與大多數西方國家最大的不同是“晴帶雨傘,飽帶乾糧”,“家中有糧,心中不慌”。國家財政始終保持有充足的財政儲備,以應對不時之需,中國的老百姓過日子也有存錢過日子的好習慣。這樣的理財習慣,使得我國在任何的金融危機面前,有足夠的實力應對。
而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它們的財政的基本政策是赤字政策,解決赤字的辦法就是二個:舉債和發行鈔票(美元),而且它們的國家預算不是一年一定,是隨時變更。
先說說舉債。美國人的舉債對象主要在國外,或者直接說是全世界,因為美元是世界認可的貨幣,這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佈列斯特條約中確定下來的(條約國就是那麼幾個國家),這種舉債方式等於是全世界在供養著美國,是美國的財政收入的來源。這樣的債務規模,僅靠美國國內自己創造的財政收入來償還,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謂用美國的GDP來還債的說法簡直是胡說八道!)
說到這兒,馬上有人傻乎乎的問:那麼美國就還不了錢了?
債務是流動的,美國還債的主要方式就是“借新債還舊債”,用新發行的債務去償還到期的債務,和那些窮光蛋到處辦理信用卡的方式是一樣的。
再說說發行鈔票。過量的髮型鈔票,而沒有足夠的社會物資支撐,是會引起通貨膨脹的,那麼美國發行那麼多美元,它們國內怎麼沒有通貨膨脹呢?(事實上美國國內近幾年已經有通貨膨脹的跡象了)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新發行的票子都在美國的國外流通著,這些發行的美元為美國帶來大量的財富而不需要擔心什麼通貨膨脹。
有人做過計算,美國國內的美元數量與海外的美元數量的比例是1:1.3!
試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美元都回歸到美國,美國就會即可崩潰,原因很簡單:手上有大量的錢,卻沒有與之等量的物資可以購買,必然會引起通貨膨脹,形成搶購風潮,社會動盪。
與美國的國家赤字財政政策相一致的國民消費習慣是,美國人從來都是借錢過日子的,寅吃子卯糧是美國人過日子的家訓,存款就更別提了。
至於有傻乎乎的國人總是認為美國人很富有,這個問題以後再說。
讀懂了以上內容,稍有頭腦的人都會覺得美國人缺德,是在用全世界的血汗來養活自己。事實也是如此。怎麼解決呢?
一是國家之間的貿易結算貨幣多樣化,而不是採用單一的美元結算,遏制美元在世界範圍的流通。但是不能簡單的這樣做,必須要有強大的非美元區域的經濟實力做後盾,所以要大力發展經濟,所以這就是美國要遏制中國發展的原因之一。
二是逐步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數量。我國購買美債的主要動因是盤活我國的外匯儲備。所以,我國現在成立了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其他的主要用作還在投資的國家投資銀行,用多種形式用活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使外匯儲備的使用不僅僅只有購買美債這一種方式,減輕了儲備風險,同時也規避美債的償還危機。
三是投資購買其他國家發行的國債,這樣既能促進投資多樣化,又能增進與被投資國之間的友好關係。
四是在國際市場適時的拋售美債,逐步將美債的持有量減少到可控範圍內。
最後說一下,一定要看清楚美國的無賴本質,永遠不要相信“美國不會賴賬”這一說法。因為美國賴賬已經不是一次二次了,是很多次了。作為美國攻擊別國的首選武器,美元是最得心應手的。
謝謝。
songhenghao
現今世界誰老大,美國,他既然敢借這麼多債務,他一定有辦法化解它,揮舞經濟制裁大棒,隨意打壓一個主權國家,挑動熱點地區的武裝衝突,向這些國家推銷武器裝備收取保護費,凍結別國的合法財產,以美元為結算單位逼著你就範,在國與國交往中,說出去的話就象三歲小孩隨便放個屁一樣,無誠信可講。他所借的債務到到頭來,只能是能賴則賴,賴不掉的反正美利堅有的是,過時的飛機大炮。
水平688
美國當然還得起,而且還很輕鬆,
十年間美國國債從6萬億到20多萬億,但是美國的gdp總量也從14萬億漲到20多萬億,從國債佔gdp的比例可以看出,美國的負債率不斷攀升,似乎是美國債務壓力越來越大,不免有人擔心,美國還得起國債嗎?這其實是杞人憂天,美國國債相比美國經濟規模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首先得明確,國債是一個存量的概念,而gdp是一個流量的概念,美國有20多萬億美元的國債是指一共有這麼多,美國一年20多萬億美元的gdp是指每年都創造20多萬億美元的財富,
那麼計算這十年,美國國債從6萬億到20多萬億,結果就是美國借了20多萬億減去6萬億,也就是說美國這十年一個共借十幾萬億美元,大概是16萬億美元,
而美國在這十年創造的財富遠遠大於16萬億美元,十年前是2009年,美國當時gdp是十四萬億美元,而這十年間的gdp增長率還不低,也就是說美國每一年都創造比上一年更多的財富,現在已經是一年二十多萬億美元了,
也就是說把這十年間的某一年美國創造的財富足夠償還美國十年所借的全部國債,如此輕鬆的還債壓力,美國國債何來還不起之憂?拿一個人十年收入核算,第一年十萬,然後每年都小幅上漲,那麼這個人在十年間一共借個十來萬,還款不是很輕鬆的事情?
所以說美國國債是無風險收益,因為無風險,所以利率非常低,才百分之二點幾的年收益,美國政府也因此可以很小的成本去借錢,那些經濟狀況不好的國家則因為風險大,國債收益率很高,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願意買,因為掙得少一些總比把本金都虧了強,
萬事皆空70
國內很多網友總是莫名其妙地擔憂美國人還不起國債,這是純粹杞人憂天。有這愛好,還不如擔心下中國人自己的債務問題。中國的中央政府國債和地方債、各種城投債加起來也絕對不會低於2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據2019年3月的最新數據,面前外國政府持有的美國國債總共為6.4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持有1.12萬億美元。
事實上,對中美這樣的大國,這些債務根本就不可能還不起。
一、中國人關心美國政府還債問題,可能源於時不時聽到美國政府的停擺問題。但是美國政府數次停擺,並不是因為國債問題,而是因為美國國會兩黨對政府預算沒有達成一致,只要有預算不能達成一致,政府的運行就會有停擺的可能。但是我們也看到,即使美國政府停擺,對美國社會運行似乎也沒多大影響。因為美國各州各城市都是相對中央政府的自治單位。
二、雖然中國持有一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但並不能說美國人欠債不還,事實上國債是一種投資方式,類似股票、銀行理財產品,是中國政府自己決定要購買美國國債來管理自己的外匯儲備投資。而且中國已經減持了很多美國國債,增加了歐元、日元的儲備比例。
三、美元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是全世界認可的通用貨幣,中國必須持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才能保證國家經濟與金融安全,而持有美元又只能去購買美國國債存儲的同時還能獲取收益。
四、是中國需要美元,必須購買美國國債,而不是美國欠中國錢,中國是從公開市場,也就是類似股市一樣的債券市場去購買美國國債的,美國並沒有求中國買,中國也隨時可以在債券市場上賣掉這些美國國債。
五、中國也不用擔心這些美國國債賣不出去,全世界各國都需要美元,都要美國國債,在美元霸權地位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美元和美國國債是剛需。中國和日本多年來一直都持有最多的美國國債。
從美國國債償還的角度看,債券的發行每一筆都有抵押物和還債計劃,債券和股票不一樣,債券的風險很小,幾乎沒有風險,而美國國債就是公認的全世界金融市場範圍內最沒風險的投資品種。
上林院
美債是美國國債,不存在還不還的起的問題,只要美國存在,債務關係就會存在,因為它的背後是國家背書。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債,中國也有國債,每年都發行啊,銀行渠道都可以買,利率略高於存款利息,安全穩定。那麼為什麼美債頻頻被人們提及,動不動就說美國還不了如何如何?
其實有點杞人憂天了,一般而言,國債都是政府財政收支壓力,向大眾發售債券,籌集資本,然後向大眾支付利息的行為,有點類似於大家熟悉的貸款。因為國債是國家行為,國家強有力的信用作為支撐,違約風險低,流動性好,手藝不錯,才會有人選擇購買。
美債也一樣,很多人吐槽美債是借錢給美國,害怕美國不還,其實這簡直是侮辱各國智商。之所以持有美債,是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各國在國際結算中為了平衡國際收支和維護匯率穩定,選擇儲備外匯,而美元也是當之無愧外儲的首選,美債安全性高,流動性好,而且收益也不錯,所以才會選擇把美債當做外儲之一。當然美債持續走高,也值得關注,目前美債規模突破22萬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倘若以為放任,違約風險會增加。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目前美國國債規模大概是在22萬億美元左右,在短期之內要把這些債務還清是不可能的。不過就算美國不能一次性還清所有債務,但是美國仍然有能力償還到期的債務
先來看下美國債務的變化。
美國可以說是坐在債務列車上高速奔跑的國家,每一年的債務都是迅猛發展。目前不論是政府債務企業債務還是居民債務,都有了很大的增長。
2013年底美國的國債只有18萬億美元左右,但是到了2019年2月這一規模已經上升到22萬億美元,年均增幅達到20%,而且預計未來還會以每年1萬億美元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美國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120%,這對於美國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好消息。
除了美國國債規模巨大而且增速明顯之外,目前美國企業債務以及居民債務也在不斷增長。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美聯儲一直執行的是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過去10年美國長期執行低利率,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斷的借貸。截至2018年底,美國公司債務規模已經達到6.4萬億美元左右,其中美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已經達到4.3萬億美元左右,這個水平相比2001年上漲了63%以上。但是目前美國一些大公司持有的現金只有2.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非金融公司債務有將近2.2萬億美元左右的缺口。
除了國債及企業債之外,目前美國家庭的債務也不容小覷。根據紐約聯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末,美國家庭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13.51萬億美元。
以美國目前的財政收入,想要在短期之內把債務還清是不可能的。
目前美國國債超過22萬億美元,但是美國每年的財政收入只有6.5萬億美元左右。比如2018財年美國各級政府的財政總收入是6.3萬億美元,但是這6.3萬億美元並不是完全用來償還債務,大部分還是主要用於社會經濟的各種開支。比如2018年,政府養老金支出達到1.4 萬億美元,政府醫療保健支出達到1.6萬億美元,政府教育支出達到1.1萬億美元,國防開支達到0.9萬億美元,政府福利支出達到0.4萬億美元,償還債務等其他支出達到1.8萬億美元。
整個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總共的財政支出就達到了7.1萬億美元,出現80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創下了6年來新高。而在2019財年的前兩個月,財政赤字就高達3050美元。
目前美國財政赤字每年都在不斷擴大,光靠美國每年的財政收入根本不可能填補這個空缺,所以美國每年都只能不斷的發行新債來填補舊債,2018年美髮行的新國債就高達1.34萬億美元。
美國年年出現財政赤字,新債又不斷增長,所以單靠美國財政收入,在短期之內是不可能把美國目前的債務還清的。
美國沒能力還清所有的債務,但償還到期的債務是絕對沒問題。
雖然目前美國債務很大,其債務水平佔全球債務總體水平的1/3左右,短期之內美國根本沒有能力償還這麼多債務,但這並不代表美國還不上或者會出現違約。
過去多年美國的財政收入一直處於財政赤字,但是美國仍然能夠按期償還到期的債務,從來沒有出現過違約。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每年都在不斷的發行新債務來用於償還舊債務。
而美國發行新債還舊債這條路之所以能夠行得通,因為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且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貨幣,所以美國發行出來的債務能夠被世界各國認可。除此之外,目前世界上有40%以上的貿易往來使用美元結算,很多國家手握美元沒地方投資,而美國國債又是最安全的投資方式之一,所以即便投資美國國債有貶值的風險,但是很多國家都只能購買美國國債來獲得一些增值。
所以只要美國的經濟沒有崩潰,美元仍然是國際主要貨幣,只要美國的國家信用還在,那美國就可以繼續用發行新債來還舊債這個套路。這樣就算未來美國的國債務不斷增加,美國的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但是美國仍然有能力償還到期的債務。
不過美國如果長期這麼玩也會有一定的風險,畢竟美國年年發行新債,債務規模越來越大,美元在不斷貶值,無形當中讓其他國家的財富在減少,長期這麼玩其他國家可能就不會奉陪美國。所以我們看到最近幾年很多國家都在執行去美元化,紛紛存儲更多的黃金以及讓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
貸款教授
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也不愁,這可能就是美國政府某些人的觀點。
特朗普上臺以來,一方面是通過減稅,另一方面是提高軍費開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財政赤字壓力越來越大,發行國債日益增加,欠錢越來越多,樓主的20萬億美元已經是過時了,目前已經超過22萬億美元,高達22.3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不堪重負,就開始到處要錢,不顧兄弟情義,要求日本、韓國和歐盟增加軍費開支,也到石油產油國撈錢,到處搞貿易摩擦,希望外國進口更多的美國產品,特朗普還幾度干預美聯儲政策,希望降息,降低美國借債成本,美聯儲即將暫停縮表,意味著暫停的印鈔機可能進入待命狀態,為印鈔做準備。
美國19年的預期財政收入是6.54億美元,其中聯邦財政收入是3.42萬億美元,僅僅相當於美國國債的七分之一左右,美國政府不吃不喝不花錢也需要7年還清,這還不包括利息,實際上美國政府財政赤字還在每年增加,怎麼還呢?
美國GDP 是大約21萬億美元多一點,欠錢是22.3萬億美元,GDP與國債比大約是100%,已經接近危險峰值了。
從財年看,2017年赤字為6660億美元,2018年進一步擴大為7790億美元。2017年赤字佔比為-3.5%,2018年上升0.3個百分點至-3.8%。更為誇張的是美國財政赤字還將擴大,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的預測,赤字將在2017年至2022年期間將保持擴大趨勢。財政赤字佔比將從2017年的-3.5%上升至2022年的-5.4%。
美過債越欠越多,加上美國長臂管轄,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去美元化,不斷增持黃金拋售美債,並紛紛要求運回儲藏在美國的黃金,可是美國百般阻撓,有分析認為美國已經把金庫黃金挪用,金庫已經是空空如也。
歐盟在打造SPV支付系統,中國也在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打造人民幣石油期貨,伊朗和俄羅斯都在去美元化,美元一旦失去霸權地位,美國國債也就會乏人問津。但這一過程較為漫長。
杜坤維
美國想還當然還的起,而且很輕鬆。
美國是科技強國,大多數領域都是全球領跑者。全球大多數國家離開美國的科技基本上都運轉不起來。美國單單賣科技,賣品牌就能賺的盆滿缽滿。美國現在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賣無形的科技使用權。
美國人口少,資源卻豐富,美國靠賣資源也能賺到盆滿缽滿。美國很多資源都沒有開發。
美國現在經濟稍微有所下滑,是因為美國去工業化造成的。美國希望有沒有汙染的空氣和河流。美國一旦再次啟動工業化,很快就會還掉欠債。
而且美國不但底蘊深厚,而且是金融強國,軍事強國。美國還可以通過金融手段和買賣武器還外債。世界基本在金融和軍事上沒有能和美國相抗爭的國家。
唯一一個能和美國科技抗衡的國家是日本,中國科技上的優勢是核電站全球領先。軍事上能抵抗住美國入侵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和日本。日本雖然沒有核武器,但常規武器都先進而且數量較多,而且我懷疑俄羅斯如果沒有核武器絕對幹不過日本。
還有一點,美國是很多規則的制定者。也就是隱形裁判。像日本,德國,法國等就有眾多條款限制它們發揮。 中國是很特殊的國家,中國從一開始就不是美國的小弟,不服美國管理。所以美國想對中國製定不平等條約,中國就敢對著幹。所以美國想用以前對付日本的策略對付中國,中國不會買賬。
男人還是孩子
可以肯定的說,還不起,而且美國也沒有打算還。從美國的歷史看,美國就是靠借債發展起來的。二戰以後建立了佈雷森體系,確立了美元的地位。美元與黃金脫勾以後,美元靠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來維繫美元地位。美國在近幾十年來的所作所為差不多都是在為了捍衛美元而戰。縱觀220年美債史,我們可以看清美國的立國之策——利用金融+政治,藉助美債+美元,實現其全球稱霸的國家戰略。
在農業時代和前工業化時代,財富只能靠硬碰硬的生產勞動創造出來,資本來到世界以後,錢就能生錢。這太爽了,美國借債上癮了。現在的美債是不折不扣的龐氏騙局。美國人想的是怎麼樣把這個騙局繼續玩下去。所以必須保持美元的地位。但是龐氏騙局終究要有破掉的一天。用印鈔機“創造”財富的日子不可能持續太久。